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第(公元1541—1617),福建连江县人,是明代晚期著名的爱国将领、诗人、音韵学家和旅游家。他除了有从军业绩受后人称道,有音韵学著作和旅游诗文为后人赏识外,还有著名的旅台游记《东番记》为人们所珍视。他以亲身经历记述的台湾自然地理情况和高山族人民生活情状,是我国最早全面记载台湾情况的著作,因而也是研究台湾早期历史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2.
3.
《董妃行状》是清代文学中著名的悼亡古文.由顺治亲作,并以此纪念爱妃董鄂氏,笔意隐微,致使董鄂妃的来历与董小宛的去向迷离恍惚,历来多有疑者.通过对《董妃行状》作伪手法的揭示,可以对董鄂妃的来历和董小宛的去向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世界上现存的一本最早全面介绍柬埔寨吴哥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情况的专著,据作者亲历其地的见闻而录,以其记载的翔实可信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遗憾的是关于周达观本人的情况,史籍阙如。不仅《元史》无传,就是从他家乡的方志——《浙江通志》和《温州府志》中,也难寻觅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只言片语。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介绍《真腊风土记》的作者时,只有简单的一句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生态美学的观点 ,从婴宁居处的环境 ,婴宁的善笑与爱花 ,婴宁的失笑三个方面分析了《婴宁》的亲和美感 ,旨在阐明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建立并非降低了人的主体地位 ,反而是使人身心愉悦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大文学家,而兼哲学家,他的思想大多是以寓言体裁为载体,所以其哲学思想不如一般哲学家易于了解.他的思想中的唯物论是不可抹杀的,并且他的思想也代表着被统治者的思想和希望.从版本和篇目上考证,<庄子>的内篇七篇大致无问题,内篇与外篇的关系是互为发明,以内篇为主;外篇杂篇为庄子后学所加.在思想理路上,庄子学分为左中右三派中派为庄子直传弟子,追求逍遥自得与齐一万物的境界;右派-儒家化的庄子学,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左派--极端的无治派,追求忘义、忘礼、忘乐.  相似文献   

7.
但是接着对于这种无标题的外杂篇 ,虽假定为学庄子者所作 ,而究竟那些篇为庄子后学所加 ,那些篇为庄子直传门人所作 ,这当然应该首先注意的 ,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便发生许多不同的见解 ,如许地山《道教史》〔9〕以为外篇与杂篇的年代 ,可依武内义雄底断定 ,大体分为五个时期 :一、各篇著作时代(一 )庄周直传底门人所传底为《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寓言》、《列御寇》。(二 )成于稍晚的后学底为《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三 )成于齐王建 (公元前 2 64-前 2 2 1 )时代底为《骈拇》、《…  相似文献   

8.
何辉 《学术界》2005,(5):293-296
《熹平石经》,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嘉平四年(公元175年)始刻,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刻成后,即树碑文与洛阳太学门前,董卓之乱时,碑文残缺于战火之中;又几经迁徙,碑文复告漫灭;降至唐初,已有十不存一之叹。现原碑皆毁,仅存残石,拓片,我们已不能窥其全貌。但是,石经的镌刻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就是现在其影响也还没有消失。因此对石经镌刻的原因、意义等作一小考,恐怕也不无意义。一、石经镌刻的原因镌刻石经是统一经学的需要,汉代自武帝以后,学术思想定于一尊,诸子百家治学已难构成与儒学相抗衡的力量,学派之争的重心转移到儒学内部,尊…  相似文献   

9.
一切考证都要实事求是。本文只讨论《金瓶梅》,所以在题目之前加上它的书名。《金瓶梅》作者屠隆说创自黄霖先生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他根据屠隆的《鸿苞·舆图要略》和《由拳集·少司马屠公传》,查出屠隆的祖先来自江苏武进。武进古称兰陵,刚好和《金瓶梅》所署兰陵笑笑生的籍贯吻合;他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王夫之与邵阳坻坪刘氏一族的关系,王夫之的著作、诗文集与王船山年谱均未涉及。但在晚清罗正钧先生编撰《船山师友记》载有“刘永治、邵阳人”一条。罗氏在按语中称,“《武夷先生行状》篇末书“门下后学刘永治填讳。”《行状》作于癸亥(清康熙二十二年)。辛酉年有《中秋向夕、自观生居同刘生小步归草堂、月上》五律二首,《分体稿》甲子有《五日同刘、蒙二生小饮》五律一首,此刘生当是门人之列,诗皆作于前后两年,未知即否永治。  相似文献   

