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侗族,栖身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崇山峻岭之间,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绮丽多姿的侗族文化。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侗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走进通道侗寨,鼓楼前、芦笙坪里、风雨桥上,甚至寨门边,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侗族传统体育活动。孩童踩高脚、拣子嬉戏打闹,青年人抽陀  相似文献   

2.
侗族稻作民俗与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广 西交界地区,是中国传统的水稻耕 作民族,稻作文化非常丰富。在其 稻作民俗中,最有特点的要数傩俗。 傩,为祭祀礼仪。中国的傩文 化是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源于巫文化,是巫文化的进步 表现形式。巫为术,傩为仪式。傩 文化是属于思想意识,而巫则为行 为意识。两者有血缘关系,却又有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特征是两分法研究:一是少数民族研究,二是汉族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人类学的稻作文化论、照叶树林文化论以及梅棹忠夫生态文明史观等理论均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日本学者的少数民族研究以及村落共同体、宗族、民俗宗教、客家等汉人社会研究,也在理论和方法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批中国学者。中日学者之间的交往交流也加强了日本人类学在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生态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作文化塑造了独特的梯田景观,本文以龙脊梯田为例,从生态的视角探析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稻作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再造了真善美相统一的梯田人文自然景观,形成具有高度鉴赏价值的景观生态艺术;稻作文化衍生出与梯田生态环境相契合的人文景观,主要表现为别具一格的干栏建筑以及民俗节庆活动。另一方面,传统稻作文化的式微和梯田景观的观光产业化,引发梯田生态承载力的压力以及生态异变,由此埋下的生态隐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草苗的通婚圈和阶层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草苗内部分为60苗,40苗和花苗三个支系.在支系内又分为"上层亲(良亲)"、"中层亲"和"下层亲"三个不同的婚姻阶层.草苗存在着严格的族内婚,支系内婚和阶层内婚,这对草苗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权平等等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家人世世代代爱种糯稻、好吃糯饭,日常生活与社交都与糯米密不可分,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糯稻文化。我出生在三省坡下的侗乡,是个典型的吃糯米饭长大的"糯米崽",从小就耳濡目染侗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家乡的各种糯稻文化现象至今记忆犹新。记忆深处的瓜钵饭记得还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家乡一带除了望天旱田外,凡是水源充足的田坝和山冲里的稻田,种的都是糯稻。因此,小时候吃的饭,基本上都是糯米饭。每天清晨,母亲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头天晚  相似文献   

7.
韦颖琛 《中国民族》2023,(4):112-116
<正>绿油油的稻田承载着农人的希望。春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遍布山坡平坝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正在以人工或机械化方式忙碌地插秧。隆安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有着“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孕育出了极具特色和价值的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那”是壮语,意为水田、稻田,“那文化”就是壮族的稻作文化。隆安“那文化”底蕴深厚,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称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2015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相似文献   

