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芳 《兰州学刊》2004,(5):260-261
20 0 3年《当代》杂志发表了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 ,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部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报告文学 ,再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的严峻现实 :贫穷、罪恶、苦难、无奈、抗争、沉默……据说作家夫妇是抛下了半岁的女儿 ,深入农村 ,历时三年完成这部作品的。单就这份胆识和勇气 ,我们应该表示敬意。这是一个作家的情感、良知的体现 ,这样有责任、有良心的作家已是寥寥无几 ;而这样深切的地表现“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的文学作品 ,在当前文学中也已经不多见了。值得沉思的是 ,…  相似文献   

2.
1980年初,《文艺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及其必须严守真实的党性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的理论文章,该文批评:主张报告文学在事实的基础上允许“略有虚构”、是把报告文学引进一条死胡同,歪曲历史事实,败坏党  相似文献   

3.
我写第一篇小论文《“洁具”与“洁面喱》,是一个不断磨练、不断感悟的过程。第一步是选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能否做到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对初学者兴趣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洁具’与‘洁面’”这个题目,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卢卓群教授的引导下提出来的。2 0 0 1年3月份,卢老师要我们结合学习现代汉语进而学习研究问题,他让我观察两个新词:一个是“洁具”,另一个是“洁面”。卢老师启发我思考这样的问题:两个词在结构上是否一样?我大略一想:洁具,洁+具;洁面,洁+面;都是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于是回答:这两个词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的报告文学究竟于何时兴起?以前出版的现代文学史都引用以群同志《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中的提法:“在一九三一年底‘九一八’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文学。那时,即或有少数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也未被称为报告文学,因为当时‘报告文学’这一名辞还未被确立起来”。田仲济先生于1963年《文史哲》三期上发表的《特写报告发展的一个轮廓》里,提出不同意见:“……而正式以报告命名的作品,则不能不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反映一·二八上海战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但因此而说在这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或类似报告的作品出现,也是不确实的。”在1980年四期《时代的报告》上,刊登了田先生《我国报告文学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又提出:“中国的‘报告’或‘报告文学’的产生应该说开始于五四时期,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一日《每周评论》上亿万的《一周中北京公民的  相似文献   

5.
看过电影《春桃》,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某些镜头,诸如春桃上厕所,春桃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李茂洗澡等,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丑陋和残酷的感觉。我疑心这是电影导演为了“票房价值”有意加进的“诱头”,于是便找来许地山先生的原著阅读对照。果然,原著中並无春桃上厕所和把裤腰带搭在向高肩上的情节和细节;李茂洗澡一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的经典作品《春桃》寄寓了作者对生存困境的思考与表达,主人公春桃通过“自救”——女性生存意识的觉醒与“他就”——“一女二男”生活模式的接受来达到对生存困境拯救的目的。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对这种生存困境的理想化拯救作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上古汉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 ,各代词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学术界甚感兴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 ,古今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 ,提出了种种见解 ,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1] 其中“我”、“吾”、“女”的关系更因胡适和高本汉的有关论著而成为问题的焦点。[2 ]1918年 2月 ,胡适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吾我篇》和《尔汝篇》 ,[3] 首次较为全面地从语法角度考察了“我”和“吾”、“尔”和“女”之间的区别。其中关于“我”和“吾”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 :(一 )“吾”用作主语、定语 ,不可用作宾语 ;(二 )“我”用作宾语、定语 ,有时…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并序》)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志。”(《闲情偶寄》)这些虽然是古人论诗的语言,但写报告文学也大可借鉴。写好一篇报告文学,首先得写好一个开头。开头写得好,往往能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如果开头写得不好,则会使读者兴趣索然,不愿卒读。报告文学的开头方法很多,下面举出常见的几种,以供参考。一、用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开头如:“一九七二年。湖北省中部农村。“大自然的春天来到了这里,柳枝发青,田野泛绿,花草树木充满了生机.然而,从一间…  相似文献   

9.
《沧浪诗话》是南宋诗坛上一部自成体系的理论著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而要着重讨论并解决的基本问题只有两个:一是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二是怎样才能产生出这样的好诗来。对前者的答案是“兴趣”说,它构成了《诗话》鉴赏论的核心;对后者的答案是“妙悟”说,它形成了严羽诗歌创作论的基础。关于“兴趣”说,我已撰文论述,这里想进一步探讨其“妙悟”说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玲《意外集》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在丁玲三十年代的作品中,《意外集》是比较不为人知的。她说这个集子里的作品是“在极不安和极焦燥的里面”写的。集子中除了附录的《莎菲日记第二部》、《不算情书》和《杨妈的日记》写于她被捕以前外,其他几篇,包括《松子》、《一月二十三日》、《陈伯祥》、《八月生活》、《团聚》,都写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她被国民党反动派绑架幽禁的三年间。这些作品有小说、速写和报告文学,也有属于抒写个人生活与感情的日记和书信体的散文。她在序中还说到自己很不满意它:“我实在不希望读者花钱来买我这本书,我汇集起来不过作为我自己的一个纪念。我以后大半还要写文章,也许写得更坏,但将不写这一类型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1.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公开发表的毛主席著作《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是一篇马列主义的光辉文献。在这篇伟大著作中,毛主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精辟地阐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必然趋势,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卓越的小说大师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茅盾在现代文坛一度普遍轻视报告文学的背景下,热情而及时地扶持了这一文学家族中的新品种。他在《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短论中指出:“伟大作品也可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不仅如此,茅盾还以自己创作的实绩表示他对报告文学的支持和热心。检视茅盾创作,可知他发表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有数百篇之多。出版的散文报告文学集有《速写与随笔》、《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来部。约略计算《茅盾全集》散文卷中半数当属报告文学。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实绩的重要的报告文学家。诚然,茅盾并不是第一流的报告文学家,他并没有创作出夏衍《包身工》那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品。然而.他的创作自有特征.因而也自有价值了。  相似文献   

