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全球面临淡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已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平均每5人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约23亿)缺水,波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在其中。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全球用水量约以每年近5%的速度递增,欲缓解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供需矛盾,人们只得向大海要水喝。中国虽是水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缺水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居…  相似文献   

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不可替代性资源,也是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国际淡水年”,并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号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这种最珍贵的资源。我国虽然拥有占世界第四位的水资源总量,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十分贫乏,加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短缺成为困扰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城市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人口与工业的高度集中,城市水资源相对于其它地区表现出明显的高负荷特征,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远远低于全国平均…  相似文献   

3.
郑权  肖翊 《城市》2008,(8):64-66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干旱和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全世界共有80多个国家正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我国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而现实可利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资源紧缺也体现在城市中.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  相似文献   

4.
谭作顺 《城市》2001,(2):51-54
一、城市供水窘境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城市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现在,全球性的水资源匮乏已经发出了警告.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世界资源观察所指出: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资源正在"走向极限".1993年联合国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号召全球关心水的问题,重视水的问题,共同解决好水的问题.1997年,联合国又提出:"水不久将会成为一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到下世纪,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棘手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将成为21世纪的重大世界性问题,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青  孙慧 《城市》2006,(6):58-60
水资源缺乏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之一.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危机不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危机".如今,全世界面临水资源危机,产生水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等几个方面.将处理过的工业、城市污水回收利用作为城市第二水源,使污水资源化,以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以及控制水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0.22万~0.27万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世界第88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据统计,全国669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6.
李占乔  于开宁 《职业时空》2008,4(6):135-136
中国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加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我国,水资源短缺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制约日益严重。中国人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220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联合国评价的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面对水危机,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势在必行。节约用水也成为了我国当今水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佚名 《华夏少年》2007,(7):38-40
最近,我们班组织了“我们与周围环境”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我国淡水资源越来越少,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于是,我就针对城市水资源浪费情况作了一下调查。  相似文献   

8.
要闻快递     
中国新闻中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摘录自5月9日中国青年报北京报道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要不断完善并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定水资源管理"红线",格执法监督.当前,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决遏制用水浪费.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晓槐 《城市》2001,(3):36-39
中国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年淡水量只有26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3~1/4,只能排到世界的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  相似文献   

11.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s a foundational topic in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strategic study and the foundational measur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ater resources constrain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ny water shortage cities and regions. Thus, the management via dynamic water resources prediction is a key for the overall city strategic planning.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dynamic model of water consumption was developed using system dynamics (SD) and based 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RCC) theory.  相似文献   

12.
海合会六国水资源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合会成员国97%的国土被沙漠覆盖,水资源相当有限,加之目前缺少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与合理用水的方针、政策与措施,已造成水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水危机将更加严重。今后,6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水管理、保护与发展措施,改变用水的不良习惯,方能消除水危机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刘辉 《交通与港航》1998,12(3):36-37
介绍我国水资源概况、不合理用水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上海城市水资源概况、2010年需水量发展预测、新水源开发计划及加强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介绍浙江省的水资源及缺水情况,以及浙江省湖州市的水环境。最后,推荐了4项缓解湖州市水紧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安徽省水资源的概况、利用、防治、管理和水的定价。  相似文献   

17.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ajor bottom-up alternatives that emerged during the 1980s in North America as part of the trend towards more holistic and participatory styl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t aims to protect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by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ed an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interests on a watershed basis. In this paper, we draw on the policy network perspective on governance to shed light o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watershed-based processes of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for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agricultural areas. The policy network perspective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actors, institutions and ideas within and among policy sectors to capture the intricac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in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fragmented societies. Empiricall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gro-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for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Province of Ontario over the last 15 years. The contamination of a rural municipal well in Ontario in 2000, with its tragic consequences, translated into an ongoing pluralistic debate and strong attempts to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provincial policy style for addressing drinking water threats,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pollution. Based on our analysis, we suggest that meaningful scal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interests at the local lev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ntario's agricultural policy network, do not currently include the watershed. We conclude that, instead of forcing watershed-based governance structures, the explor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more creative and flexible ways of linking watershed imperatives to existing socially and politically meaningful scales in agricultural areas of Ontario and elsewhere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8.
“宜居之城”理念,既是城市化和后城市化时代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然产物,也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宜居城市的打造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且必须依赖于城市自身的各种资源,其中水资源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以重庆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江河水资源在构建“宜居之城”中的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述日本制定法规保护水资源、改造水处理工艺及配水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文末列出面向21世纪的供水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20.
坚持可持续发展,创建节水型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上海市水资源和节水工作现状,以及创建节水型城市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