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莫文竞 《理论界》2009,(7):148-149
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居住空间隔离研究中存在一个问题,即认为我国与西方城市居住空间隔离特征均是贫富社会分层的空间隔离,其实不然,通过系统研究西方与我国城市居住空间隔离的概况及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西方主体特征是少数群体的隔离,而我国是贫富社会分层的空间隔离,两者情况完全不同,需要我们采取不同态度及方式对待.  相似文献   

2.
3.
根据作者在政府机关从事政府机关的内网、外网建设所涉及到网络安全作了总结性分析。从“三网一库”的体系结构来确定安全策略,采取双隔离的方法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非典"风波挑战当今社会结构,迫使人们提高卫生观念、反思其交往方式中"接触"与"隔离"之关系.而人文精神更是人类之魂.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圈层营销以高端化、小众化为原则,以客户参与为互动模式,通过开展诸如信息传递、体验互动等活动实行定向性强、精准度高的品牌推介。别墅等豪华住宅的圈层生产与圈层营销加剧了城市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的隔离。为了有效避免因城市空间的区隔而带来的不同群体社会距离的拉大,在房地产营销中应逐步克服圈层营销所带来的社会负效应,严格控制别墅等高端豪宅的产出量,并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不同阶层居民的混居模式。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期,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河道之中,导致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如何消除对河水的直接污染,防止各类流行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对城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构成严重挑战.英国政府和工程界也对关于防止和治理泰晤士河污染的设想和思路展开了热烈讨论,隔离排污的方案历经波折,在1860年代经过大都市工务局的努力,通过在伦敦都市辖区内泰晤士河两岸修建独立的排污干渠的方式,将其付诸实践,改善了泰晤士河市区段的水质,并奠定了今天英国防治泰晤士河污染的基本思路与格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 ,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的变化和原因。资料显示 ,在近二十年间 ,我国职业性别隔离出现了如下的变化 :(1)隔离程度上升 ,但有波动 ;(2 )隔离程度的上升与整体职业结构的改善同时发生 ;(3)不同职业间劳动力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差异显著。引起隔离程度加重的因素 :一是倾向加剧隔离程度的变化 ,如性别歧视加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性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 ,这些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 ;二是有助于减弱隔离的变化 ,如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代早期,因为备受瘟疫的困扰,英国政府颁行防疫法,确立了疫病隔离的政策。伦敦既是首都,又是瘟疫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隔离措施的推行也最有代表性。因为各种原因,隔离在伦敦社会中备受争议,而宗教界因为比较特殊的角色,它们的反应也最激烈,影响最大。从宗教界反应的变化可以看到疫病隔离推行的情况以及近代伦敦社会转型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隔离社群问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完善、不和谐导致的。隔离社群的自我系统通常存在自我概念低下,难以有效应对个人困境和发展难题;社区系统的社会资本缺乏,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资源;外围系统的社会支持主体单一、支持内容仅限生存资源,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支援;社会宏系统存在严重的社会排斥,他们难以获得该有的社会权利和资源。这几个系统相互联系,共同建构了隔离社群弱势无能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构建有效的证据隔离机制,防止在案件事实认定中法官心证受被排除证据的影响以实现证据排除规则之实效这一问题,学术界提出将庭前法官与庭审法官分离、在庭前会议解决证据排除问题、实行严格的证据说理制度等建议,然而,这些建议或者在我国难以取得实效,或者本身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极其有限.因此,可将证据排除后的事实认定规则作为隔离裁判者与被排除证据的措施,即以原则性、指导性的事实认定规则防止法官将被排除证据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事实认定的规则不宜采取强制性规则的形式,在司法解释中增设原则性规则并辅以指导性案例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引入社会距离 (socialdistance)的概念 ,运用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新生代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 ,他们缺乏主动介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 ,并且感觉与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日趋隔离 ,社会距离的增大使得民工群体自愿选择结成自己的社群网络 ,并以此与城市生活产生隔离。本文对社会距离增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新一代民工的身份认同变化、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以及传统网络的存在是社会距离增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隔离现象,那么中国社会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改革开放后4个年度的人口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在逐渐下降,女性在不断向白领职业领域扩张,而蓝领和半蓝领职业的性别隔离状况却在继续维持,但性别隔离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丁建峰 《天府新论》2013,(3):121-127
胥吏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相当独特的政治现象.作为具有专业技术的行政人员,胥吏在古代中国行政事务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群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均在不断下降,这构成了一个内在悖论.从政治经济学的广义效用视角来看,胥吏的预期效用由收入、职位和名誉组成,由于古代中国的社会复杂化和行政繁琐化,同时国家财政能力并未相应增长,导致国家无法支付胥吏的信息租金,甚至无法支付胥吏的基本生活费用,而社会阶层的动态隔离演化,使胥吏群体的职位前景与社会声誉交替下降,胥吏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满足,只能通过各种替代性方式谋求体制外的补偿,导致腐败的广泛化,胥吏政治遂发展成难以治理的痼疾.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中的SPV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玉梅 《天府新论》2004,2(1):68-70
关于SPV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它进行投资的主体,它的法律组织形式,证券化资产转移等等法律问题。目前我国用信托来设计SPV相对来说更具可操作性,但还存在一些障碍。最好是以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理,针对资产证券化能够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以避免对相关法律的修改。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的亲属关系变迁是工业化过程中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指数。对比基于西方社会产生的亲属关系现代化理论,中国企业家的亲属关系变迁具有地方性:小家庭情感联系不一定紧密化,美英等国意义上的大亲属群体“疏远化”从未发生,企业家根据市场理性不断扩展大亲属群体,最终形成了选择性的紧密化。小家庭性别分工的城乡二元格局、企业内部-外部差异以及大亲属群体顾恤-剥削的两面性是宏观二元经济环境的投射,金钱、情感和权力交织下的企业家亲属关系凸显了市场经济二元制下的性别区隔和社会等级。  相似文献   

