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市犯罪防控社区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防控社区化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 ,以一定范围的城市基层社区为操作单元 ,动员社区各种力量 ,整合社区各种资源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预防和控制犯罪现象 ,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活动过程。它具有组织管理属地化、防控主体社会化、防控资源一体化、防控手段多元化、防控活动全程化等特征。它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化 ,也是对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借鉴。推进中国城市犯罪防控社区化工程要以基层法定社区为操作单元 ,要加快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要积极发展社区化的防控力量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以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趋势和我国推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形势为分析背景,众多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轻刑化处理寄托了审判机关对犯罪预防效果的期待,愈演愈烈的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现象在形式上具有合理性.但从犯罪防控的犯罪学逻辑出发,公正性不足严重制约其应然功能变为现实,其对渎职侵权犯罪防控机制的耗损,远远大于其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网络犯罪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技术正飞速发展,而作为新技术,网络手段的利弊也同时显现。许多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不能明辨是非,成为网络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在当前社会变革和网络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和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明分善恶,防微杜渐,跨过网络犯罪这个"雷区",身心健康成长。实践中,我们要通过社会调查,对大学生网络违法行为的特点进行实证分析,探寻预防和控制的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安全、规范地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重要社会现象,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高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理念,明晰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原则,追寻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途径,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有效机制,是我们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应有之义和实践之要。 相似文献
7.
管晓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5):66-68
侵财犯罪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流。分析其犯罪原因,主要是市场经誊的负效应、亚文化的影响、父母导向的错误、未成年人的易受诱惑性。而家庭防控则是防治未成年人侵财犯罪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贫富观;重视对子女的感情投资;教育未成年人正确看待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启发孩子用合法的手段获取物质需求;防微杜渐,及时惩罚。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题。犯罪防控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犯罪对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治本之策。从犯罪防控的内涵及其现代化的标识性特征,以及影响青海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入手,可以深入探讨犯罪防控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当前河南农村犯罪几大特点并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 ,期望能对促进农村的大局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案例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可得出结论: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处于初级阶段,犯罪组织以松散型的犯罪形态为主,活动地域范围较小,组织成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和暴力特征.同时,有向更高阶段发展,由黑变白、由白变红的趋势.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充分认识防控工作重要性,严防黑社会性质组织插手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从源头上斩断其经济来源,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对高危人群的监管,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员犯罪是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带来了社会治安危害,还对政治和经济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广州市犯罪流动人员的基本结构、社会心理特征,以及流动人员犯罪活动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流动人员犯罪的分类及成因。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控制流动人员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犯罪达成看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削减犯罪达成要素来实现防控犯罪的目的。犯罪达成诸要素中最为重要且可以被事先防、事中或事后控的主要有犯罪主体、客体、空间和时间“四大板块”。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量的迅猛增长,信用卡犯罪也日益严重,手段不断翻新.且呈现出职业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痼疾.如何有效防范、控制和打击信用卡犯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我国信用卡犯罪及对策为视角,在阐释我国信用卡犯罪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我国防范和控制信用卡犯罪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科技既是犯罪手段,又是防控手段。但是,仅凭科技防控的力量显然是不足的,有效地防控科技犯罪既要重视事前预防,也要注意事后的控制。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高科技犯罪应从法律防控、技术防控、道德防控等方面加以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历来都与洗钱紧密相联,伴随我国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洗钱犯罪也呈现出新的趋势,由于毒品交易形成的巨额非法收益必须通过洗钱活动来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这是有组织毒品犯罪的内在动因和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制贩毒品犯罪的新变化,分析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涉毒洗钱的新趋势,从而有效遏制有组织毒品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职务犯罪研究上的分歧 ,及我国行政改革的实践使公务员犯罪的概念的引入势在必行。公务员犯罪具有概念上的确定性 ,主体范围的明确性 ,典型性和代表性 ,有助于权力职能的明确等优点。在公务员犯罪认定上应实行主体限定性原则 ,行为相关性原则 ,行为违法性原则。在公务员犯罪的防控上 ,应实行多层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