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联邦制和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清末民初,伴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联邦制思潮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发展,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以及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影响,联邦制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逐步形成并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在史官、史家、史著及修史制度、断代史学史和史学通史、史学流派、史学思想史以及中国史学史的起源、分期、特点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该时期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突出特点是 :教学带动科研 ,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重视当代史学史总结 ;重视历史观和史学思想史研究 ;勇于立说 ,敢于批评。存在的主要局限有 :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 ;政治立场和学派之争产生消极影响 ;与历史学其他分支学科和中哲史、文学史的发展成就相比 ,中国史学史稍显逊色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主权国家的建构是一个受多元因素制约而逐步实现的过程,它与此间国际关系格局重构、中国国家实力逐渐增强,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考察近代中国独立主权国家建构进程,是深化抗日战争研究必不可少的命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直接研究、整体研究很少,其相关性研究散见于其他专题研究之中。分析西方与此关联的论著,可以看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内部的现代性在逐渐扩散。然而与此同时,也能感知到在这一过程中,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病以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不足。总体看来,20世纪上半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都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论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在国内外有多种取向和模式。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依然是我们解读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动因的根本理论。这一理论说明了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变革,政治变革活动、思想理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走向现代化的背景,主要应从艺术发展的他制性和自律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艺术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着大文化背景的改变,要求和促动传统中国意笔人物画进行改革;其二,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凸显了传统中国意笔人物画自身的缺憾,也强烈要求取得超越历史的突破。20世纪初中国传统意笔人物画走向现代化的变革之路是势在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民国以来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水平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近代中国尤其是20世纪前半期(1900—1949年)中国城市数量、城市人口及城市化率,自民国以来就不断有中外学者和政府机构、外国团体进行过统计、分析。这些成果都成为今天的研究者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础材料,但都远远没有穷尽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该研究仍然是一个既繁复棘手,又十分重要并有极大深入研究空间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我国回族学研究成绩显著.20世纪上半叶是回族研究的起步阶段,也是回族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一批回汉学者经数十年努力,在考证史实,整理史料,对全国清真寺调查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建国后回族研究普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在80年代以后,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题是启蒙,但百年的启蒙工作并非顺坦.作者通过对百年中国启蒙思想史的梳理,认为其原因既在传统的思想语法之束缚,又在现代学人对影响中国文化定向的一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层次的理性判断,特别是作为启蒙思想者,其自身却又大多处在待启蒙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文学理论传入中国60多年了。60多年来,普希金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界产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人民性、民族性理论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三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典型人物复杂性格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德性内涵就一直变动不居,传统理性、现代理性、后现代理性交互影响,彼此渗透,直接带来了德性内涵的多种指向与流变。德性内涵渗透到作家主体意识,与其生命体验、审美感悟交相影响、碰撞与呼应,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多种样态,进而制约甚至决定着其发展流变的走向,表现在婚恋文学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和转型的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潮激荡之际,思想文化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就影响而言,三者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潮可谓高歌猛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其中,唯物史观的影响又是最为显著的,唯物史观作为主要思潮,直接参与和影响了当时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六次大规模论战。论战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温和的学理上的论争,更有针锋相对的激烈的路线立场论战。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唯物还是唯心、经济决定论还是多元论、阶级斗争、群众的历史作用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展开。经过论战,唯物史观进一步彰显了其学理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生命力,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和行动指南,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而且更体现在冯友兰、陶希圣这样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可以说,在学理上唯物史观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周忠元 《东方论坛》2012,(3):109-114,127
20世纪上半叶,众多学者对俗文学文献进行收藏、整理、校勘研究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仅为俗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也在显现这些被长久遮蔽、遗忘的文学历史时解答了众多文学史的谜团,恢复了中国文学的全真面目。它在提高俗文学历史地位的同时,在推动俗文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地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俄侨文学与报刊在20世纪上丰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边界》、《曙光》、《传声筒》等报刊成为俄侨文学的重要载体,《边界》更是培养了A.涅斯梅洛夫、B.别列列中等一大批俄侨作家,形成堪与欧美俄侨作家媲美的中国哈尔滨俄侨的文学力量.哈尔滨俄侨文学的题材主要分为俄罗斯题材和中国题材.俄侨报刊不仅传承了俄罗斯传统文学与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东北文学,对加强中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收集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学术界近一个世纪有关茶马贸易这一特殊民族贸易形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根据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本文将其分作三个阶段加以介绍 :从 2 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为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 1 979年为第二阶段 ;2 0世纪 80年代至2 0 0 0年为第三阶段。文中还着重就茶马贸易与民族关系、茶马贸易的起始时间、“金牌信符”制问题、封建政府经营茶马贸易的目的以及茶马贸易的历史作用等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诸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分歧分别作了综述。最后 ,作者指出 ,茶马贸易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是伴随着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展开的.从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研究、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研究、西北藏族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研究五个层面,对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状况、成果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开展的研究,是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成绩卓著,影响深远,为20世纪中期以后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竹枝词的故乡。作为全川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成都,是竹枝词吟唱的发达区域,清代中叶以来竹枝词的吟唱之风特盛。文章就20世纪上半叶成都竹枝词进行审视,指出其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成都经济、政治、历史、民俗诸方面的风貌,留存了丰富的、宝贵的成都文化史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后半期的亚太国际关系史上,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是疑惧与尊崇相存、敌对与合作并立、利用与友谊同在。随着全球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东盟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于东南亚地区是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地区,各国情况差别较大,同时,东南亚地区在二战后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故在同中国关系上,东南亚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在华平均每年发行影片超过三百部,这个数字占中国电影放映市场每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外片市场,如何消化是一个严峻问题。在这几十年间,中国的外片经理商和美国的电影制片商先后尝试过用口译、中文字幕、译意风和风语配音等方法以便让好莱坞影片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