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逯慧娟 《兰州学刊》2006,(3):54-56,147
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以来,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以科举制为基础的文官制度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得不作出一些相应的改变以选拔到时代所需的人才。这种改变是以同文馆的设立为开端的。传统的科举选官制从此出现裂痕,具有近代特征的文官开始出现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官制度亦称公务员制度,它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机构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现代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等也都相继效法而建立起各自的文官制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业已或正在采用这种制度。但是如果追根溯源,英国的文官制度在它形成之时,则颇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之影响。这一点,就连当代西方的行政学家亦不否认。民主革命先哲孙中山早在辛亥革命前,在深入考察了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官制度后,也曾这样言道:英美的文官考选之制,都学自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因此,究世界文官制度之源,源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而终于满清。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由全盛步入衰亡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政治制度,它曾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和巨大的优越性,使近代第一批接触中华文明的西方人士叹为观止。正是在科举制度的启示下,孕育和形成了近现代欧美各国的文官制度。西方政治学家公开承认说中国是文官制度之母,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对欧美各国政治体制进行考察,借鉴中国传统官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立中国文官制度以推动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认识。他认为,国家官吏首先要有"为人民公仆"的意识,政府的选官制度必须独立。因此,在他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短短两个多月中,多次发布政令,谋求建立文官考试、铨叙制度。孙中山有关文官制度的思想和法规设计,对后来的北京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完善文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澳门自1553年被葡萄牙人租居以来,就成为耶稣会士出入中国内地传教的最早和最主要通道,而这些传教士大都是聪明慧达之士,他们不仅为中国人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向西方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传教士的双向活动,使东西方文化通过澳门而相互交汇,澳门也因此成为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晚清新军的军官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军是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以后仿照西方军制编练的近代化陆军。新军军制是与清代传统的八旗、绿营、勇营军制截然不同的具有资本主义特点的军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革中变化较大,影响较深的一个方面,而军官制度又是新军军制中的主要内容。新军官制的建立,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1894年冬到1904年底是新军官制的酝酿阶段:从1904年底到辛亥革命止,是新军官制的确立阶段。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政府对其文官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英国于19世纪中叶最先建立文官制度,此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文官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旧的封建官吏制度滥用恩宠,用人徇私的“恩赐官职制”,和在总结资产阶级两党制形成初期“政党分肥制”等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所谓文官,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不与内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晚清官制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界关于晚清官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其中包括中国近代官制改革的分期 ,总理衙门的评价 ,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与官制改革的关系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1840—1949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伴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引进,传统逻辑系统输入我国并得到广泛传播。西方逻辑的渗透,不仅为人们印证、认识和评判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提供了参照系,而且直接刺激和促成了近代学者对世界三支逻辑传统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方法研究逻辑史是我国近代逻辑史研究的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长期以“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 ,类似西方近代主客二分式的“天人相分”模式不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以后 ,一批先进的思想家认识到 ,要想富国强兵抵御外侮 ,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科学技术 ,而且要学习与之相联系的西方近代的哲学思想。他们着力介绍西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式 (即主—客关系式 )和与之相联系的主体性哲学。例如 ,梁启超就曾以介绍西方近代哲学“初祖”为题 ,撰文盛赞笛卡尔和康德的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哲学 ;谭嗣同则强调“我”与“非我”之分 ,高扬“心”之力亦即主体性 ;孙中山明确提出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观,影响并支配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不仅找到了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相互融汇的突破口.而且在这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既冲破了传统夷夏现的围栏,也突破了传统道义论的束缚,使中国近代道器观具有了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全面实现国家职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几乎涵盖了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所有主要环节,在中国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当下,笔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优化中国公务员队伍,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制定适用可行的权度标准制,是度量衡改革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一二三"市用制是民国度量衡改革中拟订的国际标准制之过渡制.它的产生不仅有效缓解了中国近代的度量衡混乱状况,顺利推进民国度量衡的划一;而且结束了中国以累粟定律确定计量基准的传统方法,为中国计量从传统走向近代创造了必要条件.本文在对"一二三"制的创始人、其过渡制法定地位之论证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体系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全新审视中国计量发展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4.
甲午以后,随着西学异质文化的大规模传入,崇尚西学、新学之风日盛,中国传统学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化秩序处于重建的大动荡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接受新知与保存、改造传统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刚接受的西方新知、新理、新法整理中国传统旧籍,发明中国旧学之新义,以适应近代学术演进之大势,成为晚清学术演进之必然趋势.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打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家的视野,使近代学人得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宇宙、认识自然,客观上促进了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开辟了一条文化秩序重建的道路.章太炎、康有为及粱启超堪为其中之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一 现代意义的政府人事机构,是伴随西方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启的很长时期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曾设置专门、统一的人事机构。当时,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官僚的选拔,实行的是恩赐官职制(英国)、绅士政府(美国)、政党分脏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近代西方女权思想、人权观念、婚姻理论等渐次传人中国,在近代中国社会引起共鸣。近代先进之士对比中西方女性道德文化,在对中国传统妇德的缺陷进行深刻反省和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新型女性道德观。这种新型女性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地反映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性别伦理道德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也清晰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7.
(一) 纵观近代,中国的近代学堂酝酿于鸦片战争之初,发轫于洋务运动之时,风行于戊戌维新之后,呈应时、顺势、梯进势态。然而严格地说,江西的近代学堂实际拖到本世纪初才迟迟问世,落后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至少有60年之久。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中国的近代学堂是以鸦片战争为契机得以酝酿的。当时林则徐在抗英斗争中,透过英军的“船坚炮利”,从深层看到了西方近代化学堂的优长,并得出了“制夷”尚须“师夷”的醒世之论。所以,他早在使粤之初就身体力行,“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着意汲收适用的西学?并在广州亲自主持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翻译西方学识的团  相似文献   

18.
西方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文学从神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理当要借鉴西方文学观念近代变革的成功经验,然而事实上这种借鉴一直迟至二十世纪初,其原因便在于中国早期吸收西学,是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国近代的“西学”,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介绍进来的,以往惜未得到公正的评价。在传教士介绍“西学”之前,虽然也有魏源等人介绍过西方的情景,但那种介绍大体上是“广中土之见闻”,帮助中国立大夫了解西方的国情,并不足以改变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使之吸收西方的近代文…  相似文献   

19.
清末官制改革是在来自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国社会矛盾十分突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这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变化之一 ,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此次改革带有很多局限性 ,其经验教训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对国外如日本、朝鲜、越南及西方文官制度之建立均发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