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顾客导向”观念的出现对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结构和购买动机以及公司竞争的条件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其局限性越发明显。“顾客导向”观念的局限性可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超越“顾客导向”,就是企业从自身的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等约束条件出发,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而且创造顾客需求,使企业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顾客导向"并非企业赢得竞争的灵丹妙药,盲目地跟从反而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误区,疲于应对顾客而丧失了洞察商机的能力."超越顾客导向"的观念作为"顾客导向"观念的更新和补充,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突破口.归根结底,要让顾客满意就一定要有"超越顾客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以竞争为导向和以资源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的比较,指出以顾客为导向、以价值为中心的战略模式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探讨了企业在实践顾客价值理念中出现的误区及其危害和根源、分析了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逻辑与运作途径。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营销管理(SMM)范式崛起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营销管理(SMM)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流范式,其基本的特征就是认为任何有效的营销战略都必须在顾客导向与竞争者导向之间取得某种平衡.SMM范式的形成是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理论与竞争导向的战略管理理论相互取长补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日益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 ,应加强经营谋略的抉择。企业必须在服从政府的目标取向的前提下 ,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与经营 ,以自己优质的产品与服务适应顾客的欲求 ;具体组织经营上 ,以“营”为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概括了 3种经济的时代内涵 ;营销思想应成为企业经营的主题 ;以合作求竞争是企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当今成功的企业经营之核心,在于培养员工具备顾客导向之营销观念与行为,亦即将经营焦点放在顾客身上,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在顾客导向的市场经营观念下,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也比过去更加密切。企业内部必须积极建立与落实员工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亦即从顾客的立场去了解顾客寻找利益,进而将这些利益转换成企业之产品或服务,并满足顾客之需求。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汇及顾客导向之相关研究,以了解影响顾客导向之因素与顾客导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之结果。研究发现,以服务业作为对象来研究较多,并且有横跨不同行业之情形。企业越重视与顾客接触之第一线人员与顾客互动时,越能够展现最佳的服务表现,创造组织服务文化,提升顾客满意度。员工情绪的负荷与顾客导向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营的顾客导向和价值链的整合观念转变等,将重新塑造企业的竞争规则和发展战略。企业需要具备全球经营的思维和理念,需要重塑企业文化、企业结构,更加需要具备一支与此相配合的、灵活的、主动的全球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以不断适应、调整、超越这些挑战带来的各种复杂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服务企业与顾客间的互动日益增强,以“价值共创”为指导思想的互动导向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服务企业提高服务创新绩效的重要战略选择。以物流服务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了互动导向、新服务开发和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具有正向影响;新服务开发对于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新服务开发在互动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零售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在21世纪的体验经济下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零售企业作为销售终端直接和消费者接触,如何掌握体验营销的策略并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加以有效运用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败。在体验经济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顾客导向的精神需求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学界与业界均已认识到服务情境下顾客自发行为的重要性,但已有研究未能合理解答“究竟是什么驱动了顾客自发行为”这一关键问题.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提出顾客—企业认同是顾客自发行为的直接驱动因素,以服务员工的顾客导向为基础,考量顾客—企业认同在顾客满意与顾客自发行为(包括口碑、顾客合作、顾客参与三个维度)关系中的作用机理.以零售银行业为背景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关系营销范式的顾客—企业认同是影响顾客口碑与顾客参与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基于传统交易营销范式的顾客满意必须借助于顾客—企业认同的作用才能时顾客口碑和顾客参与产生影响;服务员工的顾客导向是影响顾客合作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亟须增加顾客自发行为以提升竞争力的服务企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土地财政主导下的“造城运动”和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半城镇化”尤其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转型期的经验,对城镇化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和转型。据我国城镇化所处的阶段与特征,结合国内实际,从“服务导向”、“创新导向”、“就业导向”和“环境导向”几个方面提升“城市化质量”,以促进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提倡互动培育式的教学取向,国家试验区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证明新课程的实施,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有利于教师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取向.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教师教学观的转变需要经验和环境的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崛起的新边塞诗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学现象,是观察当代诗歌发展历程重要的西部坐标。本文试图将新边塞诗放回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之中,以其他诗派和文学现象为参照系考察新边塞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文学史角色。  相似文献   

14.
伴随时代的发展,文学批评家的角色由权力意志"代言者"的角色向"阐释者"的角色转换;而批评主体的批评态度则由被动的接受向主动追求语言新奇的方向转变;批评视角则由原来单一的"政治批评"视角向"多元化"的文化批评视角转换。在此基础之上,批评家不得不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以期跟上变化了的文学创作及其批评实践,促进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有着西方近代文化危机的深刻影响。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批判,现代新儒学表现出了与之有同有异的价值取向。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现代新儒学的这种状况显然是被动适应现代化的。辩证地看待现代新儒学的价值,并经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本文以此为思路,对我国农民素质现状进行说明,并分析了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接着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民培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即大力发展农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把握中央精神实质、反思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等3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定位问题。认为,准确定位要根据中央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城乡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我国城乡发展的特殊性、全国的共性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点及其建设全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加大外力推动促进内源发展,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在对福建省新型农民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遭遇主体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农民培养的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生产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凸显服务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与塑造中国风格的历史重任;通过明确文化产业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引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创新数字化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克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消费乏力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引导文化消费,释放文化消费能力,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根据一些重要经济理论,从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和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