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罗城仫佬山乡盛行的仫佬族民歌,是仫佬人用汉语的一种土话——“土拐话”演唱的本民族歌曲。它的体裁虽不丰富,但歌腔种类多,旋律、调式、声部组合以及曲式结构独特。  相似文献   

2.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结构奇巧独特的建筑工艺,五彩斑斓的侗族刺绣,还有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侗族舞蹈,戏剧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大歌、琵琶歌及多耶舞,芦笙舞、侗戏等歌舞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瑰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音乐,用以表达情感、歌颂美好事物、传承文化典故、描述生产生活.达斡尔族的民歌类型划分清晰,主要有萨满、山野歌曲和叙事歌,歌曲的题材十分丰富,演唱风格多样,是一个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值得进行良好的保护并进行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音乐,用以表达情感、歌颂美好事物、传承文化典故、描述生产生活。达斡尔族的民歌类型划分清晰,主要有萨满、山野歌曲和叙事歌,歌曲的题材十分丰富,演唱风格多样,是一个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值得进行良好的保护并进行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正在桑植39个乡镇(场),马合口白族乡的民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聪慧英勇灵秀的马合口白族儿女用一首首民歌表达爱憎,传递信念。歌是民族的心声,更是民族文明的见证。走近桑植县马合口白族民歌,你会触摸到一个民族的心跳,会感知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其实,在马合口白族人心中,民歌不是用口唱的,是从心中哼出来的。一首首民歌反映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对祖先、对家园生生不息的思念。孔子曰:"礼崩乐坏。"在桑植、在马合口,正是一首首好的歌曲,彰显着桑植白族人乐  相似文献   

6.
要介绍塔塔尔族,首先就要提到他们的民歌、乐曲和舞蹈,那在新疆各兄弟民族中是颇负盛名的。在新疆,不管是哪一个兄弟民族,只要举行庆典和婚礼,都少不了要演奏塔塔尔族的乐曲,唱塔塔尔族的民歌,跳塔塔尔族的舞蹈。有一首婚礼的开场歌,是这样唱的:二十五岁英俊的小伙,  相似文献   

7.
民歌传播经历了从最古老的口口传播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等多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广西民歌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也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进行分析,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繁荣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如蒙古族的“牧歌”、 回族的“花儿”、朝鲜族的“舞歌”、赫哲族的“船歌”、高山族的“杵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等。而瑶族,更是“歌的使者”,瑶山是“歌的海洋 近日,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笔者有幸采访了该县三代瑶歌手盘  相似文献   

9.
民歌传播经历了从最古老的口口传播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等多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广西民歌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也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进行分析,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繁荣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人民劳动、生息、繁衍在辽阔、美丽、富饶的大小兴安岭地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勇敢、机智、耐劳的性格,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 鄂伦春族传统民歌以“赞达温”(即山歌)为主要形式,大体分为猎歌、情歌、颂歌、神歌、长短叙事歌、酒歌、风俗歌、苦歌、喜歌、诙谐歌以及萨满调、儿歌、摇兰曲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歌运动",虽然没有真正地为中国诗歌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但却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群众文艺创作潮流。少数民族人民深具民族传统、政治认同并且是真情实感的新民歌创作,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建构关于新中国的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创造性的集体合作大生产和声势浩大的新民歌个体创作过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将自身传统的民族话语、地方话语及乡土话语与新中国的国家话语相统一的新民歌创作,既让他们实现了从传统的"民众"到新中国的"人民"的发现,也铸造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实体,并让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民歌"创作具有了人类学的伟大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干族是指19世纪移居到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陕甘宁回民及其后裔,亦称中亚回族。他们在130年前远离祖国之时,将西北地区的"花儿"民歌也带到了中亚地区。在苏联集体农庄时代,"花儿"民歌曾盛行于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聚居农庄,其知名歌手至今健在。苏联时期的东干语文献中也收录有"花儿"民歌。中亚回族传承了中国西北回族唱"花儿"民歌的民俗文化。在海外回族中流传的"花儿"民歌资料,是中国"花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应加以研究、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金艺风 《民族学刊》2010,1(2):118-120,165
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是一种多声部民歌口头传承的艺术。随之把演唱多声部民歌的人定为表演民俗音乐本质的传承者。通过口传过程发展下来的音乐传统的生成物说成民俗音乐时,形成羌族多声部民歌的要素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种。第一,具有连接现代与过去的传承性;第二,由个人或集体的创造性运动中生成的变异性;第三,根据人民群众对至今保留下来的音乐形态做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青海回族"花儿"的爱情观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口承语言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儿”是青海各个地区的回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 ,也是他们喜怒哀乐、爱情观、审美价值观等的真情表白。它具有深厚的艺术性 ,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海回族“花儿”的描述 ,对他们的爱情观作一粗浅的表述 ,以期为今后的“花儿”研究奉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学遗产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走抢救与保护相结合的治本之路,才能使我国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真正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了包括俗称的四大传说在内的29个民间传说项目,开了在国家层面上对民间传说进行保护的先河,但进入国家名录的项目数量与民间社会实际的贮藏量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传说的保护要以传说的特点为依据,即以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和人物为主要蓝本或凭依和根据,经过群体的口口相传,并在传递中添枝加叶,逐渐附会和融合上一些与本事相关联的事件、人物、故事、情节和细节。与诗体作品相比,其传述者在传述民间传说时有较大的可发挥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7.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还格吉 《民族学刊》2011,2(4):18-24,92
口传文献,系民间文化的活宝库、活化石,更是活着的历史记忆,对民族学和语言学为首的学科研究具有无法代替的历史和现实价值。"4·14"地震给玉树口传文献及传承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以往玉树民间文学、民间歌舞、英雄史诗三个方面的整理研究加以综述的同时,也对灾后重建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申报名录,争取项目经费,有效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作为一种精神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家人的禁忌文化古老神秘、源远流长。其源头,始于原始文化;其流变,贯穿于土家人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史。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样,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具有存在解释、自我保护、社会整合、精神麻醉等多种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土家族传统禁忌是一把双刃剑,对土家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有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二者共生互存,杂于一体。  相似文献   

20.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