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我·主体·人类中心——兼论笛卡尔的自我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爱林  王华 《兰州学刊》2004,42(4):94-96
本文通过对笛卡尔的自我和主体性原则的剖析,指出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归因于人的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这正是主体性原则所反对和竭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学主体性问题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本文也想谈谈主体性,但不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拟从“主体——情感——实践”这一宏观角度,即力图把问题提到哲学——美学高度上来作一番通贯性考察。因为我感到:强调文学主体性,这与当前很有影响的“实践美学”观点似很接近;而这派观点又正是迄今在美学界尚很有争议的。非难之者严厉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是唯物主义的,即肯定美在于物;而“实践美学”强调的“实践”虽说可以使“人的本质对象化”,有客观性,但本质上是主体性的,即不能不将美归结为某种“主、客观统一”,这就势必取消唯物主义一元论大前提,导致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平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使得人的自由主体性不断凸显 ,社会主体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将日益成为时代性的主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理论内涵、实施依据及目前的现状出发 ,对主体性原则今后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证了法律的概念体系中 ,法律主体概念是最基础的概念 ,由此提出法律的主体预定理论。通过对实在法律的历史分析 ,本文也就法律主体制度的核心原则和立法思想作出一种实证解释 ,提出罗马法以来的法律传统中 ,个人主体性有突出的表现 ,从而形成了由个人主体性决定的权利法内容的近现代法律局面。本文也分析了个人主体性法律的立法条件是协议性立法形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了法律的概念体系中 ,法律主体概念是最基础的概念 ,由此提出法律的主体预定理论。通过对实在法律的历史分析 ,本文也就法律主体制度的核心原则和立法思想作出一种实证解释 ,提出罗马法以来的法律传统中 ,个人主体性有突出的表现 ,从而形成了由个人主体性决定的权利法内容的近现代法律局面。本文也分析了个人主体性法律的立法条件是协议性立法形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7.
交往具有交互主体性、能动性和约制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交往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交往中,主体必须遵守共同的交往原则,还应注重锻造和培养现代交往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交往具有交互主体性、能动性和约制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交往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交往中,主体必须遵守共同的交往原则,还应注重锻造和培养现代交往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9.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近代西方哲学早期,只有唯心主义者如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才重视主体性原则,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中,已经表述了较为明朗的主体性思想。洛克集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之大成,对认识主体的本质、能动性和局限性以及认识活动的形式与阶段等问题,逐一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洛克的认识主体思想作一初步探讨。关于认识主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自我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人的自我价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应坚持主体性效应原则和个人潜能实现原则.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至善与个人至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思路,即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由此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体性出发,探讨科学发展观,可以发现,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来看待的,体现着"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根本的主体价值原则。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处处体现着主体性的价值导向,是真理与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主体意识与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主体意识觉醒是主体性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而现代主体性困境则是个体主体意识片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体性问题的根本解决 ,有赖于主体意识的成熟 ,而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和不断解决、主体性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 ,又实质性地促进了主体意识的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3.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体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已不再是指示性的理论路标。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都在探讨一种“缩小的、非占有性”的人的概念,这种走向就是多尔迈在《主体性黄昏》一书中使用的副标题“走向后个体主义的理论”。胡塞尔在晚年出版的《笛卡尔式的反思》(1931年)和《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年)中,一直致力于用主体间性改造。发展主体性学说。他认为,笛卡尔的“我思”确立了主体性原则,但这种主体是“原子式的”、“单子”、“自我”,始终无法突破“自我”框架而将此自我与彼自我相…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教育界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主体性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含义,探讨怎样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实施主体性教育,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6,(7)
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具有自我封闭式主体性的主人公,自我封闭式主体的成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第一,近代日本社会的"蛸壶"式结构(丸山真男);第二,日本民族的"依赖"文化心理(土居健郎);第三,"自由、独立、自我"的时代精神影响;第四,作家"弃儿"的自卑感、对人性的怀疑等个人因素的制约。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始终封闭在一个"果壳"般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主体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实践过程,又是一个人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得到彰显和提升的过程。教育公平的主体包括理想主体和现实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教育公平的理想主体是自由自觉发展的人。教育公平的现实主体,无外乎教师和学生,学生是主体的重点,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是主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可以说,教育公平的实现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互为一体,教师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主体性,这就是师生双主体,二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7.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则能否成立,现在大家还存在一些意见分歧。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主体性原则。我们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反映现代社会实践的特点,积极探索主体性原则的科学规定,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体系,以及主体性原则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如果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明确、一致的看法,主体性原则能否成立的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国城 《学术研究》2007,3(7):79-8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农民主体力量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树立农民主体意识观,包括科学地认识农民的主体性,辩证地把握农民的主体性,历史地看待农民的主体性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红桂 《江淮论坛》2003,1(4):20-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来诠释主体性,作为其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根植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实践论>是对主体性原则的哲学阐释;独立自主是从实践方针上体现主体性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观上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性原则.正是这种对现实世界的主体性阐发,从理论和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