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子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活动是庄子实现人生意义的理想方式。"外物"、"坐忘"、"心斋"等功夫修养造就出了审美主体人格,也启动了审美知觉活动。"徇耳目内通"和"不将不迎"等命题具体描绘出了审美知觉过程及其状态特征。庄子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达到了以道齐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排斥世俗性的知识,但对于"道"这类特殊知识十分重视,道便是庄子进行诠释活动的"前见"。庄子认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足以表现道,表现道依赖于寓言、重言和卮言,在诠释学的视野之下,对寓言、重言和卮言这三言的运用就成了庄子独具特色的诠释方法。庄子的诠释前见形成于"心斋"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之中,"心斋"是通过"坐忘"的修养方法而达到的,这说明庄子的诠释方法并非纯思辨的产物,而是以深厚的生命体验为根基的。 相似文献
3.
庄子自由观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勇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36-40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庄子立足于现实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高境界。基于这一理想,庄子提出了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从而为后人追求自由指明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庄子思想的自我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34-40
本文认为,自我主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方面。它基于以下考察:一、“庄子为楚公族后裔”的假说及文本内证,说明自我问题是庄子焦虑的早期体验中所提出的首要问题;二、庄子关于心我关系的思考在理论层次上解决了自我的本质问题;三、心斋和坐忘是庄子两种最基本的悟道方法,在庄子看来,它们是个体通向逍遥之境(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四、在一个传道的逻辑结构中,庄子自我论扩展到政治论、认识论、审美论诸方面,庄于思想得以成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庄子虽不摒弃肉体的保养,但更注重精神的愉悦,即达到"忘"与"游"的审美境界,获取自满自足的最高人生享受。若欲达此境界,则须忘怀名利物欲及是非生死,从而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内在超越心境。此种养生论显示出重个体价值的人生观,内在超越的审美人生态度,以及物我浑融的美学境界,因而在中国思想史、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黄若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9-94
作为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心斋和坐忘虽不是专门性的艺术理论,却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精神,如虚静、非感官、超功利、物我同一等。这些艺术精神不仅常出现在各类艺术中,还作为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体现于中国古筝的音乐作品中。除了作为艺术构思的灵感,它们更和音乐理论相结合,要求审美主体超越个人的感知并且用心灵去体察和想像,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这些都对中国筝乐的创作、演奏和欣赏等方面起到了一系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红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观点 ,并把对道的体认与人生联系起来 ,提出了“游心于物之初”的命题 ,并把“朝彻”、“见独”、“心斋”、“坐忘”等作为体道功夫。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在体道的过程中又显示了其思想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8.
《庄子》之神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神乎其技,即技术层面的游刃有余,一是道化身而为神人、至人、圣人等,即人所达到的超凡脱俗的生丰境界。从神的修养来说,它不是机巧之心可以达成的,而是在无思无虑的特定心态下,反璞归真自然显现出来的,即它不是修炼而得的,而是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胡家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4)
解读《庄子》的关键,在于把握贯穿其中各章的基本思路,即离弃感性欲求(离形),摒除知性观念(去知),通过这两重去蔽或两重超越而达到任志而游、听气体道、同于大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曹智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功夫论是庄子与现代新儒学都关注的内容。庄子的“心斋”功夫与熊十力的“证会”功夫在深层都以人的关注为目的 ,庄子的“悬解”功夫与杜维明的“神会”说都是一种“外化”功夫 ,着眼探讨终极本体境界 ;庄子的“坐忘”功夫与牟宗三的“坎陷”说都以方法论为中心 ,都是一个实现过程。但是 ,庄子与现代新儒家在对人伦的取向上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严重动摇着儒家文化的桎梏,产生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目录学思想.本文主要探讨洋务运动及维新变法时期中国目录学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王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1):67-73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道家的道言观与西方语言哲学的比较研究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其实,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具有内在的相通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西方还是东方,其文化及其语言的差异是巨大的,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终极存在的探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民族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先秦道家可以同现代西方哲学家在同等层次上进行对话,双方的思想和智慧也能够达到相互的汇通。在现代思想的维度上比较老、庄的道言观与西方现代的语言观,会给我们许多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纳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4):80-81
陶行知从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来思考教育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娥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71-73
老子的道是创生天地万物的状态和过程,具有无限的内在激发性。对道的把握要落实在三个层面:道性、道相、道言,但这三个层面并不是截然区分的,而是对它们内在关联性的描述,进而从把握道的内在规定上开启老子的道的审美纬度。 相似文献
15.
袁玲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4):34-37
“现实性”与“现代性”是鲁迅陶渊明批判中的两重依据。同时,在这两种理性标尺要求与作用下,鲁 迅也完成了对陶渊明人格的重构。而这种重构是以突显陶渊明性格中“金刚怒目”成分为其主要标志的。 相似文献
16.
李剑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3):48-52
将屈原与陶渊明频繁地放在一起赞叹和评论,是元代陶渊明接受史上最富有特色的现象之一。他们主要在忧国忠愤、典型植物意象、鲜明个性特点等方面将屈、陶并称;在并称时,元人普遍表现了是陶非屈、颂陶嘲屈的态度,流露出愤世、自嘲的时代心态。屈原与陶渊明之所以在元代普遍并称与陶渊明接受史发展的高潮到来、儒释道文化日益融合、元代士人的特殊遭遇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把科学教育视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根本,国家富强的根本,积极提倡和普及科学教育,倡导科学下嫁,尤其重视儿童科学教育.立志为中国培养科学人才,创造富裕、文明的社会.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焦燕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102-105
陶渊明一生历经坎坷,形成了旷达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笑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并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谛。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独具魅力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9.
彭富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
“道”是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思想的根本问题,尽管它始终激起人们对它的沉思,但它自身却仍然保持谜一般的特性。这在于道在根本上是一个悖论。老子揭示了道的悖论的三个方面:其一,道自身是有无的生成;其二,无道是自相矛盾的,并因此是自身消解的;其三,道与无道构成了真与假的对立和斗争。但老子之道只是自然之道,而不是语言之道,因此它不能让道作为自身显现出来。现代思想的任务是将道带向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严以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75-78
中国绘画和戏曲,虽属不同门类的艺术,但所体现的"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写意"摹情"的艺术观,"传神"的审美追求,"意象"的形象思维,"虚实相生"的手法等民族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