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发展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和形象代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也自然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文章从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现状入手,对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评价标准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对如何培养新时期优秀的民生新闻主持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建——《直播山西》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的“新宠”,不仅提高了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直播山西》为文本,对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度解读,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其环境预设、头条设置和人物形象,整体上总结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建,并对《直播山西》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今,"民生新闻"几乎遍地开花,"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已经成了稀松平常的受众体验.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其背后的危机也逐渐显现出来,庸俗化、同质化等问题日益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分析民生新闻的发展危机着手,从而对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对民生、民情和民意的高度关注,各大电视台往往都会设置一档以关注老百姓生存状态和生活空间为基调的民生新闻。而就新闻节目本身来看,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和关心事,所以很容易引起当地市民的共鸣。而对于主持人来说,如何更好地将节目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成为地域的舆论风向标,这是现阶段民生新闻主持人应该做到的。主持人的能力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新闻播报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文稿、编辑和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且全面的主持人应该成为一档民生新闻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讨论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在其中,人们既看到了各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成功,同时节目本身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针对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中存在的理念与实践的冲突,探讨了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所处的困境,并对民生新闻是否应当过渡到公共新闻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立台"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立台"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需要形成新闻节目链;2.需要打造品牌新闻栏目;3.需要培养新闻节目名主持人;4.新闻直播应该成为常态;5.需要创新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7.
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学角度出发,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改造社会的计划,是特定社会集团的理论体系及价值追求。民生,即民之生计,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政治就是改善民生诸种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从民生主义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原创的意识形态,对于统合政党与民众集体行动起到重大的引导作用。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是对阶级斗争及专政的意识形态的救赎;目前,改善民生在中国成为最为广泛的政治共识,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成为各地方媒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可见,从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到引导社会公共生活,从小民生意识到大民生概念,民生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广泛与深入。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民生新闻的社会效应呢?  相似文献   

9.
DV的轻巧廉价,使DV普及成为可能。从播出的DV新闻看,DV新闻出现的浅层原因与个体爱好DV、民生新闻的兴起和DV新闻内容的拍摄简单有关,深层原因则是一种话语权的掌握和充当舆论领袖的优越感。DV新闻所具有的价值是肯定的,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有些DV新闻也存在策划与摆拍的弊端,同时也流露出较强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0.
“帮忙”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以其题材社会化、视角平民化、受众地域化的突出特点屡创新闻节目收视率新高。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帮忙”类节目,这种以服务百姓生活、倡导和谐理念、介入式报道新闻的节目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然而,这种民生新闻样式能否避免被“审美疲劳”的命运,能否突破“先天不足”的桎梏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作为专业台的教育电视台只有在保持教育特色的基础上立足民生,更加贴近受众的教育生活,有意识地与受众形成思想、情感的交流,并且在制作方面不断创新,满足观众收视新闻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教育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其主要措施为:立足民生找选题;增强画面语的可视性;满足观众需求的节目编排。  相似文献   

12.
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是信息社会的最大需求。用关注"民生"的方式来体现对"国计"的关注和参与,已成为许多地方新闻煤介的自觉选择。"以人为本"是全面解读民生新闻的逻辑起点,"三贴近"方针赋予民生新闻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热"理性回归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中,虽得到重视,但未形成规模。从本世纪起,它逐渐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亮点”,开始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而解读民生新闻这一中心的传播理念,揭示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及新闻价值的自然回归,可清醒地看到其发展中的一些误区,并可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著名的民生新闻栏目。它在品牌塑造上的主要手段是准确定位和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大打亲民牌;叉注重通过跨媒体和其他社会活动对节目进行有效推广,使节目在短期内成为品牌。由于同类节目的竞争加剧,及该节目自身题材的局限、过于追求本土化和平民化等因素,该节目品牌出现了进入衰退期的迹象。要保持民生新闻节目的生命力,需要提升其格调,妥善处理媒体在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余年间,民生新闻成为风行天下的传播现象。然而当下的新闻批评对此现象缺乏关注,甚至批评颇多。事实上,民生新闻之所以会"审俗",主要是因为民众中存在着本能的"审俗需要",才最终形成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所以,我们不仅要正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也需要尊重民众所拥有的审俗权力。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直播栏目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蓬勃繁荣时期之后,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新闻选题、内容表达、话语方式和栏目表现形态的特点,这类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选题的乏力到内容低俗化,从“1+1”模式的单一化到栏目类型的趋同化.当今民生新闻直播栏目的变革思路:一方面,从观念层面上,媒介人需要对“民生新闻”形成正确的理解,将其视为一种价值理念,而非传统观念中的一档栏目或一种新闻体裁;另一方面,在新闻操作层面上,将包含民生情感、民生视角和民生态度的民生新闻价值理念具体化实践,将栏目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对理念的坚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生新闻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望需求。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报道肤浅、主体偏斜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应把握"人文关怀"的核心,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生命关怀、开拓报道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生新闻随着中国媒体人文精神的复苏而兴起.进行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望需求.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报道肤浅、主体偏斜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应把握"人文关怀"的核心,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生命关怀、开拓报道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新闻成为网络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主力军。然而,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随之出现,如官方网络新闻媒体公众影响力羸弱,非官方网络新闻媒体辅助不力;网络新闻受众群体扩大,复杂性增加,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受威胁;网络新闻"把关人"职能缺失,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复杂的网络环境等。有效利用网络新闻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官方新闻与商业新闻的互动传播;提高议程设置的能力,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教育与完善法制法规并举,全面提升网络新闻"把关人"的道德认识、意识形态认识;进行价值理性的引导,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并趋于成熟,经济新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重视。目前中国政府提出"改善民生",为"民生视角"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广泛受众。大势所趋,媒体应以"民生视角"来报道经济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为"民生视角"的广播报道提供了借鉴。而"小角度"报道、"百姓立场"关注、"零距离"解读和"大容量"覆盖则是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