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下降 ,农业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局面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新时期的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命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对工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新时期农村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农业对人类生存的保证作用看 ,无论是现在 ,还是将来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个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当前贯彻十四大精神,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革命导师对此多有论述。马克思讲了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和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  相似文献   

3.
试论农业产业化林清华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这是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重要方针。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比进程,实行...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个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勃展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在这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学一点政治经济学,深刻领会毛主席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对于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是很有必要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由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由于农业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提供者这个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有关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思想,在指导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重视农业,牢固地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对包括农业自身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针对农业冲击的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长期的持续效应,充分表明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始终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对农业的效应中,第三产业对农业的贡献率最低,且从第六年后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对农业的贡献率则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应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对农业的持续促进效应.不过,农业对其自身的正效应更值得关注.农业对自身的贡献率在第一年达到峰值后虽逐年缓慢下降,但在50年内都大大超过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因此,加强农业自身建设才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思考许圣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往往是口号喊得多,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不少人认为农业是解决衣食之源的产业部门,把农业问题简化为粮食问题,结果是粮食缺少时抓农业,粮食增多时忽视农业,使农业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家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和价格保护的分析,揭示政府干预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发展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的干预,使农业摆脱目前的困境,以使农业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这一规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经济建设实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抑制农业、优先工业的部门偏好,“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未能真正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对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相差悬殊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规律又产生了种种新的疑虑,实践中出现了片面强调“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忽视甚至否定农业基础地位的倾向。因此,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规律进行再认识,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我国国民经济在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农业的发展却形成了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的局面 ,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特点 ,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以及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 ,都要求我们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一生心系农民,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盼望农民富裕起来。他在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对农业问题始终十分关注。毛泽东认为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于如何发展农业,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内陆,属于典 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 雨且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对 农业生产及其持续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但西北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又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把农业开发放在突出的地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将大大促进西北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西北经济的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西北地区的农业资源 西北是我国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粮价上涨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农业的关注.中国向来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定性研究居多.经验证明缺乏.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数据对农业基础地位进行计量分析,验证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基础地位的经典论述.研究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边际效应虽然递减,但始终为正;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存在相同的正边际效应;中低收入国家处于经济腾飞的前夜,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边际效应更大,应该坚持实施"农业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存在的基础,是一切经济部门包括重工业、轻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等发展的起点。这是由农业生产本身的自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农业是这样一个生产部门:它生产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为人类提供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之本。人们要进行一切生产,首先要能维持生活,要吃饭,穿衣。所以,首先要有农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农业一直被放在特殊的地位上加以强调,党的十三大报告更明确指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从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看,党的农业政策远未得到落实,以致出现农业生产的萎缩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然而农业投资的严重不足及其有效利用率低下无疑是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农业投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籍以寻建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作为基本原则,而价格是市场调节的出发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古老产业。它的比较利益低于第二、三产业,在产品市场和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处于软弱和不利地位。搞市场经济,也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但简单的放开价格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比其它产业更需要政府的扶助和调控。国家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对于稳定和发展农业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的食品需要能否得以满足,关系到工业资金的积累,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仅从农业多功能的角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从正反两方面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作了考察,认为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有4个时期比较重视农业,工农业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国民经济得以向前发展.也有2个时期,由于忽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致使我国经济经历了2次大的波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另外,对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产业联系的角度来认识和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做到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再也不能“肚子饿了想农业,肚子饱了忘农业”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保险是使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农业保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总体经济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十分艰难的。作者阐述了农业保险的特性及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动力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对农民收入低、风险大的现状必须给予保障,对农民救助方式的多样化可提高灾后重建效率,7亿多人口的农村保险市场对商业保险公司有一定的引导力,国家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而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阻力因素包括:农业风险自身的特性给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农业保险市场环境不好,从业人才不足,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和制度缺失;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几乎为零;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点为其监管带来阻碍。因此,加强政府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的保护政策、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党和国家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都把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作为重点并当作首要任务。十三届八中全会专门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这是因为农业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城乡人民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