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现代文化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带来了文学与文化的变革。口述史研究是后现代文化关注弱势群体,让处于边缘文化的民众进入社会中心舞台发出声音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从对历史、文学的口述史研究发展到影视的口述史研究。本文以访谈纪录片《消失的1945》为分析对象,提出"声音"是口述史叙事引人注目的听觉形象,电影口述史叙事充分发挥视听艺术的功用,让口述者的声音叙事引领着画面的切换,重现已经消失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现代艺术与美学发生了极其重要的转向.一方面,作为艺术精英的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学正演变为丑学;另一方面,传统艺术总是力求将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相反,在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大众审美文化中,生活走向艺术化,艺术走向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目渐模糊并趋于消失.黑格尔和现代艺术演变及由此产生的美学理论转向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对于理解当今中国艺术,推动当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消费语境中,文学艺术有时过于遵从消费逻辑和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法则,存在一种消极的极致化写作,尤其表现在对暴力、性、丑等的放肆书写和失控叙事上,由此在"暴力美学"、"身体美学"和"丑的美学"等方面陷入审美的误区。这些误区,使当代一些极有才华的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才华的高超与精神资源的相对贫乏、审美趣味的相对低俗之间形成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创作与收视的小"高潮",其"乡土现实"题材有"农民进城"、"乡村女性"、"乡村日常生活"、"村官"、"乡村医疗、教育和文化"、"三支一扶"、"土地问题"和"乡土生态与环保"等八个叙事"热点"。每个叙事"热点"都是对中国农村变革现实的叙事应答。由于"电视剧作者"的有机构成、创作成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国家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介入不同,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的现实叙事就有不同的"现实发现"与"叙述选择",由此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美学风貌,也存在诸多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叙事:电影叙事范式的异变与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的叙事手法带来了良好的观众反馈效果,非线性叙事逐渐成为电影叙事的新宠。“非线性”特征主要通过复调、重复、回环、跳跃的叙事结构,多维度的叙事空间和交织的叙事视角来体现。它的出现不仅带来叙事模式上的深层变革,还对传统的审美规范产生了强烈冲击,对深入研究电影叙事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季桂起 《文史哲》2004,(5):55-61
心理学对于"五四"小说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五四"小说借助于心理学的影响,实现了中国小说艺术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问题,是小说把艺术表现的重点由人的外部生活世界转向人的内部精神世界。这形成了小说艺术特质从古典到现代的重大变化。实现这一转变的原因当然主要是文化环境的变革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但心理学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心理学为"五四"作家提供了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加深了"五四"小说对人的认识和表现的深度,促成了以情感抒发和心理显示为主要追求的"心理小说"写法的大量出现。其次,心理学帮助作家去深入探讨人的深层心灵活动,使他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直接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对人的心理世界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探求,从而能够塑造出具有现代人精神深度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五四"小说作为"人的文学"的内涵。再次,心理学促进了作家对小说性质和特点的理解,推动他们对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技巧和描写手法等艺术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最终形成了小说艺术模式的全面变革。第四,心理学帮助作家深化了对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理解,为"五四"小说借鉴外来新潮小说艺术从而实现中国小说艺术模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受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心理叙事手法深刻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心理叙事在叙事结构上以人物心理为中心,以自由联想为手段,以剖析人物无意识心理为目的,使叙事文本在叙事时间、叙事行为和叙事结构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建构了相应的美学意义,表达了与传统小说迥异的新的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生存资料(必需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直接的劳动时间创造,具有美学属性的艺术等享受资料(奢侈品)则由剩余劳动时间转化的自由时间创造;在资本框架下,交换价值(货币)支配作为使用价值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而艺术美学属性与货币属性的对抗,在消费领域体现的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对抗,在生产领域体现的是自由时间与直接的劳动时间的抽象对立,扬弃这些对立和资本的支配,艺术创造就会成为每个人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而获得充分发展。面对当今艺术、文化与经济越来越交融的新现实,重构马克思美学/经济学二重性结构,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美学把美定义为"感觉的完美性",从而把审美经验当作了美学的第一主题,取消了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未来美学最重要的观念变革是从"感觉的完美性"向"存在的完美性"的过渡,这意味着回归向古代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柏拉图关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论是对美学和艺术的最重要的存在论奠基,指出了在感性世界之上还有一层更高、更真实、更完美的理性世界存在,以此规定了美学的基本论域:美是存在本身的完美性,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可见之美与不可见之美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百年中国美学提问方式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中国美学研究的提问方式为逻辑起点,以中国美学研究中出现的具体概念论、审美表象论、实践美学、自由象征论以及后实践美学为考察对象,指出它们的根本问题在于混淆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结果则是以实践活动取代了审美活动,以及以哲学叙事取代了美学叙事.这既是中国美学研究总是淹没于哲学话语的原因,也是它始终不能建立起美学本体论的逻辑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6,(9):127-133
当代红色叙事之所以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审美范式,不仅在于其意识形态和叙事结构的趋同,更与作品的时间修辞有关。隐藏在文本内部的时间形式决定了作品的叙事构造与美学属性:"类诗史叙事"通过"谋划",给予历史化了的时间以属性和意义;"类传奇叙事"通过填补开头和结尾之间的"超时间空白",为故事创造出了传奇时空体;"类成长叙事"将个人时间和社会时间的统一,构成人物成长的内在的进步论逻辑。  相似文献   

12.
