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对目前我国在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规模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小城镇综合症”展开讨论 ,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应当遵循“择优发展、重点突出、辐射带动”的方针来发展小城镇 ,以求实现工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村城市化的“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3.
进镇还是进城:农民理性选择下的非农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主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9亿农村人口的超大规模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农民先向小城镇转移而后逐步转往小、中、大城市的人口城市化方式,可能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迫不得已的路径选择。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重要意义也许正在于此。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小城镇建设,已历时近20年。目前学术界在小城镇发展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认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以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乡村工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 重要角色,不断发展和建设好小城镇是实现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标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小城镇已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 有创造力的区域群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整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小城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与类型比较法。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化应走小城镇模式;小城镇的发展是乡村工业带动的结果;“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他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区等经济区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是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选择.我国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面对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问题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对策应建立健全城市化政策体系,按经济规律建设小城镇,强化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小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架构下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发展“经典”有苏南;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在某些方面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农村城市化的思路应有所调整。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应当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承担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历史责任;其他“建制镇”和集镇只是构成农村城市化的一般基础。要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走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多年的实践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资源优势、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的分析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对目前各地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如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滞后等问题 ,进行深入的思考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为今后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而农村小城镇中的社区是小城镇的细胞,小城镇社区“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成功的基础,因而在抓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小城镇社区的精神生活水平,把小城镇社区建设成为农村中的文明小区,以之为“点”去带动“面”,推动整个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农村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现  相似文献   

10.
张运生 《南都学坛》2006,26(3):110-111
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应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其重点是发展小城镇。因为,实现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城市化的基础形式,而小城镇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农"问题,既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指导农村城市化进程,化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尽快缩小或消除城乡和地区差别。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镇规模增长迅速、城镇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城镇资金缺乏,城镇发展人才匮乏等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新观念,强化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作用,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把城镇化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方能加快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黄水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避暑旅游的主要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现象,如:城镇化的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自然环境约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引导,土家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镇内涵缺失,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呈现出季节性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政府主导合理规划,新型工业化与特色农业相结合增强旅游城镇化的抗风险能力,开发淡季和无季节旅游产品,多途径推进特色旅游城镇化的合理发展,以引导黄水镇旅游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对2000年以后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及大多数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衡,土地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重构和转移,国际战略格局变化、国家建设重心转移推动土地城镇化先于人口城镇化发展,国家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方针转变更有利于破除土地城镇化的制度障碍,行政区划调整、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削弱了土地征收征用的阻力,产业园区、新城建设等城市规划实践直接推动了城市扩张,社会转型加剧了失调程度、助推城市扩张。在今后发展中,土地资源瓶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对失调起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挥小城镇在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是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具体表现之一.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重点地进行,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认真搞好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城市化是指近现代之前的城市化现象.相对于现代城市化,中国早期城市化有三个突出特点,即经济活动的非集聚性、社会活动的内聚性和城乡关系的非对称性.在江南地区,早期城市化实际上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发展进程围绕城市展开的一般城市化和围绕市镇展开的农村城市化;在发展形态上,表现为依次演进的三种基本形式汉唐时期的内聚型城市化、宋代的城乡互动型城市化和明清时期的市镇主导型城市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独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城乡关系与城市化间的关系,以及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对城市、乡村,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不仅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而且导致了乡村的残破和城市的畸形发展,使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低速缓进,并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城市群发展等方面描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和土地、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节点,具有集聚要素、平台节点、桥梁纽带作用,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小城镇发展既面临着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集聚更多人口等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发展趋势不明、建设发展资源不足、规划统筹不够、功能培育不强等突出问题,各地应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要素利用、产业发展、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把其建设成为区域都市化的重要一翼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业一致处于低水平状态,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尤其是使"三农"问题一致处于低水平状态.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清除体制性障碍,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