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诗人气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怀远 《甘肃社会科学》2003,(4):123-125,143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参与政治,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袁晓薇 《江淮论坛》2003,(1):137-141
宋代社会结构特点使宋代士人一方面受到社会伦理规范的制约,一方面又需要释放受压抑的心灵.为此,他们确立的时代典范是"诗圣"杜甫,李白虽然在宋代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中地位不高、颇受冷遇,却在文人雅士们的放言吟咏中受到热情的关注与赞美."谪仙"是唐人赋予李白的称号,其意义在宋代得到了深化和强化.宋代大量歌咏李白的诗歌赞序体现了宋人对"谪仙"精神价值的发现和强化.宋人对李白的微妙态度也成为宋之后历代论者评价李白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绍瑾  刘少曼 《云梦学刊》2006,27(3):98-100
李白"复元古"的文艺观,其思想渊源不是儒家的复古传统,而是道家具有反文化色彩的自然主义复归意识.李白之不满律诗,喜尚古体,主要是要恢复乐府民歌之自然感兴、自由兴发的创作机制,与他追求自然清真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孙克强 《中州学刊》2008,(1):223-225
清代常州词派的周济在分析北宋周邦彦词时用了"钩勒"一词.如何理解"钩勒",在词学史上众说纷纭.钩勒本是画论范畴.本文从考察画论入手,结合周邦彦词的特点,认为周济所说"钩勒"是指清真词中显现词旨的语句,"钩勒"的运用使清真词更加浑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庄子·齐物论》及《庄子》中相关文章中的"齐物论"思想出发,考察李白对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接受及"齐物论"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李白的"人生如梦"思想与"齐物论";李白的"及时行乐"思想与"齐物论";李白的强烈自我意识、自我肯定与"齐物论";李白的万物平等思想与"齐物论"。总之,庄子的齐物、齐论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思想,成为李白思考世界、认识自己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认知途径,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塑造了李白的个性和气质,而这一切又深刻地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著名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饮酒与其诗齐名,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一斑。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又不想走科举之途,只想通过各种捷径以达仕途,但都难以从愿。因此,李白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理,在其诗歌中往往有所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求仕心理:自命不凡心理、终南捷径心理、入仕爱国心理、疏财求名心理。从李白酒诗所反映出的心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济世宏愿和豪情侠骨,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失败与痛苦,由于其性格使然,最后诗人不得不在豪放与苦闷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7.
李白《送友人》之"友人"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名诗《送友人》之"友人"为谁,学界至今不得其解。从种种资料来看,"友人"实为范崇凯。范崇凯是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后应诏作《花萼楼赋》,为天下第一。李白此诗,盖是他15岁时在蜀中送别范崇凯赴长安赶考前之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今传范崇凯所作的《花萼楼赋》并《序》,并非范氏所为,而是高盖之作。  相似文献   

8.
施萍 《社会科学》2005,16(11):99-104
林语堂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他所坚守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解.林语堂从"语丝"时期激进的社会批判转化为"论语"时期社会批评和文化建设并重,其态度的变化标志着评判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重建,他在原有的道德-政治尺度之外,又增加了文化的尺度,社会角色也由单一变为双重.在这双重角色中,林语堂更看重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形象直观的审美鉴赏的"及物"性,作为活动动力并广涉整个生活领域的趣味以"涉事"为特点.所以,梁启超把趣味的对象称作"活动的对境",而不是"形象".趣味主义只承认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据此列出劳作、学问、教育、艺术和自然等作为趣味的主要对象性载体.从梁氏对趣味对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趣味对象呈现出普泛化、生活化、活动性特点;他突出了"对境"有趣化的主体根据;他理解的趣味是功利与超功利相统一的、超越而又入世的调适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 据耿元瑞先生考:"李白寓家鲁地至少十六、七年"①;又据郑修平先生考:"李白寓家任城(今济宁市)的时间,计二十三年"②.无论是十六、七年还是二十三年,总算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可能正因为寓家东鲁时间这么久,杜甫才有"山东李白"之说,元稹更有"山东人李白"之说.到了后晋的《旧唐书》,李白干脆就是今山东济宁市"市民"了:"李白,字太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这里李白父亲李客也连带着荣任为今济宁市"市长"了.  相似文献   

