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景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西京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开元、天宝时代,唐玄宗每隔一段时间,要来洛阳居住办公,朝廷大臣都要随驾前往,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国家重大的政令,都是在洛阳举行和发布的。如开元二十三年春,唐玄宗在洛阳亲耕籍田,发布大赦令,下诏在洛阳举行科举和制举等活动。而这些重要的史实,却被一些李白研究者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特别重视李白的长安之行,而对其洛阳之行未能深入研究,我认为,李白在开元年问的第一次入京,不应是西京长安,而应是东京洛阳。他生平的第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前后入洛阳欲历抵卿相、游说人主、献赋朝廷的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2.
屈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重要诗人,在唐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他上承二谢,下启王维。他的创作使初唐兴起并定型的五律得到巩固和发展。王维、李白和杜甫都表示过对他的倾慕,说明他的影响之大。深入研究其人、其诗对唐诗的整体研究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孟浩然一生行踪至今尚有许多疑点,入京求仕一事即为疑点之一。入京求仕一事是考求孟浩然生平事迹、研究其思想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些探讨。 对孟浩然入京求仕一事,有两种说法,即“一次入京说”及“两次入京说”。“一次 相似文献
3.
赵令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清朝兴黄教以安蒙藏之政策,对统治蒙藏地区是非常成功的策略。兴黄教策略之一,即在蒙藏各地及京城广建黄教寺院。有清一代,陆续在北京兴建的黄教寺院达65座,其中除几座专以满洲人为喇嘛者外,基本都是蒙藏喇嘛,且皆从藏区或蒙古各地延聘高僧管理,各寺均有额定喇嘛,按级给与钱粮。关于自藏地延聘高僧至京城寺院问题,迄今尚未见专论。本文利用雍和宫满文档案,以长城内最大的黄教寺院雍和宫延聘济隆七世呼图克图来京任总堪布之经过为中心,冀以探讨清代黄教政策及延聘来京喇嘛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小恒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23-26
厉鹗一生共三次入都,三次入都均与应试有关,而他对应试的态度也经历了充满信心、徘徊犹豫、主动弃绝的三次心理嬗变.考辨厉鹗三次入京经过与其心理嬗变过程,对于探究厉鹗思想性格甚至浙派诗人的共有心态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清渊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8,(Z1)
葛景春、刘崇德《李白由东鲁入京考》(载《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三年第一期)认为,李白天宝元年秋应征入京前,一直是在东鲁,并未寄家南陵,《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原题作《古意》,诗中的内容与南陵的江南风物也不相符合,“此诗题可能误自乐史本”乃是后人(或即北宋人)所拟,不可信据。关于拟题致误的原因,该文有两点推测:一是入京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的“会稽”二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旧唐书》记载的李白天宝初入京前的会稽之行;二是把《别内赴征》诗误为与别儿童入京诗是同时之作。该文最 相似文献
6.
7.
郭君铭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6-59
扬雄的入京年代和推荐人问题历来存在争议。对这一学界公案所涉及的几个相关时间和人物关系加以考辨,对比分析各种推测意见成立的合理性。以释古为原则,认为清人周寿昌对这一问题的推断较为可信。对《汉书》中另外几个相关记载的问题,也做出了解释。扬雄在三十多岁时主动进京并投靠名门,说明积极进取是他人生态度的主导方面,认为扬雄的人生态度以虚静淡薄为主的传统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毕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3):146-153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扒疏整理,结合地图等有关文献,经走访和实地考察,确定朗润园内的核心建筑——东、中、西三所的具体布局以及它们在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复原朗润园昔日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刘水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89-94
明代嘉隆之际 ,昆山腔经魏良辅等曲家的改造后迅速以吴中地区为中心向四方传播 ,在同海盐、弋阳、余姚等诸种声腔的角逐中 ,昆山腔逐步确立了其江南盟主的地位 ,但它入主北京城却是万历中后期的事情。本文以可靠的资料为依据 ,揭示了昆曲进入北京的历史背景 ,分析了昆曲入京的三种主要动力 :宫庭内府的娱乐需要、公侯官宦的家乐嗜好和职业戏班的赢利动机 相似文献
10.
师为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83-87
《醒世姻缘传》是大量使用方言词的明清小说。据徐复岭《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所说,该书所用方言词属于鲁中南方言。在此以《说文》为根据,结合宋鲁方言的宋方言用例,考释《醒世姻缘传》所使用的宋鲁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11.
杨机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34-35
《荀子》祆字指的是祆教,荀子的主要生活时间约公元前313至公元前238年,所以祆教东进中原的时间由此可确定:至迟是公元前4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 相似文献
12.
王辉斌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孟浩然入京与下江东问题辨说王辉斌在孟浩然的生平中,入京与下江东(包括游吴越)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件外事活动,因之研究者特多,以致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据我陋见,最早涉及这一问题者,当首推陈贻掀《孟浩然事迹考辨》(以下简称《考辩》)、... 相似文献
13.
14.
林郁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149-152
巴渝籍学者、诗人丁治棠的《入京纪行杂诗百一十二首并序》或写景记事;或在写景记事的同时,间接地描写当地经济状况、民风民俗;或借景言志抒情。这组纪行杂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与杜甫的《秦州杂诗》有相似之处:思想内容深刻,情绪深沉,风格凝炼圆熟。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我们研究当时的自然风貌、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5):44-54
现存金泽文库本《白氏文集》所留下的12条跋语是考察慧萼东传70卷《白氏文集》的珍贵资料,从中可了解《白氏文集》东渐日本的具体过程。从对慧萼生平的考证可发现其东传《白氏文集》还与禅宗首传日本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联。在日本,《白氏文集》不仅是一部被顶礼膜拜的文学别集,更是一部引导大众走向净土的重要佛教经典。白居易本人也被尊为文殊菩萨而被慧萼供奉于普陀洛迦山不肯去观音院,并对日本平安和镰仓时代文人的佛教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白氏文集》成为构建日本古典文化基石的核心理由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翀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3)
本文旨在收集日本中世有关宋本传承的史料,勾勒出现在还不甚明了的两宋刻本东渐之大致经纬.指出在两宋时期虽不时有一些宋本书籍被带入平安,但基本上都仅局限于宋商的贿赂礼品.宋本真正大规模进入日本乃晚至宋末元初的镰仓幕府时期,与著名的金泽文库之创建有着密切的关联.另外,本文还通过对这一时期东亚海域局势的分析,将幕府儒将北条实时派船到大陆购买大批宋书及金泽文库创建的时间落实到1258年到1266年之间.同时还指出,金泽文库乃是幕府之公家藏书机构,幕府之所以要引进大批宋书、大力推行宋学,乃是希望借此来建立起幕府政权在文化上的权威,与京都的皇家贵族分庭抗礼.这种通过引进中国新书籍新思想来对抗旧有文化势力的做法,此后亦被日本历代武家政权所袭用. 相似文献
19.
戴蕃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芍药是我国著名的花卉植物,亦为传统医药治病有效物之一.始著录于《诗经郑风》,所谓“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为士人所谂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此外,载于古书者,有《山海经》: 相似文献
20.
二郎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
在北宋末,南宋初年曾有一次灌口二郎神是谁家二郎的争论,其最后结果是:真有其人而神异为虚构的赵二郎落选了;又真有其人的杨二郎也未得认可,但他转化为神话中的另一杨二郎则在民间留传下来;而本无其人的李二郎却被皇帝裁断为灌口二郎神,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此后李二郎的赛神祭品和塑造形象逐渐氐羌化。这说明民族间的和睦相处,不仅有赖于政治上的团结和经济上的合作,还有赖于文化上的交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