11.
黄晋 《学术论坛》2012,35(3):59-64
《三国演义》版本极为繁杂,版本纷争甚为激烈。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通俗演义版本类、志传版本类、批评版本类、毛氏版本类。嘉靖版本是最早、最善、最接近罗贯中原版本,而毛氏版本却是流传最广最深的《三国演义》版本,也是被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代表着《三国演义》最高水平的版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陈乐素教授对《宋史艺文志》》所作的研究工作,反映出老一辈史学家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作者还介绍了对《宋史艺文志考证》书稿的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问题的研究文章写了很多,几乎各方面都研究到了,独独未提到他的渊源。这个渊源,在何其芳同志《论红楼梦》一文中已提到它和《金瓶梅》有关系。《红楼梦》确是《金瓶梅》的倒影(苏曼殊说)。但《红楼梦》中提到《西厢记》、《牡丹亭》,但不提《金瓶梅》,连《水浒传》都不敢提,因为《水浒传》上有二回写西门庆潘金莲故事,《金瓶梅》就是从这两回扩大演化而成,且写一个家庭的盛衰,妻妾奴仆的纷争故事,反映当时政治的腐  相似文献   

14.
<正> 吕剧《姊妹易嫁》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出脍炙人口的好戏。它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但二者又有许多重要的不同:一是原作有头有尾,而吕剧只是截取了其中“易嫁”的一节而加以扩充。二是原作中渲染风水、说梦以及因果报应的部分,到了吕剧中被删掉了。三是对“易嫁”的情节也作了某些调整和更动:如原作是“易嫁”在前、“赶考”在后,吕剧为了增强戏剧性将二者颠倒过来;原作中妹妹的长相并不漂亮,毛纪与姨妹的联姻也并非情愿(视其阴欲易妻可知)。而吕剧则将两人都美化了(或美化外貌,或美化心  相似文献   

15.
易学名家金景芳先生和他的助手吕绍纲同志所著《周易全解》,一九八九年六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敢于成一家之言,具有自己独特的易学思想体系,在《周易》研究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上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唐明邦 《殷都学刊》2003,(1):110-110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历来有着重要的地位。《周易》诞生于安阳里 ,不止安阳人引以自豪 ,海内外学者络绎不绝赴里朝圣 ,无不钦羡。《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 ,30 0 0年来 ,不断受到尊崇。研究《周易》的著作多达五、六千种 ,中国其他文化典籍望尘莫及。殷周之际出现的《周易》只有经文 ,仅是一部占卜之书。王公大臣及平民百姓 ,往往利用它来占筮决疑 ,作为重大抉择的参考。春秋末年 ,相传孔子对《周易》作了新的诠解 ,出现“十翼”(即《易传》) ,深刻地阐发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及其多方面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光绪三十一年 ( 190 5年 )冬 ,贡王为了启发民智 ,宣扬新政 ,在崇政学堂附设报馆 ,每隔一天石印一大张 ,名曰《婴报》。刊登在《婴报》上的文章是由贡王用英文字母创造出的简易蒙文字母和拼音方法所写成的。但这种文字决不能算作蒙文 ,因此用这种文字印刷刊登的《婴报》也不能说就是蒙文报纸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20-30、50-60年代,胡适先生通过在英国、法国所获得的《坛经》敦煌本、《神会和尚遗集》等资料,列举所谓"很明显的证据""更无可疑的证据""最重要的证据",认为《坛经》的作者是神会或神会一系,而《坛经》敦煌本为《坛经》最古本。胡适的上述结论引发了近代中国禅宗史及《坛经》研究最大论战的导火索。围绕胡先生上述结论及考证中的相关问题,学界多有争论,并持续多年,形成了20世纪学术史中的著名公案。通过诸多学者精细考证及研究,最终断定胡先生的结论不能成立。目前,虽然这一学术公案已尘埃落定,但在方法论方面所蕴含的诸多问题仍然值得深刻反思。例如,胡适考证《坛经》的动机、立意、目的、态度;执于文字相,难入《坛经》思想內在理路;以及没有契入《坛经》版本演变的内在逻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胡适这个人,当然是应当持否定态度的;但这主要是针对他在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与人民为敌而言。至于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胡适的作用则不宜一笔抹煞。胡适是一个曾经对历史的发展起过正面作用的人物,他的“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水浒》考证,就对《水浒》研究和学术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我们应以客观的态度,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决不可因人废言:这样才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本文拟就下列几个方面尝试着对胡适的《水浒》考证重作评价,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批评与争论。  相似文献   

20.
朱星《金瓶梅考证》中说:“有人说:不读《金瓶梅》就不知道《红楼梦》是怎样写出来的。因此,《红楼梦》是受《金瓶梅》的影响毫无可疑。最早持此论的是苏曼殊居士,他说: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96页)这段话有两个错误的地方,现略加辨正于下:第一,“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这句话并非苏曼殊所说。在《小说丛话》(见1903年《新小说》八月号)中,这句话是署名为“曼殊”的。但是,在当时,称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