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宋晓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25-27
"中国文化失语"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入——由“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朝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305-30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既要重视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文化的传播.由于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母语文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引发跨文化交际障碍.为此,分析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而对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其中涉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学习者平等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的制定和编排以及课堂教法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胡丽英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21-125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408名大二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后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存在于外语学习中。基于此调查的分析后,提出修订科学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素养、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措施予以强化,以期为大学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学习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张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8):339-34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中国人对外国文化了解越来越多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却经常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列举了一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4-10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英美文化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中国文化却日渐呈现出边缘和失语。文章针对于英语教育界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测试,分析了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源,阐释了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如何实现母语文化回归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以唤起英语学习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吴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90-196
高校翻译专业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致使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专任教师、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对之策是构建中西方平等文化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构建融入文化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学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几所理工院校的师生进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理工院校师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导向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失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策略,旨在引起大学外语教育界N4-=的关注,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53-55
当前外语教学过多地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忽略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而对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出现了文化单向性传输。要改变现状,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改编英语教材、注重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实现跨文化传输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9.
逯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普遍感到困难.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使中国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和在海外的传播受到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谭苏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3-76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指出主流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和日趋功利性的教育是导致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思路,即从宏观上确立"双文化教学"的生态观,微观上探究教材编写的生态思路,以及主体上贯彻多元文化教学生态观。 相似文献
11.
王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7):75-76
目前民族高校英语教育中有一种趋势,即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忽略了民族文化,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外语教学界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自卑心理和批判大学英语课、拒绝学习西方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这两种极端化的文化观所导致的。所以,英语教育不仅要学习与引进西方先进文化,还要输出本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13.
文化失语现象近年来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话题。早在21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研究者们纷纷呼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丢失,也不是面临危机,而是正在经历正常的现代化过程,是处于转型时期,正在被继承和发扬。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入手并不是很多,对文化失语现象的成因分析也不是很全面,解决方法也不够具体,亟待有更多以事实为根据的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卫东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4):86-91
本文根据调查数据 ,从理想目标的选择、掌握科学理论的水平、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想入党的原因、就业选择等五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于瑾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4-155
大学生文化品位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文化品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文化品位现实情况的同时,认识与厘清大学生文化品位的倾向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性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学的失语有两层涵义:一是针对异域教育学话语而言,中国教育学话语在世界的影响力较弱,不被其他国家认可所引起的失语;二是针对中国教育学话语而言,教育领域里存在没有合适的教育学话语解释教育问题或描述教育现象的状况,只能借助其他领域话语解释发生在教育领域的问题或现象所引起的失语。中国教育学的失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学话语的贫乏;二是教育学话语缺少中国特色;三是教育学话语的影响力较弱。中国教育学的失语背后有复杂的原因,教育学科起源较晚历史较短、教育研究领域范围的扩大、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影响以及忽视传统教育资源的价值等因素是影响其失语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通过加强话语创新、持续借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以及培养敏锐的教育学科视野来促进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具体操作上大部分教师只强调英语文化的渗透,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国人应如何适应西方文化,却很少关注如何用英语来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