当下,艺术创造作为概念,俨然已被文化创意所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三:现代技术的革新、审美经济的勃兴和艺术自身发展对"美的艺术"观念的打破。在艺术创造向文化创意转化的过程中,对艺术创造形成内在规定性的美的神圣性并未得到有效延续,从而使艺术审美中潜藏的审美悖论凸显出来:艺术是呈现真理、引导本真生存还是创造"美丽学"之"美";艺术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审美价值还是追逐经济价值;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主体性是审美超越与还原,还是审美满足与强化。由此,艺术创造转化客观上带来了现实感性的充盈,同时也造成文化垃圾的充斥。这两者无论在审美实践层面,还是在美学理论层面,都引发了诸多问题。在20世纪早期,西方诸多理论家已对此关注并深入反思,尤以海德格尔、本雅明为代表。虽然两人理论的基础、进路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却从不同维度对当下如何突破艺术创造转化所造成的理论困境提供了启示。这种启示在于,重树美的神圣性对艺术创造及文化创意的内在规约,实现美从认识性对象到生存方式的转换,促成美学学科由认识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颇具特色.本文主要从自古及今、百年瞬间、季节更替三个维度论述<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儒林外史>中多次运用"自古及今",体现了古今同一的循环时间观;"百年"与"瞬间"的两极性时空操作,"给中国古典小说文体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季节的更替则体现着人生经验的起落沉浮和芸芸众生的荣枯盛衰.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发现,<儒林外史>在叙事时间方面既积极吸收传统古典小说的优秀成果,同时又有所超越,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向日常生活的广泛渗透,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促成了后现代大众文化向日常生活的全面转向,具体表现为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失,视觉文化的崛起等。作为一种消费社会的文化体验与文化形态,也带来积极与消极的文化影响。因此,大众文化的日常生活化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玉 《天府新论》2008,(4):149-151
"可爱"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审美范畴.悲剧、喜剧以及优美和崇高,这是属于"大美学",而"可爱"则是属于"小美学".如果说传统的美学追求的是"宏大叙事",那么"可爱"追求的则是"小叙事",追求轻松的愉悦、无关痛痒的快乐、消磨时间的闲适和放松."可爱"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它已经成为评价人物和品评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代生活和艺术中的很多"流行"都与"可爱"有关.但对于"可爱",我们却缺乏起码的美学敏感,缺乏基本的发现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东亚各国城市发展中对物质文明的强化,出现了东亚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分离倾向,带来了东亚城市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城市特色趋向淡化等问题.但东亚艺术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东亚城市空间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珍贵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长时期内都是在它作为艺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上展开的。近几年,这种建构虽展现出向文化审美敞开的趋势,却仍主要是对原有理论的一种延展。当代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感性学来看,既推动了感性审美向身体感性和虚拟感性的拓展,又强化了身体的技术性延伸,进而革新了审美方式,拓展了审美范围;从艺术哲学来看,由于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深度介入,促使艺术与技术由对峙走向和解,同时又导致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消弭,引发了艺术审美的深层变革。因此,审美无论是审"感性"还是审"艺术",现实审美实践都因技术进步而在审美态度、审美体验、审美价值等层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审美活动的变革促使美学基本理论在五个层面产生了理论位移:审美时间与审美空间侧重的转换;审美静观的弱化与审美流观的强化;精神审美的低落与感官审美的兴盛;审美意象的内缩与审美事象的凸显;崇高之美的解构与媚世之美的建构。因此,美学基本理论应将审美变革作为生长点以实现当代重建。  相似文献   

18.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家国叙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叙事传统,承袭中国文化中"家国一体化"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中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形成民族寓言下的"家国同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国叙事"发展为政治图景下"国显家隐"的范式。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浪潮中,家国题材电影形成历史反思与诗意的人性化"家显国隐"书写模式。在新世纪互联网语境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下,家国题材电影生发出新形式,并不断更新其美学风格与具象叙事手段,激发出当代电影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陈展  赵炎秋 《船山学刊》2014,(1):143-147
《红楼梦》写了几百个人物,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纵横交错、千丝万缕。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既体现在社会、血缘关系上,也表现为一种修辞关系。人物之间的修辞关系,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融合与叠加,建立起来的一种人物之间的超因果、超时间、超情节的纯粹美学意义上的关联。它架构起了人物之间关系的立体系统,构成了小说的深层结构。同时,它也饱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美学的内涵,构成了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艺术神经,成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极富民族特点的艺术手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