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再谈》)一文在《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一期发表后,笔者连续写了《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一论》)及《再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二论》)两文,分别刊登在《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一、二期。惟因篇幅所限,还有些话没有说完。兹再撰此篇(简称《三论》),以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盛时期,崇尚当代史的编修则是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征。两宋,主要是南宋涌现了众多的当代史家,撰写出大量的当代史著,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留下宝贵财富。王称的《东都事略》(下称《事略》)就是其中极可赞赏的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称《四库提要》)称许它: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下称《系年要录》)在宋人私史中鼎足而三,历来为治宋史者所宝贵。  相似文献   

3.
1990年,J·K·罗琳开始写一个11岁孤儿浑浑噩噩被带进魔法世界的故事,1997年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2007年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其间相隔10年。2001年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到此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划下句点,又是10年。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农技人员,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畜棚禽舍,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技术,解决难题,赢得了一片赞扬声。这方面《专业户》杂志功不可没。我要在此说一声:谢谢你《专业户》!我与《专业户》相识已三年了,三年来,我和乡亲们遇到许多难题,80%以上是靠《专业户》解决的,在《专业户》的指引下,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发表了荣孟源先生的《曾同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简称《考略》)一文以后,我曾写了一篇题为《就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一文与荣孟源同志商榷》的文章,参加同年五月在南京召开的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以后又将文字压缩,并把题目改为《李秀成<书供>原稿考辨》(下简称《考辨》),刊登在《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四期。《书供》是李秀成自己的说法,即清方所谓《李秀成供》。因有真伪之辨,荣文称它为《稿本》,本文称《原稿》。  相似文献   

6.
链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作为一组文献的核心术语是精气和心论。《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均祖述《内业》精气论,但与《内业》重在修身内圣路径不同,《心术上》《心术下》《白心》融入形名和法术治理思维,重在论述治理,外王色彩浓。《管子》四篇创作时间大致与孟子第二次到稷下相当,也就是在公元前319年到前311年之间。《管子》四篇特别是《心术上》《心术下》《白心》,从行文到内容均深受尹文子学派的影响,但《管子》四篇保持自己相对于尹文子形名学派的独立属性。《心术上》《心术下》接受了尹文子君臣分业、名实相稽、道法合流等学术论点。《白心》的作者与庄子后学交流密切,但《白心》也同样融会贯通尹文子名法合流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在《关于阿 Q“革命”的初探》(见《延边大学学报》一九七七年第三期;(下简称《初探》一文中,针对那种对阿 Q 性格中“革命”因素渲染过份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阿 Q 不是一个革命者的形象,阿 Q 在鲁迅笔下是一个否定的典型,对于阿 Q 的所谓“革命”也没有抱任何赞扬与肯定的态度。马冀同志对此提出了批评与指责(见《延边大学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也谈阿 Q 的“革命”及其典型性》;下简称《也谈》),这是正常的。因为,我的一些看法,如在《初探》一文开头时讲的那样,是很不成熟的,有些观  相似文献   

8.
一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应该做到:一是要严格、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二是要联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的实际。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状况。恩格斯在《1891年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问题》1985年第12期上,刊登了国世平同志的《计划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实现的主要形式》(下称《主要形式》)一文。在该文中,国世平同志就我在《也谈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与国世平同志商榷》一文的商榷意见进行了回答。我觉得,国世平同志的回答仍然难以令人信服,《主要形式》一文的基本观点仍然不妥。现对此再谈我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国世平及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0.
《五色石》八卷,序言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八洞天》八卷,序言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二书目录首行与正文卷端、均题“笔炼阁编述”,故学者多以为:二书为同一人所撰,如孙楷第先生一九三二年撰《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在《八洞天》条下即云:“此书与《五色石》小说同为一人所撰。”在一九五七年重订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八洞天》条下又云:“此书与《五  相似文献   

