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套阿拉善蒙古族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套之名,由其位于河套之西而来。“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兰善山,皆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圣武记》卷三) 西套蒙古族,原属新疆乌鲁木齐的和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游牧河西套,称西套厄鲁特。” 西套额鲁特,其“始视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至阿克萨噶勒泰”(《清史稿》藩部五)。元时为斡亦刺,后发展为明代瓦刺,清代的厄鲁特或卫拉特。明末,瓦刺分四大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西域图志》卷首一)。四部之间虽“分牧而据”“部自为长”,却“以伊犁为会宗地”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设有盟主,以调解四大部之间的纠纷。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十七世纪初期,游牧于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向邻近部落发动掠夺战争,迫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五万余帐,离开塔尔巴哈台,于1630年左右逐步移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文化宝库中,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以托忒文撰写的《咱雅班第达传》,就是我国厄鲁特蒙古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厄鲁特蒙古即西蒙古,是我国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十七世纪上半期创制托忒文字以来,厄鲁特蒙古的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量佛教经典以及文学、医学、天文、历算等著作由藏文译成托忒蒙文,抄录、流传于厄鲁特蒙古各部。与此同时,一些编年体、纪传  相似文献   

3.
清代茶法研究历经百年,但其重要复杂内涵仍需开掘。清代茶法基本文献之一《清史稿·食货志·茶法》,对相关研究影响较大,但学界对其论述价值的认识尚不充分。利用前人少有关注的清国史馆《食货志·茶马》系列档案,可深入讨论清代国史对茶法的书写问题。《清史稿·食货志·茶法》承袭国史馆《茶马》档案而成,但重新定位了清代茶法。清国史馆《茶马》档案将茶马之政定位为安定边疆、充实战备的国计要政。《清史稿·食货志·茶法》的纂修处在茶叶成为商品,但民初华茶衰落的背景下,有史学经世之志的纂修官姚永朴,转而强调振兴茶业的民族商业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籍,记有一种动物,名为“类”。如《庄子·天运》:“类自为雌雄。”《列子·天瑞》:“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描述较为详细的则是《山海经·南次一经》:“(亶爱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为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那么,“类”之于今,  相似文献   

5.
(三)乌里雅苏台清代以漠北为外蒙古,旧称喀尔喀,初为三部,即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康雍间土谢图汗部所属之三音诺颜抵抗准噶尔入侵有功,清廷于雍正三年(1725年)分土谢图汗西境,晋授三音诺颜为大札萨克,乾隆中加汗号独立为三音诺颜汗部,于是遂成为外蒙古之四汗部。清制喀尔喀分四盟,共八十三旗,附三旗,实为乌里雅台将军辖境。四盟即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盟,会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土拉河南汗山盟会上谢图汗部二十旗;札克河源毕都哩  相似文献   

6.
〔作者〕蒙古编年史《金轮千辐》一书的本名是:在学术界通称为《金轮千辐》.编年史的作者,是内蒙古扎鲁特部的高僧固什·答哩麻.〔成书年代〕为一七三九年.〔版本〕一九五八年,西德波恩大学著名蒙古学家瓦尔特·海西希教授将《金轮千辐》的一种抄本用照相影印形式,在丹麦哥本哈根出版.从此,这部在蒙古历史编  相似文献   

7.
六朝江南造纸业述考熊承芬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的记载,认为造纸术是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后汉书·蔡伦传》写道:“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  相似文献   

8.
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初年和硕特部贵族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后 ,青海厄鲁特蒙古被纳入了清王朝盟旗制度的统治体系 ,这一制度随之也成为清代青海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之一。尽管人们对于青海盟旗制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但对其中不少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有偏差 ,同时考察盟旗制度下青海蒙古族历史 ,呈出在我们面前的全然是一幅社会衰败的景象。对此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和反思 ,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启示。一、有关旗的建置和会盟的几个问题青海厄鲁特蒙古各札萨克旗是在平息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活动后 ,根据年羹尧《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中“请…  相似文献   

9.
<正> 《文史哲》1980年第二期刊登的王兴亚同志《牛金星降清说质疑》一文,对牛金星是否降清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读后不无启发,但我觉得王同志的结论仍值得商榷。就我所接触到的史料来看,我认为牛金星降清是确凿无疑的。这不仅有众所周知的《清史稿·季开生传》为据,更重要的是有清初的档案材料相佐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六一八页载吏科给事中杭齐苏于顺治四年八月十九日的题奏中写道: 吏科给事中臣杭齐苏谨题,为孽党不容漏诛,名器不宜久玷,仰乞敕部查明伪  相似文献   

10.
<正> 牛金星是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的重要领导成员。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从学术专著到大学教材,从报刊文章到普及读物,几乎都说牛金星投降了清朝。查其所据,则是《清史稿·季开生传》中所节录的给事中常若柱的奏疏。为着弄清是非,兹将《清史稿》这段记述引录于后:  相似文献   