8.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接湘中邵阳,南靠广西,西临贵州,北抵新城怀化市,交集湘黔、湘桂公路,枝柳铁路贯穿南北,蜘蛛网般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靖州成了湘、桂、黔三省(区)毗邻地带的交通便利之地。聪明的苗侗人民看到了交通便利给靖州带来的希望——湘、桂、黔边界贸易。一个关系靖州振兴的决策在自治县人民政府中酝酿、产生:东引西联,强化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是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在历史文化和地理文化发展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中,笔者从信阳地区的地理、农业、风景、民俗以及旅游资源概况等方面对信阳地区的人文地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民族走廊上的乡村集市既是物资交换和人群流动之地,也是多民族文化互动及地方性知识形成的特定场域,彰显出作为通道的民族走廊连接不同民族和文化板块的功能特性。位于武陵民族走廊上的众多乡村集市作为历史上中原出入西南地区的驿站,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构建了互嵌式经济文化网络。其中的民俗谱系是各民族成员基于生产生活需求对物资的功能性转化、文化的选择性采借和社会结构的能动性发展,呈现出流动性与稳定性、多元性与共融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中心性与边缘性、象征性与功能性并存等多元特征。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的民俗谱系不仅是各民族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记录,也是社区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湘、黔、桂三省(区)的广大侗族地区,出现了学侗歌、唱侗歌,编侗歌,录制侗歌,搜集翻译侗歌的热潮。侗歌热的特点歌会盛行,各地的传统歌会相继恢复和发展。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大雾梁歌会,湘黔桂边境各县的三月三歌会,不仅人数之多超过历史上的规模,而且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多彩。此外,各地还兴起了各种形式的歌会,如通道的小江歌会、三省坡歌会,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心理或文化潜意识的民俗信仰,与村民的年节生活有一种深层联系.凤村年俗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实际上印证着民俗信仰已融入了某种神圣的秩序,以致村落年节生活成为神圣秩序的展演.年节习俗对神灵和祖先的仪式是重复的过程,这种记忆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3.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在各地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从文化圈的概念研判,上述地区可以看作是铜鼓文化圈,这一文化现象说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文化与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屹立着一座大山,当地人叫它"三省坡"。它在当地侗话中另一个名字是"粱蒙",汉语"云雾缭绕"之意。三省坡主峰海拔1336.7米,比静卧在它脚下的几个村寨高出660多米。当然,这样一个纯地理意义上的高度,对于那些动辄几千米的名山大峰来说,没有多少可值得骄傲的。但是,三省坡坡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东北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南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分布在湘黔桂鄂交界地带的侗族村寨火灾频发,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破坏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新生态人类学将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纳入整体分析框架,分析灾难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以压力-释放模型(PAR-model)分析则会发现,侗寨长期置身于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国家的整体脉络中,全球化、商业化乃至国家化的不断渗入侗寨,而侗寨社区内传统资源缺失严重,导致整合能力断裂,脆弱性增加,外部压力无法消化导致灾难性释放。在灾后重建阶段,一方面探索在地方性知识基础上,把建筑物重建与当地人的生态认知修复结合;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新型生态社区,祛除灾难隐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年来民俗志书写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新探索作了初步梳理,指出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对于创新民俗志书写模式、增强民俗志书写主位视角和对话功能的意义以及"感受之学"在探寻民俗志独特学科品格上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鼓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土家族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涵蕴着鼓文化的内容。鼓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鼓文化事象的研究,试图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林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人口约180万,大都聚居在我国西南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西属云贵高原斜坡,东有绵延300多公里的雪峰山,北有佛顶山、武陵山脉盘亘,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围抱。聚居区随河流纵横,气候温润潮湿,但多高山峡谷,交通十分不便,历史上与外界和汉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较少,社会生活闭塞,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落后,加以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侗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微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叶榭舞草龙,是上海松江当地集合祭祀、娱神、娱人为一体的文艺展演活动。在南方的中国,这样的舞龙形式很多,体现出稻作文化背景下民众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但在当今的非遗保护中,由于缺乏对民俗事项的本真内涵及生发根源的根本性理解,造成了现在非遗保护中只注意传承而忽略对非遗文化空间的修复及营造的重视,从而使得非遗保护走向"碎片化"之困境。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引入历史地理学中"人地关系"概念,从表征、内涵、根源来对民俗事项进行剖析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构成元素作修复或营造,达到从整体上保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都市民俗的纷繁复杂,可想而知,要对上海都市民俗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蔡丰明先生却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路,花了近六年的功夫,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梳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写出近三十万字的著作<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2001年).这是我国都市民俗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新突破.在<上海都市民俗>一书中,作者以鸟瞰式的学术视野,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宏观的审视.他分析了上海特有的经济、物质环境,政治、社会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对上海都市民俗形成发展的影响.又从上海都市民俗的孕育、上海都市民俗的形成和现当代上海都市民俗及其发展趋势三个阶段,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历史的回眸.归纳出了上海都市民俗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风格特征.在总揽了上海都市民俗的全局之后,作者又从物质、社会、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饮食服饰、居住行乘、岁时节令、社会礼仪、都市语言、商业贸易、宗教信仰、文艺娱乐及猥邪陋俗等九个方面,为我们展开了上海都市民俗五彩缤纷的生动画卷,在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宏观、理性的剖析之后,又对它作了微观的、带有更多感性材料的分析探讨,从而从纵深两方面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