13.
理由同志反映剑坛勇将栾菊杰事迹的《扬眉剑出鞘》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最先发表在《体育报》,迅速被《人民日报》所转载,在一九七七———一九八○年报告文学评奖中又名列前茅,引起了广大读者注意,和嘉许。这篇作品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它立意高远,语言绚丽,塑造人物,丰满有神,它表达方式富于变化。……尤为突出的是它具有精巧的结构形式,帮助作者完美地表达了主题,这不能不说是《扬眉剑出鞘》获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立绪 《学术界》2004,(4):105-116
一、引语 :问题的由来关于本文的主题 ,得从韩国总统卢武铉 2 0 0 3年 7月上旬的访华说起。卢武铉在访华前 ,接受了数家中国媒体的采访 ,笔者所看到的 ,有三篇报道。一是《人民日报》专访 ,人民网上使用的标题是“韩国总统卢武铉接受人民日报专访”。〔1〕二是中国新闻社《新闻周刊》的专访 ,该刊在其第 1 38期 ( 2 0 0 3年 7月 7日 )刊出了这篇专访 ,标题是“清明的政治是时代的精神”。〔2〕三是新华社国际部《环球》杂志的书面专访。该刊在 2 0 0 3年第 1 4期 ( 7月 1 6日 )刊出了这篇专访 ,题目是 :“我将改变官本位的权力文化———专…  相似文献   

15.
面对 2 1世纪 ,报告文学肩负着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的双重使命。但是 ,长期以来报告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却是 :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报告文学文体学著作。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相比 ,报告文学理论的系统化研究明显地落伍了。因此 ,如何直面于当代报告文学的对象难题、方法难题 ,建构起一个独具学理品格的报告文学文体理论体系 ,就成了当代报告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刘雪梅的专著《报告文学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2 0 0 0年 1 2月版 )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这部37万字的专著对报告文学的文体理论作了全方…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说产权比财富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我在哈佛大学期间不断有人提到一本书 ,书名是《资本主义之谜 :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成功而在其他地方失败了 ?》。这这本书的作者是秘鲁的一位经济学家。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2 0 0 1年 1月 5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看到了该书作者的一篇名为“为什么资本主义仅仅在西方成功了 ?”的文章 ,不用说 ,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主要内容均来自于他的那本新著了。于是 ,我把这篇文章从网上载了下来 ,一读为快。我知道 ,他的这本新著是基于一个研究项目的结果而写成的。数年前 ,作者所在的一个秘鲁的研究机构组织了一个来自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7.
论报告小说     
我以为,要论报告小说,必须先论报告文学。这不仅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暖昧”,在我看来,简直是难以区分。——倘把我国几十年来,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问题的争论与85年《光明日报》上关于报告小说的争鸣联系起来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报告小说就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8.
报告文学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孕育成长的,从它诞生一天起就成为无产阶级手中有力的武器之一。茅盾在1937年《中流》第一卷第十一期上的一篇专论《关于“报告文学”》中说:“‘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  相似文献   

19.
192 6年鲁迅在《坟·题记》中说 ,他之所以把那些形式上截然不同的文章编在一起是“因为偶尔看见了几篇将近二十年前所做的所谓文章”。这些文章是指写于 190 3年的《中国地质略论》、《斯巴达之魂》、《说钅日》,写于19 0 7年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写于 190 8年的《破恶声论》等。对这些时隔很久的文章鲁迅有些疑惑 :“这是我做的么 ?”但又确认“似乎也确是我做的”。 1934年在《集外集·序言》中再一次谈到这些文章的写作时他说 :“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我的幼稚 ,……倘在这几年 ,大概不至于…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说,废名的小说最难懂,这个评价,连作家自己也承认。《河上柳》就是其中之一。废名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时曾说,“简直是一个梦,我不知这梦是如何做起,我感到不可思议!” “我写《河上柳》,是在某一种生活之中,偶然站在来地一颗杨柳之下”引起的。这确是一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别致,也颇费解的小说。其原因,是因为小说实实在在写了一个“梦”,写了作家“个人的脑海深处”的东西,所以有很多的跳跃,空白,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