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探索对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小额信贷做了较全面概述,提出了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的探索,引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增加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而建设功能完善的农村信贷体系正是形成高效资金流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山东省蒙阴县,对该县的农村信贷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探索农村地区信贷安排的正确方向。本文在理论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蒙阴县农村信贷概况,对农村信贷进行了供需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区信贷评价的实践性标准,论文找出了蒙阴县农村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问题既是蒙阴县自身的原因,也是制约整个中国农村信贷发展的普遍因素。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陆游 《管理科学文摘》2008,(17):185-186
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已将近两年,但是由于小额信贷的制度环境和其自身的不足,它在国内的发展遭遇了种种困难,这给是否可持续推广留下不少疑问的空间。要解决这些困难使小额信贷的发展更为快速、更好的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农村普惠性的金融体系,使小额信贷向"微型金融"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拥有超过7亿的农民,"三农问题"每一年都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却因为各种原因发展困难,本文将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了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问题。宏观方面主要研究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微观方面则主要研究了小额信贷机构效率、小额信贷的市场效率以及农户资金的使用效率。结合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支农作用未能得到有力发挥。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农业发展,邮储银行作为一家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己任的大型商业银行,自成立之初就通过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向农村地区大力投放"支农"信贷资金,但随着农业经济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在支农信贷方面必须有效的创新,才能更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邮储银行的支农信贷创新方向及推广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田铭 《经营管理者》2011,(3X):294-294
农村小额信贷是指国家以金融产品的的形式,对城乡低收入的群体提供小规模的信贷服务,旨在为改善农村、农业、农民等三农问题的解决而服务。本文旨在探讨目前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地区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记者在我国农业大省江西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逐步转变,通过信贷等方式"超前消费"的现象开始在农村升温.农村居民从以前审慎"量入为出"到现在适度"超前消费",其中折射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A镇信用社农户为例,分析了小额信贷的投向及绩效,发现当地小额信贷用于个体私营企业的绩效高于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领域,且小额信贷农户具有地域集中性,因此将当地进行小额信贷的自然村根据贷款投向分为城镇型农村、农业生产型农村和畜牧养殖型农村,并针对提高小额信贷绩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业信贷渠道和农业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获得农业正规信贷的概率提高了1.93%,正规信贷规模提高了20.43%。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作用逐渐增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第三年,贫困户农业正规信贷概率提高3.45%,农业正规信贷规模提高34.4%;非正规信贷概率下降4.08%,规模下降33.34%,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政策效果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反映出该项政策在推动金融扶贫区域间协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较于贫困县,非贫困县的贫困户正规信贷获得的概率及规模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体现出中国贫困治理中先"区域整体"后"精准突破"的工作思路。本文还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正规农业贷款资金并不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效应,然而极度贫困家庭的正规信贷获得情况仍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精准扶贫政策对建立健全农村信贷市场成效显著,但极度贫困家庭获得正规金融的渠道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革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是一场革命,是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实现转型的助推器。农村商业银行应以服务创造价值的信贷理念为指导,以扁平化改革专业化服务为主线,以人才资源改革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以适应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高质量的信贷服务以及高效率的营销作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了一些基本情况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信贷融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问题的建议,以期望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贷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是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1978—2019年30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农村信贷对农村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分析农村信贷与农村产业升级的时空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升级在地理位置上呈现空间集聚性;农村信贷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会对农村产业升级产生抑制作用,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其中,受农业资源差异影响,整体上东部区和中部区存在“倒U型”关系,西部区并不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倒U型”关系最显著,三大粮食产区中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呈明显“倒U型”关系,东北地区则不存在“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提出发挥农村产业升级空间集聚作用、农村信贷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信贷是在国际“赤道原则”指导下,金融机构将企业的环境责任作为其提供贷款的主要依据,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考虑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将绿色信贷战略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浅谈绿色信贷在农村经济实施状况,力助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秉佳 《经营管理者》2013,(26):235-235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地区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多是从经济、金融等角度对农村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对其法律领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从多角度研究农村小额信贷固然对其发展有利,但如果忽视了法律的角度,对其发展有害而无利。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困境,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分析出解决对策,推动小额信用贷款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不仅农村金融组织积累了巨额不良资产,而且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内外不同的对策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额信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资源贫困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遏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总结中国农户信贷违约机理的基础上,从家庭金融的微观视角重构农户信贷违约的完整逻辑框架,提出农户违约行为动机背后存在以往研究忽略的被动性违约因素,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2012年吉林省3096条农户正规金融信贷记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违约行为动机包括主动性违约与被动性违约,且以被动性违约为主导;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被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失控以及对主动违约动机因素的信息非对称,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内生性特征;改变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格局的关键在于变革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违约行为分析中以主动违约为前提假设的分析逻辑。  相似文献   

19.
周静 《决策与信息》2008,(11):31-32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政府职能及模式提出建立适宜有效小额信贷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通过基于VEC模型的协整分析,实证研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分配效率。我们对协整模型形式的选择给予了特别重视,从而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的指令性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投入在长期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也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投资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些结果为我国过去农村信贷缺乏分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重视资金投入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