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西目录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6)
本文重点从历史发展源流上比较分析中西目录学体系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风格上的差异,并从中西目录学产生的文化环境、学术传统与加强国际间目录学学术交流,借鉴外国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目录学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
本文重点从历史发展源流上比较分析中西目录学体系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风格上的差异,并从中西目录学产生的文化环境、学术传统与加强国际间目录学学术交流,借鉴外国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目录学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刘媛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4-36
通过对中西古典喜剧观的比较,认为中西古典喜剧在文化模式、历史生成以及审美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异同。在喜剧观上,明显呈现出中国人重讽谏和审美,西方人偏讽刺和视丑。指出中国的喜剧与悲剧都是一定体制范围内的喜剧与悲剧,不存在与悲剧观绝对对立的喜剧观,而西方悲喜剧则有着严格的体系界定,其悲剧表现崇高,喜剧表现卑微,从而使得西方古典喜剧观体现出强烈讽刺与视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西传统和谐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原则,它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克己奉公的家国和谐、崇礼崇仁的人际和谐与内省修己的身心和谐.西方社会也有比较悠久的和谐思想.中西和谐观既有相同之处,更有着文化特质上的差别,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祁朝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44-45,50
陈监先的版本目录学研究,以集部著作为重点,立足于山西的乡邦文献,在学术研究的动因下用题跋集的形式写出了颇有学术创见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深受学界重视,其重视版本著录的目录学思想,严谨治学的考据学风,使其在版本目录学的研究上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我国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汪应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1)
一百多年前,张之洞以四川学政的地位,告诫当时的“生童”们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1)这番话虽是为当日考秀才的人们讲的,实际上对任何时代任何治学的人都有用处。他所说的“知要领”就是通过目录,知道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有没有,有哪些,主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 相似文献
8.
顾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版本学和目录学都是研究书本身的学问,古代统包摄于所谓“校雠”学之内。同一书每有不同版本,识别其真伪,比较其优劣,考证其异同,研究其流变,很自然地成为专门的学问。书籍既多,遍读不易,遂又有目录之学。目者条其篇目,录者取撮其旨意,扩而大之,则可以定群书部类,别学术源流。目录既明,则于读一书之前已知其大略及渊源流变,所以前人每谓目录学为“学中第一紧要,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版本目录之外,尚有校勘之学,它旨在订正讹误,恢复作者原著的本来面目。近人程千帆先 相似文献
9.
周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3-225
德性观比较研究理应有多种比较的视角和维度。无论作何种比较,都应当反思过去,直面现实,积极探求德性规律,为和谐德性、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西自由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5
中国人的自由观注重内在的精神自由 ,它与性善论相联系。即是说 ,当人达到了“至善”境界 ,他就不再受外在功利的诱惑 ,从而他也就获致了自由 ;西方人的自由观注重外在的物质自由 ,它与性恶论相联系。即是说 ,为了企达自由状态 ,人必须防止被他人强制。中国人由于对人性作了过于乐观的的估计 ,因而忽略了制度性构建 ;西方人由于被功利主义所诱导 ,因而忽略了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Wang Jue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2)
身体性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但这同一个的事实在中西文化中却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观法,在此起决定作用不是被观察的事实,而是不同民族对自己的存在的不同看法与体验。本文试图从哲学上指出,正是对身体的存在论规定上的差异驱使两种文化走上不同的路向,并且由此出发才能真实衡量中西身体观差异的后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用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实用观中西有别。中国人历来推崇道德理念及其践履,目的在于经世医国;西方人历来崇尚自然知识及其应用,目的在于驾驭自然。中国人重直观、体验、顿悟;西方人重实验、实证,用行动的效果来判定概念的意义。中国人重义轻利,强调个人服从家、国利益;西方人重功利,颂扬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中国传统实用思想植根于自然经济并为之服务;西方实用思想植根于市场经济并为之服务。直到近现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实用观才缓缓趋同。 相似文献
13.
中西宗教观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佟德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在西方,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而中国则与之相反,约90%的人不是宗教信徒。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只要从中西方思维结构与思维模式、价值观、神人观、来世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就不难发现,中国和西方在上述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正是这些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悲剧理论是美学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到尼采,或者从孔子、王守仁、鲁迅、朱光潜到李泽厚,不同时代的大师们都曾在她的怀抱中大放异彩。而从东西方文化思想来说,地域和背景的不同差异,也必然导致中西方悲剧理论朝不同的方向行驶。 相似文献
15.
16.
周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中西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有其共同之处.这是因为人类面临者共向的问题,在共同的情况中,基本需要是共同的,所以人类的精神活动原则也都有共同之处.但我国传统的戏剧与西方戏剧毕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差异之点大于相同之点。这是由于中西的历史发展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不同,因而也就构成了种种差 相似文献
17.
田先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在法律思想史上,人性论与法律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来的思想家往往都根据一定的人性论来阐述其政治法律学说。本文不就此问题全面展开,只是着重提取人性论中的趋利性问题,比较中西方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以及相应的法律观,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以期达到从一个特定角度理解复杂多样的法律文化现象的目的。趋利性(人的物质欲望和要求),虽不是人性的全部内容,但实在是人性中的相当重要方 相似文献
18.
子弟书目录与版本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蕴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13-116
子弟书为清代曲艺的一种,属北方鼓曲。子弟书目录分为坊抄,私抄及刻本几大系统。其中以前两种最具价值。通过对不同抄本的比较,可整理出子弟书的总体篇数及散佚篇目。子弟书版本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其版本以北京为中心,向北扩至沈阳,向南至天津,这三地出版或流传的子弟书版本最多,几乎占了现存子弟书总数的绝大部分,俨然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9.
程亚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48-151
本文比较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象征色彩与西方宗教象征色彩,中国表现性色彩和西方的再现性色彩,论述了中西方近现代个性色彩的自觉交融,探讨了中西方色彩艺术感知的异同以及艺术带给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共通性。文章目的是通过对色彩本质不断发展的对照,探求如何通过对画面色彩的合理搭配而昭示出色彩之美,激励当代艺术家实现更具创造性的色彩艺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