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她的世界里,她总希望尽可能与他多一点牵扯,哪怕是一件雨衣也好,这样他们就可以牵扯一辈子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極也好,五極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那么,我们更应该关注,哪里是  相似文献   

3.
九把刀 《市民》2006,(3):98-99
养宠物或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像样的投资回报,我也很难再用同样心意去养下一条狗,但我们遇过的人、事、物,都会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徐清越 《新少年》2010,(1):87-87
哈哈哈…… 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大笑不停。这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事,我闹了一个使全班同学和老师都笑出了眼泪的大笑话。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西“情物关系”的研究对比中,我们发现彼此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中国是由物到情,情和物的地位是平等的;西方是由情到物,更加偏重于主体的情感。到20世纪初,在王国维反“游词”和西方表现主义的对比中,我们能在两者之间发现其共通之处,那就是“情物结合”的创作方式已经成为中西文化沟通的重要方面,从而更加明晰中西情物关系的互释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6.
Summer 《女人世界》2007,(5):50-51
纯真、浪漫、简单、性感、娇媚……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女人,关爱自己是从最贴身的地方开始的,来选择一件风格适宜的内衣与香氛吧,它们会给你带来超乎想象的美妙感受。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额温枪、一件红马甲、一册登记本,外加一个大喇叭……这一个多月来,总有一位位志愿者带着这些物件奔波在"卡口"和街巷里。他们苦口婆心劝人回家,挨家挨户做宣传,他们把控着卡口测量体温,为基层工作人员"换换肩",他们为隔离人员买菜送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  相似文献   

8.
七年     
正其实也没你所想像的那样恐怖。这一天,不知不觉就到来了。你们像大多数的夫妻,很顺利就走过来啦。七年也好,十七年也好,一辈子也好,也许,它会一直这样顺利地走下去的。纵然你心中暗藏着火焰和花朵,心有所想,情有所寄,过一  相似文献   

9.
王丽梅 《北京纪事》2015,(12):84-86
我们每个人对于家的期望都不尽相同,但无论我们希望它简单也好时尚也好复古也好,大家都希望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在脱下外套的同时能卸下这一天所有的压力和烦恼,坐下来放松一下,喝一杯自己喜欢的咖啡,听一首自己喜爱的蓝调。在这里我们的视觉--家里的陈设,我们的味觉--美味的咖啡,我们的听觉--悠扬的音乐……这一切完美的结合才能成为“家”--我们心灵的港湾,真正能让我们放松心情的地方,做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黄若菲 《社区》2013,(20):23-23
旅行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在旅行中遇到的人、事、物,决定了你对这个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大多数人都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全部,所以喜欢轻易去为其下定义,我自己也是如此。但是旅行的经历慢慢多了之后,我发现,如此片面的记录,其实毁掉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自己原本该很美好的旅行记忆。  相似文献   

11.
"……世上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 每次听到这一句,都会有深深的感叹在心里周旋。 时光穿梭,西楚霸王内心深处的一缕柔情, 被淋漓地表达出来。 多少情与爱的誓言尽被收在这一句之中。 陈涛,这个躲在那一系列柔情的、激越的、细腻的、古典的词句背后的男人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叶铁桥撰文指出,钱钟书、费孝通、巴金……近些年来,每逝去一位民国时期即已名满天下的学人,人们都会在无限缅怀中感叹大师的凋零和后继乏人。季羡林先生的故去,则再一次让这个话题延续。张中行评价季老的三个“难能”,每一个在现时代都是稀缺之物。  相似文献   

13.
何晓鲁 《21世纪》2001,(3):58-60
走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除了为周围宜人的景致所倾倒,更多地是感动于这里浓郁的爱与情、深刻的言与行…… 我始终坚信: 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 采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整个过程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校董事长斯坦力先生。 能够去斯坦力先生家里采访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因为对家庭环境和人物的双重接触可以使我获得全方位的更深入的了解。这位老人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出人意料的是,呈现在眼前的并非我想象中与他身份相称的豪宅,而是极其简单的平房,院子中间有供他四季游泳的游泳池。 老人一个人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11):39-39
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 基本原理一: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是发出声响的物件(相反,静止不动或者是不发出声响的物件是不会受到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宗禾 《社区》2011,(10):16-16
物价、养老、收入、保障……这些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在每年的3月,都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普通百姓以及社区的建设者们最关心什么样的话题?让我们共同品读和感受“两会”上和“两会”外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中国儒家早就认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与外物无关的主观自生的东西。“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叶燮《原诗》)“感于物”而产生审美情感并将之物化为诗辞,这就是中国古代诗论所说的“兴”。 “兴”的本义是“起”的意思。《说文》:“兴,起也。从舁同,”舁是共举,同是同力。“兴”字甲骨文作“(?)”,“象四只手抬一抬盘之形。”(《甲骨文简明辞典》)先秦始以“兴”论诗。孔子说“兴于诗”、“诗可以兴”,意思是《诗经》能感发人们的某种情意。孔子所谓“兴”,是兴本义“起”的引申,指“由……感发(某种情思)”之意;含“起发”、“感发”之义。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他说“兴”是“起情”,即《诠赋》中所说的“睹物兴情”。从此“兴”以感物兴情或者说感物起兴的涵义被许多诗论家认同,如唐代署名贾岛的《二南密旨》说:“感物曰兴。兴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宋代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中引李仲蒙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相似文献   

17.
登场人物:张秀梅所属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所教专业:护理相关事迹:曾参与内蒙古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护理工作不久前,我们这些临近毕业的护理班同学共同买了一份礼物送给张老师,虽然礼品并不贵重,但"礼轻情义重",小小的礼物蕴含着我们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两年来,她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8.
用豆腐渣制酱油,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而且成本低、产量高、工序简单,制作出来的酱油味道也好。  相似文献   

19.
铭记与忘记     
历史是沉重的,社会是严峻的,人生是苦涩的,如果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态,拥有宽容的情怀,一切都会变得轻松简单而快乐!——题记情释中日日本这个词在无数中国  相似文献   

20.
人民网文化读书频道从“心系汶川”征文近万首诗中精选了100首诗,编成汶川地震诗集《汶川情·中华魂——人民网“心系汶川”征文诗歌精选》(以下简称《汶川情·中华魂》),此诗集已于2008年7月公益出版,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一件颇有意义的事,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正如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先生所说:“人民网做了件好事,做了件实事,把抗震救灾中广大网民以诗歌形式表达的真情实感汇集成册,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