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2000年1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在得到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估计的基础上,将总体规模按照老年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健康等多种特征,对老年贫困问题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中,女性贫困人口大大多于男性;高龄老年人的贫困比例高于低龄老人贫困的比例。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遭受贫困的风险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农村老年人贫困的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贫困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最低生活保障数据,采用不同贫困标准,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进行测算。采用农村贫困线和"1天1美元"两个标准,测得农村老年贫困人口规模在1 400万人以上;采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1天2美元"两个标准,测得城镇老年贫困人口规模在300万人左右。这样,中国老年贫困人口总规模近1 800万,老年贫困发生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的估计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2 0 0 0年 1 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 ,经过加权处理后对中国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 ,以及调查到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 ,调查的 2 0个地区中 ,老年人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云南、陕西、山东、安徽和湖北 ,情况比较好的除了上海、北京和天津 3个直辖市以外 ,还有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区。 2 0 0 0年 1 1月 1日全国贫困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为 1 7 5 % ,全国贫困老年人口总量为 2 2 74 8万人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人口基金《1992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将有助于经济发展。根据资料统计,1970-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从55%降到44%,同时食物的供应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人口的高速增长,同期贫困人口数量却增加了2.1亿,挨饿的人数增加了5000万人,未能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数增加了6000万人。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饥饿和愚昧,必须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老年贫困与养老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在黑龙江、甘肃、四川和湖北4省农村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状况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但无论以哪一种标准衡量,老年贫困家庭的比例都大大高于全部被调查家庭的平均贫困比例。文章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低,是老年人口致贫的原因之一。因此,为占总人口75%的农村人口建立适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既重要,又急迫。  相似文献   

6.
从上海看中国老年人口贫困与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学军 《人口研究》2003,27(3):33-38
文章在上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探讨了老年人口贫困和保障问题。认为老年贫困人口问题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 ,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因地因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积极预防和治理老年人口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俄罗斯政府为改善老年人生活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及制度的介绍,昭示中国,仅仅法律上的规定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以老年人口为众的社会急速分化的贫困人口的现状和事实,政府社会政策的有效,必须与市场规律相吻合。对中国而言,建立保障老年人口生活、平衡代际利益、抑制社会分层速度加快的通盘社会政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净流向城镇。这一方面推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由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其贫困发生率大致在3%以上。为预防和保障人口流动中的城镇新增贫困人口,应该采取措施分类引导人口的城镇化,建立和完善进入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城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避免过度的城市化带来城镇贫困问题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贫困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本文首先从地域、人口增长以及国家扶贫战绩几方面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贫困在地域上的重合性,进而从区域发展、社会公平和政策效果以及贫困人口的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认为虽然造成区域性少数民族贫困状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区域发展的滞后,但在摆脱贫困的难易方面,政府提供的脱贫服务和民族人口的人文制约因素则起着更为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2000年1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经过加权处理后对山东、以及山东分城乡的贫困老年人口的比例和数量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4年老年人口达1169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76%,预计到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1.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11%,从而跨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面对我  相似文献   

12.
相对贫困的识别和测算是瞄准贫困人口和制定减贫政策的基础,但常用于识别相对贫困人口的比例收入法和测度相对贫困程度的FGT指数在理论基础、比例设定和贫困性质方面遭到质疑。采用基于社会融入成本理论的弱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方法,及与弱相对贫困线相适应的分层可加综合贫困指数,且考虑与现阶段我国绝对贫困线衔接性及国际标准的可比性,使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估计了中国城乡收入(消费)弱相对贫困线,并测算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消费)弱相对贫困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基于弱相对贫困线构造的综合贫困指数兼顾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可以避免传统FGT指数分别测度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时动态变化趋势出现分歧的问题,可更为直观地综合评估经济增长和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无论城乡,尽管不平等导致相对贫困始终处于高位水平,但绝对贫困更大的下降幅度使得中国收入(消费)弱相对贫困程度仍呈稳健下降趋势。从社会融入成本角度出发,建议未来考虑住房成本和子女养育成本,分家庭类型进一步细化弱相对贫困标准。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分类瞄准弱相对贫困人口,监测弱相对贫困程度演变并综合评估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13.
积极预防和治理老年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即4600万左右的老年人口处于相对贫困化状态,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农村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特殊阶层。人口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能会超过20%以上,届时老年人口数量会超过3亿。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口问题已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承担国家的“七五”计划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老年人口调查和老年社会保障改革研究”,我们参与了这个课题,按统一的课题设计在全省城乡范围老年人口中进行1‰比例的随机抽样,对4440个样本作了调查。 1986年末湖北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443.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9%,其中农村占老年人口的84.3%。在1987年的抽样调查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有效样本为3750个。我们以此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全国有关资料,试图对农村老年人口的供养问题作个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近20多年中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并使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方向转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正在快速提高。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6O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6%,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9700万①。至199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了9.7%,老年人口总数达到了1.2亿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1982-1994年,中国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4%,平均每年增加300—400万人。根据大量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内老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贫困人口呈现出总量比例高、生态贫困问题严重、贫困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重合性高等几大特点。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数量超过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教育滞后、城镇辐射能力不足等因素是造成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大扶贫力度,扩大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贫困人口生育观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根据贫困程度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是缓解西北地区贫困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6年底的0.58亿,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1%下降到6.8%。为了在本世纪内彻底消灭贫困,中央政府从1994年起开始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但是与以前相比,现阶段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存在着许多差异。要全面完成攻坚计划.就必须充分结合现时的贫困特点,运用特殊的措施,寻找攻坚的难点和突破口。因此,研究和解决极贫人口的脱贫问题,便成为我国今后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一、极贫人回的概况极贫人口…  相似文献   

18.
山区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1%,人口占55.7%。山区开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山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揭示山区特殊地理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当前和今后中国农村扶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中国农村贫困主要是由于生存环境不利导致的区域性贫困.7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推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整个社会逐渐恢复了活力,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大多数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因此,经济增长被认为是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这种观点在中国政府80…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2009年在山东省沂蒙山区部分县市的调查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影响女性老年人口贫困及持续时间的决定性因素指标,把老年女性的贫困区分为暂时性贫困和持续性贫困,而持续性贫困才是政府重点解决和帮扶的对象;并且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女性持续性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文章认为解决农村老年女性贫困的最优方案不是设计一个新的制度,而是对目前的针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项目加以整合,然后重点对该部分群体加以倾斜和覆盖。  相似文献   

20.
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和解困政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海旺 《人口研究》2001,25(2):10-16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中的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上海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中大量职工下岗失业,贫困人口规模扩大.在减缓城市贫困方面,上海市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健全社会救济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相关政策还存在不少缺陷,造成贫困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改进和完善鼓励就业的劳动政策,填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改进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