16.
优化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城市公共空间的住宅化和满足本体性安全的需要、支配性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逻辑、市场的空间偏好、边缘区域开发与内城区域的重新发展等因素 ,带来了城市社会空间消费的极化、空间的隔离及其生产与再生产 ,形成了城市贫民区的孤岛经济效应 ,加剧了传统城市社区原初归依情感和心理的磨损和销蚀 ,加剧了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贫困。  相似文献   

17.
许淑红 《理论界》2009,(2):71-72
特殊目的机构是资产证券化运构这个中心来展开的.没有特殊目的机构,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机构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和灵魂.特殊目的机构作为证券化的中介和核心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好比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将投资者和其他风险有效的隔离开来,它充分体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风险隔离"原理.处于这样的一个结构设计中,为了实现资产证券化这样的特殊目的,特殊目的机构在必然在法律性质上有着许多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8.
广州许霆案带给法学界的思考有许多。其中,定罪与量刑“合二为一”的弊端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了控辩双方有关量刑的抗辩,也使人们对庭审程序的正当性产生了质疑。参考正在试点的量刑程序改革,从明确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保障被害人量刑程序参与权和增强法院裁判说理性等方面,建立“相对隔离式”的量刑程序,已经成为规范司法行为和推进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抗拒管理增多,安全危险增强,戒治难度增大,防疫风险增加,上访、缠访、闹访增多。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行科学管理,要准确把握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强制隔离戒毒职能作用,注重全局性、协调性、务实性、人本性。创新工作理念,增强安全工作的敏锐性;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戒毒场所安全稳定的可持续性;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骆东平 《兰州学刊》2010,(8):120-122
工作场所性骚扰案件中的雇主责任经过一个曲折的历程后在美国最早确立,该责任以性别歧视理论为基础,此后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借鉴。雇主责任确立后产生较为明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进一步伤害性骚扰案件受害群体的消极后果。同时,性骚扰案件中的雇主责任理论所依赖的雇主仅仅是一个清白的旁观者这一假设前提,这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雇主对于性骚扰环境的形成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此种情形下雇主应该承担直接责任,而非雇主责任。中国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上应该充分注意到前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