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彩梅 《社科纵横》2007,22(7):27-29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陕西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农民的文化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文化设施缺乏、利用不足。为此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6):158-161
作为乡村知识群体的农村教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角色,他们除了承担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重要的社会文化责任。农村教师践行文化责任的有效路径主要有:引领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培育农民核心价值观;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进行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重构新农村法治文化;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传承与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揭示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这三种形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又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联结的纽带;“管理民主”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既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巩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广大农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教育必须先行。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要把教育科技事业与思想道德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实施,使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技文化素质同步提高,为农民自身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把先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融合起来,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政治文化是政府与农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在文化上的表现,它对我国农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治理经历了动员参与型政治文化和初级参与型政治文化两个时期。目前,农村治理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应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从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放松管制,适应WTO的要求理顺政府与农村的财政关系,并鼓励农民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农民成立各种团体,以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同时,健全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唐萍 《学术交流》2012,(Z1):16-18
留守农民是指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懂技术有门路的人进城务工或经商后剩下的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留守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劳动技能愈来愈低,留守农民的低素质化问题凸显,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需要从加强基础教育、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加强留守农民的心理保健、引进外部智力因素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本质上是要在农村实现善治.调查表明,实现农村的善治是有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保证,其基本途径在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和培养新型农民.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实现善治,要实现政府转型,要加强政府的合法性建设,提高农民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认同程度;加强透明政府建设,增加政府农村工作的透明度;加强责任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农村工作的责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农村工作的法治意识;加强政府回应性建设,使政府及时对农民的需求做出有效反应;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农村事务管理的效率.从农民的角度而言,则要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现代心理特征的新型农民.做到这一点,需要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运贵 《社科纵横》2012,(7):109-112
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是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培育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如何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却反应比较迟缓,取得的成绩也很有限,为今之计,迫切需要地方高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协调学校、农村、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自身辐射农村的功能,提高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最终,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节点。从历史唯物论的视角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共性难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中主客体错位与主体缺失;二是新农村建设发展动力不足;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制约。原因有:第一,作为农村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致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合法利益的制度缺失。第二,对农村发展规律把握不准,致使决策层所制定的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第三,党中央新农村建设任务与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没有实现有机结合,致使农民在行动上不主动,使建设主体缺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借鉴外国经验,使之与我国及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对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的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上层建筑的文化条件和主体动力。推进农村上层建筑的政治建设实现制度创新,以制度安排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薄弱,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李菲  孙艺榕 《创新》2021,15(5):72-79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农民参与能力是维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民有效参与农村治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通过分析农民参与能力结构,从制度、组织、文化、意识和渠道五个维度探讨农民参与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从健全公众参与激励制度、支持农村环保组织发展、培育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提高农民环境主体意识、发挥新媒体渠道优势等方面提升农民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文化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竞争和海外利益驱使下,独具特色的英国文化外交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数十年来,英国文化外交并不满足于语言、对象和机构设置上的比较优势,而是适时将外交动因从文化帝国主义调整为文化国际主义,不断扩展文化的内涵,并在重视精英路线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大众路线。英国以比较优势为后盾,积极创新文化外交的实践特色,将其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种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软实力,使得英国的"帝国余晖"仍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英国通过文化外交的路径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与闲暇生活问题日益突显。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长阳县387名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与结构式访谈,运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交互分析,探讨当前农村老年人的闲暇生活状况,发现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普遍不丰富;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照顾孙辈与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关联颇深,而性别、田间劳作与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不存在明显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提高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的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陈雷 《社会工作》2012,(9):4-7,4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其要点有五:"乡村破坏"是乡村建设的直接起因";救济乡村"与"创造新文化"是乡村建设的意义所在;促使农民自觉与构建新型的乡村组织是乡村建设的"顶要紧点",也是其逻辑起点;乡村建设需要认知和陶炼民族精神;"依附政权"与"乡村不动"是乡村建设的两大难处。视孔子一派的"理性"为救世良方,走社会改良主义的道路,从大处着眼(民族自救),从小处入手(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建设达成民族自救,是其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学术交流》2004,(12):39-42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农村妇女由于传统习惯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和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侵犯妇女权益的原因进行阐述和法理分析,明确农村妇女在家庭承包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对解决农村妇女土地,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陈英群 《阅江学刊》2012,(6):128-134
阎连科出生在贫困的乡村,由于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缺失性体验而产生一种向往城市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他的小说中体现为贫瘠土地上的青年农民拼命逃离土地、渴望进入城市的迫切心情。他的小说可以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在逃离土地之路上挣扎的痛苦心声,同时也可体味到作者希冀精神上回归土地的殷切心情。  相似文献   

16.
邵颖萍 《社会》2013,33(3):184-203
全球化的故事并非文化的同质化。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推进过程中,更多的是“文化定制”的结果--麦当劳所传递的不是完全同质化的美国文化,而是美式文化内核与地方文化生境碰撞而产生的特殊的全球地方化经验,其在东亚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域内遵循着一整套的行动逻辑。地方文化虽然在成长,但总体上被全球文化所裹挟并吞噬。需要关注的是,麦当劳极具技巧地引导地方在参与“文化浅层定制”的过程中,逐步由“文化自觉”转变为“文化不自觉”。要启发地方由“文化不自觉”回归到“文化再自觉”,必须反思以乡村为主体的“文化自觉”类型本身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表达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城市和城市人的文化自觉应被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冯望岳 《唐都学刊》2012,28(3):30-35
陈忠实创作道路具有重大的文化创造意涵。其一是早期农村生活奠定了作家民间化平民文化情感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念,打造了鲜明独特的民族化、乡土化、地域性本土文学底色;其二是对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明确认知,使作家始终保持与人民母亲的血肉联系;其三是从为谋生而文学走向为实现生命价值和民族复兴而文学,成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般勇毅执着文学事业的励志书;其四是不断进行精神的与艺术的"剥离",不断地拓新自我社会文化圈,不断择优、趋优,定义自我和超越自我,登攀文学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18.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遵义市两个农村社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从经济、文化、环境、政策四个维度,引入中介变量分析新农村建设与出生人口素质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出生人口素质呈显著正相关.遵义农村出生人口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相适应,是影响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制约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刘秀峰 《学术交流》2012,(5):134-137
乡村庙会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再度复兴,体现了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村落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庙会依然对乡村民众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民众的情感取向、审美判断和思维方式。庙会强化了村落社会的自我认同,维持了村落社会秩序。庙会所展示的民间文化则体现了乡村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情感底色。只有深入现实去感受、理解庙会,才能真正懂得庙会,引导、改造和利用庙会,构建乡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