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军 《老人世界》2013,(9):22-24
所谓“拼养”,就是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其中一个家庭轮流照看。这样,家长更自由,孩子更快乐,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前不少年轻父母的新选择。调查发现,多数家庭赞成拼养,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不失为育儿新招。但也有一些人持谨慎态度,认为有悖于传统。还有法学专家表示,“拼养”孩子存在一定风险,家长们要谨慎对待。那么,“拼养”会出现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相似文献   

2.
声音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人民日报》发文谈教育公平,称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相似文献   

3.
享受孩子     
王晓 《女性天地》2008,(4):51-51
中国人有句老话:乖乖是自己的好。可现在的家长却总在强调:自家孩子怎么那么不如人呢? 看人家的孩子,八九岁的小人,中国话还说不周全呢,英语叽里咕噜鱼吐泡一样,一串一串。你心理有点失衡,是吗? 某某家的孩子书法获全国大奖,笔法老到,你后悔自己的孩子虚度光阴,对不对? 再看同事的孩子在台上大展小演讲家的风采,谈志向,谈竞争,你为你一无所长的孩子脸红了。对么?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数不清的、甚至叫他们无法承受的爱,因为我们“望子成龙”。于是在“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的爱心之下,出现了家庭中的“老少错位”现象。你观察一下,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或留意一下,你亲朋邻里的家庭是不是这样子呢?  相似文献   

5.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辛基 《女性天地》2014,(9):60-60
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后,都会请保姆帮忙。可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在,关系可能就会很复杂,毕竟保姆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成长背景完全不同。如何让保姆和老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带好孩子,和平共处,并最终同心协力营造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呢?  相似文献   

7.
尚丽清 《老年世界》2010,(14):23-23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呀,这是哪个?元旦又不回来了?我心里琢磨着,随手拿起了电话。“大姐,忙啥呢?快过元旦了,咱们能不能聚一聚啊?”“嗨,我以为是哪个孩子的电话呢?你咋想起来聚一聚了?”“这元旦一过不就又该忙一年了嘛,一到过年咱们谁还能丢下家里那一摊子事情啊,所以我想咱们几个老朋友先乐呵乐呵,没啥问题吧?”“当然没有问题了!啥地儿聚?”“我家旁边新开的涮锅坊,中午不见不散!”咔嚓,  相似文献   

8.
新“孤儿”现象:有家的孩子像棵草?文武宝生生长在新中国的儿童是幸福的。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小太阳。然而,当千千万万的花朵与小太阳正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宠爱时,你可曾发现,一代失宠的"新孤儿"出现了......钱与孩子,哪个重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  相似文献   

9.
按传统观念,贤妻良母是“贤惠”、“勤劳”、“善解人意”、“谦恭”、“温柔”、“富于牺牲精神”的统一。然而,贤妻良母的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那么,现代社会如何定义贤妻良母?当代女性应如何做一个精神上的贤妻良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征服丈夫和孩子,让家庭因自己的存在而充满温馨与和谐呢?  相似文献   

10.
童眼看婚恋     
1、孩子眼中的爱情和婚姻是怎样的呢?一组5岁~10岁的美国小孩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也许听起来傻傻的,但是……谁说小娃娃一定不懂事?1、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多少岁?“84岁吧。那时候什么也不用做,有好多时间彼此相爱。”──朱迪,5岁。“等我读完幼儿园,就得开始考虑为自己找个妻子。”──汤米,5岁。2、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怎样发生的呢?“我听人说,这和身上的味道有关。大人们都很喜欢用香水。”──简,9岁。“我想大概会被一支箭之类的东西射中吧……应该不疼的。”──哈伦,8岁。3、爱上一个人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丁耀忠 《职业》2008,(12):8-9
他被誉为“博士之父”,不仅把自己的6个孩子培养成才,而且资助并辅导的10多个因家境贫寒失学的孩子也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其中一个叫金一政的孩子,高一时来到蔡笑晚家,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2002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现在是剑桥的博士后。  相似文献   

