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萍 《天府新论》1997,(5):18-23
在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一样,面临着一个基本的经济学选择:在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的市场或政府之间进行选择。[1]。而作出理性选择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探寻市场调节怀政府干预最佳耦合的过程。一、市场优势假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内在的运行过程,实现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任务。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手段是价格。各种资源和商品相对价格的高低,既反映出它们各自相对稀缺的程度或供求状况,也反映出具有明确产权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得失乃至利益损益程度。一般来说,某种资源愈稀缺,其价…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市场、公民社会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社会是政府、市场(主要指市场中的企业)与第三部门三个空间的统一体。其中,第三部门(公民社会部门)的发展应该是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同时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也使得第三部门的出现成为迫切的需要。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三个主体之间存在着博弈,而作为较优结果的合作无疑应该是我们所寻求的目标,,即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应成为社会前进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科技创业的发展经历了制度合法性建立、政府支持、市场激励的制度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在最初的制度缺失的状态下,政府为高科技创业的出现建立了合法性基础,之后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优化措施也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创业的涌现,但政府的不当或过度介入相对于完全市场竞争机制而言是无效或低效的,政府支持的制度安排最终要让位于市场激励的制度安排.但是,必须意识到,从政府到市场制度安排的转变过程中.一次性的、彻底的转变是不现实的,而从政府支持逐渐向市场激励机制的转型,是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高科技创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不同的制度安排方式是造成我国高科技创业发展及其地区差异扩大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外部性问题与适度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核心,在现实世界里,外部性现象引发人际冲突与社会矛盾,常常导致一种非最优的资源配置.利用政府的力量和活动去矫正和弥补市场外部性的同时,必须时刻防范和矫正政府行为的负向外部性.在现代法治社会,为了减少政府干预行为的负外部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使政府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无可替代的资源,需要通过经济法律制度,严格界定政府干预边界,规范政府干预行为.同时,为更有效地解决公、私利益矛盾,并为解决政府非适度干预行为导致的公共利益损害问题的进-步滋生和蔓延,有必要在我国建立公共利益诉讼制度,为我国公共利益救济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增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或改善社会公平的目标,对不同部门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与调整。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和寻租。此时,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行政许可法检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中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需要适当的制度基础 ,尤其是需要适当的经济自由和产权制度基础和法律基础。行政许可法是市场经济和依法行政的呼唤 ,它构建的有限政府行政许可行为制度规则 ,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 ,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 ,有力地防止了公权力对市场经济过度干预 ,标志着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和平衡的理念在法律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为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
西方发达国家将社会经济结构区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为第一部门,企业为第二部门,非营利组织为第三部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中也出现了第三部门,它们迅速发展并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活动。第三部门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的趋势,同时它也实实在在的反映出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问题,而发展第三部门是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的有效战略,但是目前中国第三部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解决。  相似文献   

8.
党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主要强调计划经济或以计划经济为主,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或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主要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过程,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认识和遵循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实现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财政尤如政府运作过程中的心脏,经济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集中体现在这一领域,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冲突也主要在此展开.因此,若要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中政府之间的财政制度安排,有必要将有关财政管理权限划分的一般理论作为探索的起点.根据有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理论,为了填补市场失灵的领域并校正市场自发运行的结果,国家财政必须承担(或者说应该具有)3种基本的功能,即与提供公共产品(socialgoods)相关的资源配置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功能(通常的情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执行稳定目标).  相似文献   

10.
崔巍 《东岳论丛》2002,23(3):35-38
市场机制是商品形态下资源配置中作用最为广泛和最为有效的机制。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本身存在着明显缺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运作 ,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承认政府宏观管控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市场机制自身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具有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管控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有资产管理 ;二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同时要认识到政府经济管控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要客观认识政府经济管控的内容和绩效。  相似文献   

11.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创新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靖  杨瑾  刘武 《江淮论坛》2005,(4):57-60
通过对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二者的内涵及二者在交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得出了二者都体现了相同的服务行政的核心价值理念,而电子政务是推动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力量之一.进而提出应该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发挥电子政务所具有的新方法、手段、观念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起到的促进作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区域政府:概念界说及其建设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处于一定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促进区域发展而寻求相互协调与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的政府集合体之区域政府,是为了消除行政区经济的痼疾,推进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提出的新思路。区域政府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采取加快区域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化进程,逐步建设区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建立区域管理委员会和其他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以及培育有利于合作的社会资本等多元并举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作为调整国家与市场关系之法,理当针对我国的现实而作出解决方案.笔者剖析了目前我国国家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公共利益与公共选择、有限理性和无限权力、西方市场经济范本与中国路径依赖等三大悖论,并提出了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和改革模式下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应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适当强化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民族平等和繁荣。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的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责任及其限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健 《文史哲》2007,(5):147-154
政府究竟应当对公共事务承担哪些责任,存在着许多争论。近代西方关于政府职责的讨论集中于政治领域,焦点问题是安全、公平与平等;现代的讨论扩展到经济和社会领域,焦点问题是弥补市场缺陷与维护社会公平。随着关于"政府失灵"和非政府组织作用的提出,关于政府职责的讨论被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市场、社会组织和政府三种机制都各有优缺。政府职责的限定,应当遵循比较优势、优势互补和量力而行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张威  詹翔 《江淮论坛》2005,(4):33-39
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角度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的过程。由于各级政府广泛存在的财政分权制度,导致了逐利性政府的形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率先进行制度创新的政府会获得新制度的“创新租金”和额外收益。因而,在最大化其自身收益的动机和政府竞争的压力下,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推动制度创新的偏好。事实上,政府为满足制度创新这一相同偏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这形成了不同地区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不同的发展方式之间又存在着“先进的相对性”。通过产品市场的“传导”,相对先进的制度安排会取代落后的制度安排,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政府产业管制的理性和非理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的产业管制行为存在着被经济学家潜在察觉到、但没有专门予以研究的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从有限理性约束来理解政府的产业管制行为,可以从理性和非理性融合的角度展开分析。这种分析视角认为:经验和理论在强化政府理性行为的同时会导致政府管制行为的非理性,它反映政府选择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政府产业管制会引致的多种交易费用,这是一个未被经济理论分析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以抽象的数学模型刻画出的由产业管制行为所引起的交易费用,是对政府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之效应的一种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国亮 《天府新论》2010,(2):82-86,94
在统治型政府中,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是作为统治职能的补充而存在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政府的管理职能随之替代了统治职能,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的管理先后经历了自由主义的政府管理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管理两个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政府管理面临着危机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自治力量成长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新问题。面对政府管理的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要面向未来,不断开拓创新,既要吸收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正确看法,又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应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吸取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中的常见现象。但是若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过大,则会大大降低市场效率。通过对商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政府在市场中对消除(或减少)市场不确定信息、规范市场行为,使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应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