11.
从高三开始.学习一向优秀的儿子真正意识到高考的紧迫.原本在饭桌上爱说篮球和笑话的他,开始经常说"某某今天化学比我高了"、"某某昨天晚上又熬夜了"……搞得气氛有些紧张.我自认为在帮儿子解除高考压力方面做得"不错",一见儿子"苗头"不对,就一定要跟他谈心,反反复复叫他不要紧张.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叙事的逻辑>出版为起始,安克施密特先后提出了"叙事实体"和"历史再现"理论,对海登·怀特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思考和酝酿,安克施密特精心构建了一套旨在超越叙述主义的"历史经验"理论.随后,在与古姆布莱希特和鲁尼亚等人的对话中,他又在其先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在场"概念的看法.我们不妨谨慎地预期,"经验"和"在场"概念如果不能独立构筑一个新的史学理论范式,起码也会成为新范式或新话语中的  相似文献   

13.
"回回"作为一个指代特定人群的名称,在传统汉族社会中长期扮演着"他者"的角色,而这种认知的形成又和汉族对早先胡人的历史记忆紧密相关.这生动地反映在汉族社会中长期流传不辍的"回回识宝"型故事里,本文通过对该类故事的源流发展及演变规律的考察,揭示了传统汉族社会是如何从以往的历史记忆中寻求资源并与现时相整合从而构建出大众话语中的回回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及其后现代转折进程中存在着三种人道主义形态.早期现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表象的角度揭示警遍理性主体面对假定的上帝、祛魅的自然和隐没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后期现代哲学的自我中心论的"为己的人道主义"从享用的角度展示个体实存主体面对逝去的上帝、人化的自然以及相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列维纳斯后现代哲学的他人中心论的"为他的人道主义"从欲求的角度探讨个体责任主体面对超越的上帝、返魅的自然和绝对的他人的命运与使命.人道主义的这三种依次递进的形式展示了从人性解放到个性解放再到他性解放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思想史上的重大转折,促成这一转折的董仲舒亦因此获得了"儒首"、"儒宗"的地位.但从思想成分看董子并非"纯儒",而是"杂儒",他延续战国后期诸子"百虑一致"的趋势,把百家思想与传统儒学熔于一炉,炼就了迎合帝王政治需要的新儒学.由于这种"官儒"已采百家之长,既适应国情特点又可"通万方之略",这就为"罢黜"与"独尊"提供了条件,为战国秦汉以来的治道探索划上句号,并开创了后世王朝"霸王道杂"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与李贺虽然同为浪漫主义诗雄,其实却有鲜明的差异性,这主要表现于诗心之别、诗境之别、诗法之别、诗体之别.从诗性文化范型角度来看,"诗仙"及其"太白体"与"诗鬼"及其"长吉体"话语系统抟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意义.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看,李白之诗充分满足了人性之情感极度舒张的精神需要,李贺之诗则完全切合了人类之极度好奇求异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近年来提出了"参与史学"的概念.本文在介绍他提出"参与史学"的背景后,根据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系统论述了他的"参与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他一贯提倡历史学家要有参与意识,史学应该参与现实生活;主张通过对历史生活的参与,对历史遗产的盘点、总结,从历史中寻求智慧,用这种智慧对一系列有关中国和世界前途的问题进行深沉思考,从而参与历史的创造.他本人的的学术研究总是选择那些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力图对现实问题有所关照.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跟古人对话,也跟今人对话.他在参与现实的时候,保持着独立的学科品格和独立的个体人格,通过独立思考和独立追求,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极顿挫之致 穷勾勒之妙——论清真词的章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词的章法结构,是古今词家一致称道的。清真词那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层次、那浑成的气象和流动的韵致,都与其独到的章法结构密切相关。唯因如此,历来的词话家都推重清真词法,都喜欢谈论它的篇章结构。考察前人所论,虽然各有侧重,眼光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亦不出两条:一曰“顿挫”,一曰“勾勒”。陈廷焯论清真词最讲“顿挫”,他说:“美成词极顿挫之致,穷高妙之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周济论清真词又最讲“勾勒”,他说:“清真浑厚正于勾勒处见,他人一勾勒便刻削,清真愈勾勒愈浑厚。”我们研讨清真词的章法结构,当然不能满足于前人已有之论,但“顿挫”与“勾勒”却正好作为两条线索,一者关系到清真词善于变化的特点,一者关系到清真词善于照应的特点。既善变化,又善照应,就达到了变化而又统一的和谐状态,从而才能臻于浑厚的境界。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沿着这两条线索去作一番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宪政思想之"变"主要表现在他对近代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回归君主立宪,走向开明专制,最后拥护共和立宪,这反映了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理性思考 ;"变"的背后 ,"不变"的是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坚持民主宪政、坚持渐进改良道路、坚持国民性改造的一贯主张."变"与"不变", 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为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白飘逸豪迈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造成其孤独的根源:一是自我中心意识的过分庞大;二是挥之不去的漂泊感,而这种漂泊无依之感首先是源于他身世的特殊,其次是李白思想的复杂.李白的一生都在为获得群体之认同从而摆脱内心之孤独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