11.
<正>《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发现中国智慧》一书于2019年9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主要涉及积累与增长、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宏观调控与协调发展、国际贸易与开放发展等五个方面。由《社会主义积累规律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增长70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现代农业创新体系中小农户的地位与作用》《新技术革命下市场经济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徐中舒在系统考察西汉时代《左传》流传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申论了作为古文一系的《左传》之可信,有力批驳了晚清以来今文经学家刘歆伪造《左传》的谬说。在经学史学化的影响下,徐氏发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以《春秋》、《左传》为史,其意义不仅在于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经学传统下的《左传》经史之争,同时也为新的学术背景下,回归原典《左传》学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徐氏由此重新考察《左传》与《春秋》、《国语》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徐氏根据《左传》所用有别于《春秋》周正的夏正和《左传》中预言资料推测,《左传》就是魏国霸业鼎盛时代的作品,其成书年代在公元前375年—公元前351年之间,《左传》的作者可能就是子夏一再传弟子,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假说。徐氏的某些推论得到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春秋事语》和湖南慈利楚简《国语·吴语》的印证,结论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此同时,徐氏《左传》学的学术价值亦在长期的学术争鸣中日渐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学报创办迄今已整整60周年了。现分解放前、“文革”前和“文革”后三个时期,将本刊1930——1990年的历史向读者作一简要介绍。1 1928年,王世杰教授任国立武汉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1930年创办了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文哲季刊》和《理科季刊》等三种杂志,并亲自撰写《创刊弁言》,强调“大学的使命一在教授高深学术,一在促进高深学术”。为了办好《社会科学季刊》和《文哲季刊》,他提出了“鉴赏与批评”的办刊方针。这样,标志着武汉大学学报的刊物就正式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世界人权宣言》中关于人人享有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在许多地方扎下了根,介普及这些原则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2008年12月,《宣言》已有60年的历史。这个日子也标志着联合国历时一年的庆祝活动的结束。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的论文《甲申三百年祭》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其影响如何?本文根据确凿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认为郭文是在中国危机时期,我党组织安排写作的,因此它遭到国民党反共文人的围攻;郭文是我党进行整风的重要文件;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的影响下,先后产生了《甲申记》、《李闯王》等一批剧作。  相似文献   

16.
刘占祥博士的《<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专著,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作者在中西方文论比较对话的框架下展开对《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之间关系的探讨。自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1月,我刊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丁耀良同志来信。丁耀良同志将我刊1982年第3、4期所载《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一文与有关资料对勘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嘱转《纪略》作者复核。兹将丁耀良同志所提问题和《纪略》作者刘安章、李荣峰两同志的答复摘录发表于下: (一)丁耀良同志提出的问题 1.原文“1940年11月14日”条把《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的出版时间定在当天,而据《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年5月第1辑所载《抗战文艺》总目,则:第7卷第1期出版于1941年1月1日,其中有《三年写作自述》。 2.“1941年5月30日”条:“在《大公报》发表《诗人》……又在《中央日报》发表《论新诗》……还在《国民公报》……发表《怎样学诗》……”这三篇文章是否都在同一天,即1941年5月30日发的?  相似文献   

18.
薛瑞生教授的《乐章集校注》(下简称《校注》)1994年初版,2012年出版增订本(下简称《增订本》)。本文仅对《增订本》在词籍校注考证方面所形成的特色及其作为词籍整理范本的价值,略作述评。一、一丝不苟的治学风范《增订本》是在初版本和三次重印本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的治学态度展现在字里行间;其孜孜矻矻、坚韧不拔的学者风范也跃然于纸上。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是形容做学问的境界。薛教授从撰写《乐章集校注》开始到《增订本》的完成,不仅稳坐书  相似文献   

19.
近读陈良运先生的《中国诗学体系论》(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下简称《诗体论》)一书,受益良多。在受到陈书《诗体论》启发的前提下,就中国诗学的“意象”这个概念及理论范畴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籍此,就教于陈先生。或多谬误,诚望陈先生与学界同好赐教。  相似文献   

20.
(一)《女法家吕后》是在什么样的政治气候下出笼的《女法家吕后》一文是原校大批判组写作的一篇“重点”文章,发表在《郑州大学学报》一九七四年第二期。一九七四年是“四人帮”积极进行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四人帮”一伙为了掩盖其同林彪反党集团的不可告人的反动的政治联盟,反对周总理以及一批中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