11.
云南出版的民族民间文学双月刊《山茶》1989年第4期,发表了由普米族歌手独几品初和阿格光布等演唱,由殷海涛(普米族)和杨增烈搜集整理的普米族英雄古歌《支萨·甲布》。这是一篇流传在云南省宁蒗县托甸、格瓦一带有较大价值的英雄古歌。此歌发表的整理稿共603行(序歌12行;正文分六节,583行;尾歌8行。)“序歌”中明确指出:主人公“支萨·甲布是普米族的儿子;支萨·甲布是普米族的英雄。”这位英雄的事迹,“像一颗发光的宝石,永远闪亮在普米人的心中。”歌颂这位古代英雄的《支萨·甲布》,是普米族人民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来的。通观《支萨·甲布》这篇作品,可以看出它是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的见证。为了证实这一事实,本文根据见到的有关资料,特作一比较,如有不当,请读者赐教。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和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不久,伪大同元年(1932年)七月五日,以伪教令五十六号公布《旗制》,这是日伪时期统治东北蒙旗地方最基本的法令。《旗制》的主要精神是,“在蒙古唯一之政治单位为旗。旗为一种自治行政区划”。“旗制”的特点是彻底废除清朝以来的王公制度、扎萨克制度或总管制度,代之以流官性质的旗长;废除盟制,旗隶属于伪兴安各分省(后来是伪兴安各省),由伪兴安局(后来依次演变为伪兴安总  相似文献   

13.
〔题目后面括弧里的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真数〕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媳的方崖七为 树立一代优良的属列主义学风而奋斗周原泳(5.21)千靖静然柯薛石未............··……耀奖集蕙鳖黎篡粼‘·‘’靖言薛凡在学未研究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喘的 方针········“·······················……《肛旗》社渝 脚提倡和发拐焉克思列宁主义的 学风···························……《解放》月列郭睑发拐党的优良傅扰··················……《叙旗》社输材辛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朋党之争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秦汉以后几乎历朝皆有,其党祸之惨,波及面之广,影响之大,不能不令后世人们予以高度重视。自古以来,"朋党"经常被视为贬义词,与"朋党"沾上了边,总是不光彩的事。《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认为君子"群而不觉"。《荀子·臣道》中也说:"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各,是篡臣者也"。所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治国指南的封建皇帝最忌讳臣下结党。但是,对朋党问题也不宜一概贬斥,而应加以具体分析,正如欧阳修《朋党论》中所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推幸太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即问…  相似文献   

15.
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现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0年布尔迪厄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实践的逻辑》,这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于1990年,布尔迪厄80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座内容《反观社会学的邀请》则发表于1992年。布尔迪厄的国际性学术影响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速上升的,进入90年代后非但势头未减,而且后劲十足。一、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布尔迪厄几近百科…  相似文献   

16.
《卷十一·律历志上》 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阮 之阴,取竹之 谷 生,其窃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06页) 按:“断两节间而吹之”,《晋书·律历志上》作“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隋书·律历志上》亦云:“传称黄帝命伶伦断竹,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愚谓竹之长短异,吹而成之音亦异,此既为黄钟之宫,则不能任意而断竹,即此“断两节间”后恐佚“长三寸九分”五字。 《卷二十三·天文一》 故国志书于吴而不书于魏也。(同上书,第688 页) 按:“…  相似文献   

17.
《清史稿》卷五百十七《土司六》中《脱铁木儿传》云:“脱铁木儿……随大将军徐达招抚十八族铁城、岷山等处,赐姓赵,更名安。”其实,脱铁木儿不是赵安。查《明史·赵安传》,赵安并无“脱铁木儿”一名;《康熙临洮府志》,《道光兰州府志》及  相似文献   

18.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八载沈亚之逸诗一首,冠以“传奇小说诗句”之题。原诗是: 命笑无人笑,(笔者案:《太平广记》二“笑”字作“啸”。)含娇何处娇。徘徊花上月,空(《广记》作“虚”。)度可怜宵。注明出于《艺林伐山》十七,又《诗人玉屑》卷十二引后二句。另载《观北藩谒庙》诗句“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注云《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选句,又《诗话总龟》三十“道僧门”引《古今诗话》。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编辑先生: 读贵刊1987年第10期《齐鲁文化之异同论纲》一文,很受启发.但其所用材料,尚有些不确切处,举如下: 一、文章对《左传·定公四年》条附注为:“杜预注:‘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周之宗盟,异姓为后”二语,见于《左传·隐公十一年》条,孔颖达《春秋正义》曾经引用.《春秋正义》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依此,这两句话应是孔颖达疏,而不是杜预注. 二、文中说:“战国田氏代齐后,齐桓公竞设立‘喷室之议'的议政机构”.按“啧室之议”出自《管  相似文献   

20.
"艺文志"是正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用书目的形式反映一代文化事业之盛,是考察中国学术史的重要依据。正史中的艺文志包括《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及《清史稿·艺文志》,其中前五种著录一代藏书,后二种则改为著录一代著述,这是适应学术的发展而作出的合理调整。历代艺文志的纂修,都是根据旧有的书目加以改编,总的趋势是越往后书目来源越多,著作数量越大,难度也就越大。目前国家新修清史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艺文志从2004年开始编纂,其方法仍然沿用历代艺文志的成法,命名为《清人著述总目》。每书著录书名、卷数、著者及其籍贯,其方法仍然沿用历代艺文志的成法,命名为《清人著述总目》。每书著录书名、卷数、著者及其籍贯、主要版本、馆藏、资料来源等,著者字号及科第等则在首次出现时附注之。由于篇幅较大,约千万字,因此,独立于各传、志之外,单独成书,与新《清史》相辅而行。这在历代正史"艺文志"纂修史上是一种革新。这种新体例及其存在方式可能成为今后史志目录的新模式。分析和阐述《清人著述总目》的体例与编纂方法,回顾和总结历代正史"艺文志"的纂修方法,展望、探讨今后史志目录编纂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