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本文为该著的导言部分(续)。  相似文献   

2.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本文为该著的导言部分。  相似文献   

3.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4.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5.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Q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6.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7.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8.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9.
该著为美国藉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0.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2.
该著为美国籍学者张孙康怡(Kang—i Sun Chang)所作。由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鑫虎翻译。对后唐到北宋这一期间中国“词”的诗体演变进行了详尽论述,这为那些对中国古代诗学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著约有十几万字,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与膻变是十分复杂与丰富的,要理清其发展与膻变的脉络并非易事,这须有文艺史家的眼光5胆识。吴中杰先生的《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是一部极有眼光与胆识的学术佳著,该著用以点带面的史论构架、审美观角的深入观照、客观独到的历史评价,形成该著扎实而又深刻的历史审视、审慎而又深入的审美观照,使该著在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发展脉络的独只匠心的梳理中,能切中肯綮,独抒己见。一、以点带面的史论构架。吴先生在该著的后记中写道:“本书是史论性质,它的写法应该与文学史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南开大学以刘泽华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群体,早已引起学界之关注,笔者也曾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为题,给他们写过评论1。但是,在看到他们集体撰著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九卷本)出版的时候,还是再次激起了我的景仰之情。该著的出版,使"王权主义学派"有了更具标志性的成果,王权主义历史观的有效性也再次为更系统的思想史研究所证明。在该著出版之  相似文献   

15.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被确认为中国近代肇始的1840年已近百年。有了这一百年的纵深.回头检点历史。则其发展脉络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16.
鲁涛 《云梦学刊》2011,(1):37-37
王学典、陈峰著《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该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学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  相似文献   

17.
吴汉全 《学术界》2024,(1):22-33
严复是中国政治学的重要开创者,其所著《政治讲义》系统地表达了严氏对于政治学的意见。该著承继西方政治学国家研究的学术传统,主张政治学着力于“国家权力”的研究,不仅就政治学本土化提出了学术分类、范畴研究、发明新知等具体要求,而且还阐发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建设性意见,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政治学文本之一。严氏研治政治学,体现了经世致用、以西学为根基、历史政治学等特点,为推进西方政治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窦、林、黄三部早期中国文学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人自著的中国文学史著 ,最早的有窦警凡的《历朝文学史》、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黄人的《中国文学史》。 2 0世纪头十年里 ,社会思潮风起云涌 ,新旧文化交锋冲突。这动荡时代里复杂的思想文化观念 ,也体现在上述三部中国文学史著中。这三部中国文学史在史学观念、文学思想、著述精神和编写体例上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将它们做一番比较 ,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史学的开创 ,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邵学海研究员的《长江流域美术史》一书出版了。该著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以作品与人物为纽结,对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美术的艳丽色彩,作了全面、系统、准确的揭示。该著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该著充分借鉴现代考古学的成果,对中国美术的源头作了新的审视,再度破除把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美术唯一源头的陈旧观点。邵著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考古学成果,对长江流域文化艺术的面貌作了有力的揭示,认为这些历史遗物以较为清晰的脉络,比较完整的轮廓,揭示了中国文化多元复合,尤其是南北二元耦合的特征,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20.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2,(7):252-253
王汎森著:《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5月出版。本书是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王汎森先生的近著。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教育史乃至政治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但是大陆对他的思想、学术进行深入探讨的专著至今尚嫌薄弱。王先生的这本书恰好能弥补这一遗憾。此书将傅斯年(1895-1950)置放于1896到1950年间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描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复杂动荡的时代,在多种两难选择(左派与右派、激进与保守等)的尴尬困境中"一团矛盾"的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