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作物残余物分解特性的认识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了免耕和常规耕作制度下玉米秸秆、小麦秆、大豆叶和茎秆以及降三叶草茎和根残余物联和磷的释放。谷类作物从收获后开始衰老时选择其残余物装入玻璃纤维网袋。大豆叶残余物在收割之前采集。降三叶草残余物在春季单花花开期采集,仅在常规耕作制处理的小区内翻耕入土。总的来说,残余物中碳和磷的变化最好由指数函数或/和对数函数来表述。与残余物放置在土表相比,残余物翻耕入土后碳和磷释放量大而且释放快速。降三叶草茎残余物比其根残余物碳和磷释放快速。大多数残余物磷比碳的初始释放量大。认为碳和磷的释放缺乏相关性是由于初始可变的无机磷含量,这部分磷在分解作用和碳的矿化流失开始之前已准备释放。碳释放的速率和数量差异与植物残余物初始碳和磷含量,或/和相应的木质素含量以及季节影响有关。很明显,土壤耕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传动可变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鉴湖底泥磷释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模拟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变化对鉴湖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pH值、扰动及外源磷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底泥磷释放产生作用,其中尤以pH值的改变和扰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室模拟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变化对鉴湖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pH值、扰动及外源磷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底泥磷释放产生作用,其中尤以pH值的改变和扰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土壤对磷的等温吸收,研究了木质素对土壤吸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能够使土壤对磷的吸收量减少;随着磷的初始浓度(C0)的增加,加木质素与不加木质素处理土壤对磷的吸收量差异增大,这种差异在不同土壤间明显不同;C0=80mp/L(本试验设定的最大浓度)时,供试土壤对磷的吸收量减少率分别为:红壤10.04%,黄壤9.80%,紫色土31.30%。  相似文献   

5.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密切相关;不同土壤酶活性彼此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土壤中水分对壳聚糖包膜尿素(CCU)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U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养分释放率与包膜内水蒸气压差呈线性关系;介质离子浓度对养分释放有很大的影响,在盐类饱和溶液中,最大释放率达不到100%。CCU的养分释放是单个颗粒在不同时间内释放养分的累积行为,单个颗粒不能提供满足要求的持续的养分释放。CCU养分释放速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对CCU养分释放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养分释放不能简单地用饱和水分条件下的模型来预测。CCU在干旱的土壤中表现出优于聚合物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油菜——水稻两熟制田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土壤耕作试验,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田间耕层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氮、磷、钾含量及作物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多季连续少免耕会降低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南岳森林土壤颗粒组成状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颗粒组成状况显著地影响土 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浸水容重、吸湿率、烧失率、pH值等,对土壤紧实度、有机质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茶园复杂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环境,使土壤肥力能较好的自我维持,但因古树茶日益增长的经济价值,古茶园受到的人为干扰越来越大,影响到茶树的营养环境.通过设置4个不同综合措施的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古茶园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B、D使土壤pH、有机质、有效钙、有效镁含量增高.处理B、D、C可提高古茶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处理B可保持古茶园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古茶园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与有机质、碱解氮成呈相关;有效硫与碱解氮呈正相关;有效钙与pH呈正相关;有效镁与pH、有效钙成呈相关;有效锌与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钙呈正相关;有效锰与速效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甘草质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质量的主导因子.HPLC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甘草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理化分析法进行土壤因子(有机质、pH、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测定,应用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草酸与速效磷的相关系数为0.519*;甘草次酸与铵态氮的相关系数为-0.411*.速效钾,铵态氮及pH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起了关键性作用.无论选择土壤,还是生产中施肥,应重视和合理使用N、K和土壤pH对甘草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受到了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研究内容、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CSg-PVP)和海藻酸钠接枝聚N-乙烯基吡烙烷酮(SA-g-PVP),然后利用静电自组装得到了pH敏感性聚电解质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粒子对5-氟尿嘧啶的负载及释放性能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验证了聚合物的结构.当CS-g-PVP与SA-g-PVP体积比为3∶7时,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最稳定.透射电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较规则的球形结构,尺寸在30~50 nm左右.聚电解质纳米粒子对5-FU表现出较高的负载能力,环境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5-FU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氮、磷对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氮、磷对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对于控制赤潮的发生及如何获得更多毒素产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氮、磷是影响微藻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主要营养因子.氮、磷营养盐的缺乏会限制微藻的生长,微藻生长需要适宜的氮、磷质量浓度.不同的氮、磷质量浓度对微藻产毒具有不同的影响,某些藻在高氮或高磷条件下产毒较多;某些藻反而在低氮或低磷条件下获得更多的毒素.氮和磷对微藻的作用往往是相互的,共同影响着微藻的生长和产毒.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传播并非仅是环境议题的扩散,更是各种主体的话语呈现。土壤污染报道可以作为探讨环境传播中话语表征的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746篇报纸媒体土壤污染报道样本,发现:土壤污染报道中政府、专家、企业、NGO以及公众各方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其中政府占据议题的主要话语权,专家学者积极介入议题报道,企业则表现为回避突发土壤污染事件。相较于前三者的强势话语权地位,环保NGO和公众的话语权较为弱势。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施策、典型示范"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部门间协调机制有待提高、预防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水土保持项目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和水土保持观念比较淡薄等问题。当前,应重点围绕组织协调、预防监管、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等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福建省水土保持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诸如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极强;因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或"心理贫困";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着力推动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解决其学习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呈现的刘勰诗本体论是中国古今诗论中最完备的诗歌本体论 ,情感论是其重心。在情感的浓淡收放、情感的自然化与社会化方面 ,都显示出刘勰的节制与中庸。他对“诗缘情”说矫枉过正 ,偏向于传统与保守 ,但其“怊怅切情”说发现诗不是感情的放纵 ,“感物吟志”说发现了诗的情感体验及诗的生成过程 ,意识到了诗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是保证诗的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9.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