12.
《老龄问题研究》2008,(1):25-30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家庭结构逐步由“核心化”家庭向“空心化”家庭转变。这种“空心化”家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家庭”。其主要特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这种家庭也称之为“空巢家庭”。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被称其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据了解,“留守儿童”的“三缺”问题(即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已引起政府重视,但“留守老人”问题却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究竟“留守老人”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哪些关心和帮助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本课题组在对全市作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了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和坪土回村。调查方式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问卷调查和召开有村“两委”领导、老年协会领导、学校老师和留守老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负担很重,他们不仅自己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还要为子女照看孩子,甚至有的还要耕种责任田。这种新情况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且关系到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涉及到家庭稳定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建议,从现在开始,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夏津县有个叫宋云庆的老人,他不是记者也不是编辑,但却是一个有着25年办报经历的“老报人”了,这话怎么说呢?原来,他自办了一份《家庭通讯》报,到2005年中秋,这份报纸已经满25岁了。一份家庭报竟然办了25年,出报近300期,报纸内容是什么?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当代老年》2008,(2):1-1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儿,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傻孩子,爱情怎么能把握呢?”母亲诧异道。 “那爱情为什么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问。  相似文献   

15.
高高的个儿,英俊的脸庞,鼻梁上架一副高级眼镜,笔挺的西装,乌黑发亮的皮鞋……谁能想到,他竟是震惊成都市、轰动大学校园的“斯文大盗”呢? 从“高材生”到“高手段” 1975年8月,广财在成都市一个富翁家庭出生,父母视他为家中瑰宝,无比疼爱,万般呵护。 1996年夏天,广财考上了成都市某大学工程系。他天资聪明,记忆超群,就是有个坏毛病:爱花钱,喜欢摆阔,虚荣心特强。他本出身在一个富翁家庭,但为什么还要穿堂入室,爬墙撬门,神情自若地当职业盗贼呢? 刚跨入大学门口,面对崭新的天地,广财也想用功学习。但是,过…  相似文献   

16.
漫画与幽默     
世界名家名作选谁需要谁        妻子:“生活中女人需要男人,男人也需要女人。”        丈夫:“男人为什么需要女人?”妻子:“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谁来给你们的裤子钉纽扣呢?”        丈夫:“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女人,那么谁还需要裤子呢?”妙喻        ──男人像火一样,稍不注意就窜到外面。        ──谣言像接吻,从这张嘴传到那张嘴。        ──做买卖不愿做广告,如同黑暗中向女人使眼色。节约        妻子向丈夫夸耀自己说:“看我多会过日子,衣服几个月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设“红灯区”文/蔡建文图/瞿顺利大市场中的中国,能引进外国的技术,外国的资金和管理经验,能不能引进外国的“红灯区”呢?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国家牺牲了两代妇女,中国呢?面对不止不息的黄色暗流,中国政府严正地向世界宣告──1949年隆冬。上北京,中南...  相似文献   

18.
语泉 《女性天地》2014,(4):19-21
近年来,在深圳、广州等地出现了这样一些家庭:孩子在香港上学,父母在内地生活。这样的家庭和内地普通家庭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19.
近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在微博上曝光他对其施暴,一时间反家庭暴力再次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呼吁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声音越来越高。据全国妇联的最近调查,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8100万个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为女性。那么女性面对“家暴”时应如何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尊严呢?  相似文献   

20.
即使在鞭炮声掩埋了一切喧嚣和繁复的狗年春节,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同,在全国亿万个家庭中仍然应验着那句老话:“几家欢喜,几家愁”——比如,南中国美丽的海岸线在接纳诸多专程来度假的无忧无虑的家庭;而西部农家小院里的许多孩子却在焦急地等待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的一顿“美食”……生活水平的贫富有别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最近一段时间,贫富差距却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在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更加需要关注的危机呢?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飞速发展并未使所有人均等地分享到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国际上用来测量收入不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