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教育是理论圈和实务界热衷探索的社区工作新模式,其目标在于完善市民、强化机构和发展社区.作为一个系统,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刺激工作对象的成长,间接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不同要素,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相应类型.社区教育正是由实施主体、服务对象、居民需要、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实务手法、干预效果等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合成的系统.由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双重不足,社区教育值得有兴趣人士进行专门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间的生产"理论提出的"交往空间"对旅游社会交往活动具有较强的包容力和解释力。但目前学界对"交往空问"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本文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傣族园旅游互动中交往空间的变迁方面,并解读交往空间的变迁特征,试图建立起对少数民族旅游社区交往空间的认识。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一是交往实践活动生产了空间也生产了关系。目的地社区交往空间的变迁在不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发生。各种变迁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二是交往空间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行为的空间性、交往内容的层级性以及交往关系的复杂性三方面,它们给原交往空间赋予了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拾荒者日常生活的描述,认为拾荒者的社区生活体现出了都市与乡村的混合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相对活跃的公共生活,一个新型的都市社区已显露雏形.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暂时居住和生活的那部分人口”。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人口的空间流动大量增加,城市作为二三产业聚集的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拉力。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第四自然村为田野调查地点,对该村不同时期家屋的物质建构和空间分割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例来探究西藏农区家屋物质建构和空间分割的变迁以及家屋空间内含的意义.西藏自治区2006年以来实施的安居工程是文章一个重要的时间坐标和分析点.  相似文献   

6.
7.
少数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的开发有助于塑造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摸你黑"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具有生产的属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民族社区的次级概念,研究其形态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辨析社区、民族社区和多民族社区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涵义;并以“民族互嵌”的两个关键属性“空间关系”与“精神关系”为变量,通过2×2矩阵将民族互嵌型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最后认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应当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也需要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进行必要的评估监督.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湘西"苗疆"屯政与乡村社区新阶层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乾嘉苗民起义之后,清政府为了稳定当地社会,在湘西"苗疆"开办屯政.屯政对"苗疆"多民族社区的社会流动模式、社会阶层结构、社区权力结构、民族文化等,均产生深层次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在屯政中成长起来的半职业化管理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等新兴阶层的规模、特征及其活动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1.
开放与联通,在打破并重组广州东部畲族村封闭的空间结构与内涵,促成其与更宏观经济结构相关联,由较为封闭的独立社区逐步变得开放的同时,也促使畲族人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中择偶等婚姻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的内婚制被打破,闭塞的婚姻圈随之重塑,与其他民族通婚现象日益增多。从畲族的婚姻变迁,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开放、联通对畲族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转变的重大影响,以及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所的安排等途径表达出其族群文化中对空间概念的哲理思考。面对急剧的社会经济变迁,黑衣壮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也在产生变化,体现出黑衣壮人对自身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过程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14.
郭成美 《回族研究》2007,(2):119-125
唐宋时期,在当时的杭州、明州(宁波)等地,建立了有外国侨民居住的“蕃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行,大量的中外穆斯林到浙江义乌来经商贸易,定居生活,使义乌成为新的“蕃坊”。通过对义乌穆斯林的人口变迁,义乌的清真寺、寺管会、阿洪和墓地,义乌穆斯林的职业构成,义乌穆斯林的婚姻家庭与子女就学情况,义乌穆斯林的精神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论述,使人们对这一新的“蕃坊”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浙江义乌新的“蕃坊”的出现,也反映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均重视和谐与和平的共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环城北路社区, 共有居民1947户、5441人,其中有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177人, 占社区总人口的3%.  相似文献   

16.
薛熙明  杨茜好  马创 《民族学刊》2015,6(1):71-79,117-120
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的宗教地理研究关注于特定社会情境下族群或宗教团体间所发生的空间冲突和博弈,而缺乏对族际和谐交往过程中的宗教文化空间的研究。通过对滇中纳古镇一个回汉杂居社区的考察发现,不但在回族为主体的穆斯林群体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伊斯兰社会文化空间,而且在回汉族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一社会文化空间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同时也形成了族际间和平共享公共空间的格局。历史时期的回族文化主体地位,当代回族经济实体的强大,以及回汉在宗教信仰上的相互尊重,都使得伊斯兰文化成为纳古社区的文化表征和化解族际之间文化隔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间的紧密性、资源的互动性使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社区发展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处于主体地位。本文以桂林市"印象刘三姐"实景式演出中将当地居民看作旅游社区的重要利益主体,并以其为视角中心,结合利益主体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探讨旅游社区居民与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分析多方利益主体间的冲突类型和引发冲突的因素,提出了冲突的解决范式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当下,在影视剧中植入古村镇以衬托故事情感基调的手法越来越普遍.古村镇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依赖影视剧的大规模受众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而影视剧塑造的"古村镇形象"与古村镇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对古村镇的原生形态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如何在满足"他者"的体验追求、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传承古村镇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民族利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垃圾场上的空间政治——以广州兴丰垃圾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广州市兴丰垃圾场上的空间政治研究,认为政府、地方势力、拾荒老板和普通拾荒者的互动构建了垃圾场的特定社会空间,其实质是社会关系的生产,空间背后的权力逻辑在支配着空间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西部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作为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社区尤其如此。这一变化客观上要求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创立新的社区组织形式及社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