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要想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发展创意经济是明智的选择。本文以乌鲁木齐等市为立足点,从城市创意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的现状比较入手,具体对西北地区几个省会城市的创意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探讨西北地区城市创意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快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6,(9)
邓小平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邓小平生态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依靠科技改善生态环境;依靠法制保障生态建设。邓小平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它是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源头活水。将邓小平生态思想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史中加以把握,有助于我们挖掘其宝贵的生态智慧,指导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有效协调,引发人们对国家循环经济政策失灵问题的关注。基于地方政府博弈的视角,从产业发展情况、经济增长推动因素、政府与企业寻租和资源配置效率四个方面对国家循环经济政策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循环经济政策失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领域,国家从战略层面进行部署设计,已成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与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链圈技术应用瓶颈突出、多链断裂各环堵塞、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产业生态失调等诸多现实问题。为深度化解这些难题,实现产业区块链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技术革新为发展内核、链条相扣为发展支撑、招才育人为发展保障、生态和谐为发展目标系统性搭建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结构框架,进而从推进实体产业复合升级、确保产业链条纵深畅通、保障人才体系高效建设和加强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高质量政策。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科技经济、生态环保等方面建立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农业数据,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对安徽省各地市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评价,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DEA无效地区进行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整体水平一般,区域差异明显,只有黄山市实现了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投影分析发现,农业科技经济投入指标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财政支出指标的冗余率相对最低,专利申请量指标产出严重不足,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科技进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和造成劳动总量相对过剩的双重影响上分析,我国科技在就业贡献率过程中存在科研主体界定不严、原创成果稀缺、科技融资困难、科技创新激励不力等问题。文章从科技进步模式、科研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科研主体潜力、科研人力资源调整等四个维度,对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中的贡献率做了对策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月12日至14日,由浙江树人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日本富士常叶大学环境防灾研究所、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环境哲学与浙江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树大图书信息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日本、韩国的20余位相关专家和3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了环境哲学和浙江经济的相关问题。研讨会分基调讲演、论文发表、分科讨论和考察等四个阶段,与会专家学者从中国古代哲学生态伦理学、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探讨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浙江环境现状与协调发展等若干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呼吁全社会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社会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文章以甘肃庆阳为例探索建立了区域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庆阳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其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表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枢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因此,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机遇与新挑战;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新型机制体系、共同富裕四个层次诠释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四环节入手,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促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国,黄河流域生态破坏、民生凋敝,传统治黄方略已不足以应付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泛滥的水旱灾害和恢复经济生产的强烈需求呼唤着治黄思想的彻底变革。近代治黄专家张含英本着尊崇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倡导生态治黄,强调合理利用改造黄河,形成了一套全流域综合治黄思想,从治理视域扩展、目标转换、手段升级及机构整合四个维度全面推动治黄思想的现代化转型。张含英生态治黄思想扭转了传统治黄主流思想,他提出的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协同治理、社会公平等治黄原则对当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设计和实施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与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之间存在着关联互动,主要表现在:社会转型孕育着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的确立,公共环境服务供给表征着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的拓展,生态安全的实现意味着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的担当三个立体维度。由此,生态安全的确立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抓手”,而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法制则化则是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两者可谓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4.
生态功能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区域生态保护的共同选择.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人类物质支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特殊功能,属于国土空间开发的限制开发区.但这些地区又往往是相对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面临着人口增加、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等多重压力.修复完善生态功能,实现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提出构建包括文化、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制度等生态转型为一体的支持体系,以实现保护区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共赢不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及现代治理的路径安排。文章以财政收入工具为依托,选取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市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保护税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经济增长目标,显著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成立。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劳动需求增加是环境保护税推动经济增长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能有效抑制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有机融合。本研究启示在于: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税税法体系的构建、推进绿色技术战略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劳动供给的不断优化,对于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河段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被称为水电“富矿”,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诸多原因,建国47年来,开发的步子迈得不大,也没有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和机制,制约着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向西转移,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倾斜。抓住机遇,加快开发步伐,努力缓解西北电网当前严峻的缺电局面,就成为西北电力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现状倒退IO年.大多数西北人还没有认识到缺电这个巨大的阴影将会笼罩在西北上空,可今天,这个阴影已制约着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胶东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科学的界定,系统阐述了生态经济系统由对立状态向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用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胶东生态经济模式划分为农区、丘陵山区、沿海地区和城市四种生态经济模式,并提出了其合理运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的逻辑演进中,探寻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治理的历史脉络和学理基础。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第一个维度是古代关于生产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禀赋论、专业化生产与规模经济以及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古代关于交换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展开;第三个维度是古代关于运输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陆路运输和海运通道;第四个维度是古代关于治理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围绕义利观和天下观展开。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基本涵盖了西方国际经济学的主流理论,并基于中国历史现实,从政府作用和价值观维度赋予了国际经济理论更多意涵。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代文明开放型经济思想为中国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了历史镜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文明的自然基础,伴随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规律关系理论为指南,从哲学层面审视,生态安全问题存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关系维度、逻辑维度这四个方面,并高度统一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和人类文明延续的历程中。生态安全的时间维度昭示其作为一种现实化的历史运动,生态安全的空间维度集中体现其整体性存在,生态安全的关系维度警醒我们必须清醒认知人类发展危机的实质是关系危机,生态安全的逻辑维度揭示自然生态环境内在的动态的平衡阈值和早期人类文明衰落与当今人类诸种灾难之间的必然关联,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危机预示了人类文明的危机,生态灾难即是人类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4—2017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经济相关数据的梳理汇总,建立该地区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三江源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经历了从不协调发展的再生状态到各子系统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状态的动态演变过程。依据协调度拟合曲线和协调性类型,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虽总体呈现出协调性较好局面,但还需不断加强调控以不断促进其协调发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