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湛  曹鹏飞 《齐鲁学刊》2005,(1):121-126
公共性是世界的固有属性,与人类事务关联的世界的公共性对人说来更是具有直接的型构功能和价 值理念意义。自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逐渐分化开来以后,公共性就成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重要维 度。自现代社会建立以来,如何确立一种具有合法性的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维护世界本来固有的公共性本质,并 把这种既自然又人文的世界公共性通过人的活动自觉地还原出来,就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追求公共性的特定诠释和 意义。公共性在当代所面临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自洽公共性与泛公共性等的矛盾,都 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和克服的。  相似文献   

2.
张健一 《东南学术》2008,(2):156-163
现代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意图所在,亦是国家权力合法性不断得以强化的必然产物.本文提出现代国家权力合法性的现实依据来自于主权和三种国家特性(民族文化正当性、政治法律正当性、社会经济正当性).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进程尤其要注重民族文化正当性的建设和维护,在政治法律正当性和社会经济正当性上也有若干问题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问题的哲学前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性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前提批判是对公共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它保证了问题研究的彻底性。前提批判的主旨就是在现象学的意义上直接给出公共性的原初要素,缺少原初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公共性就不可能发生。就公共性之原初的逻辑结构说,有三个要素乃是必要性的条件:公共活动、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公共活动构成公共性的社会基础;公共理性是公共性得以发生的主体性条件;公共价值是公共性的本质。优先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尽管是预备性的工作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法律规则的应用已经无法再视为在概念上形成的大前提之下的逻辑涵摄。由此引发了法律发现与法律论证问题。其中,法律发现旨在确立法律规范,而法律论证的功能就是证明法律规范的正确性。由于法律论证是一种讲道理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法官判案是一种强权者的强盗式裁判的观念,因此被认为是排斥非法和任意的有效工具。然而,法律论证何以能够为法律以及依据法律做出的判决提供辩护?从现象学角度分析,作为论证对象的法律,既非主观臆造之物,亦非客观事物,而是具有公共性的裁判规范。法律论证是法官构造裁判规范过程的显现,它的辩护力量源自裁判规范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法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 ,在英文中称为“legitimacy”,最初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的意义是指合乎法律的或法治的 ,与一般意义上的权力相关。经过中世纪的自然法思想、以及近代个人权利与大众同意思想的影响 ,其意义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主要是指某一政治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得到其成员认可的问题。这时的合法性概念更多地与政治权力联结在一起 ,从卢梭、韦伯到当代绝大多数论及合法性问题的学者无不如此。例如 ,哈贝马斯认为 ,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 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在现代社会中 ,合法性“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也…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资源权威性配置的制度安排,要实现配置目标,公共政策必须具备合法性,以最大程度获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公平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根本,它体现了社会对公共政策的要求,也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印证。公平不能停留在一视同仁,更要求考虑人的差异性。弱势群体是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其发展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考察公共政策公平与否的新视角。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总是处于维持权利平等和特殊保护弱势群体的张力中,公共政策也正是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彰显其公共性,自证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政策的公共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的公共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它首先表现在其合法性上。这就意味着管理的权力是由公众委托的权力 ,因而是受公众制约的权力。其次 ,政府的公共性表现在其所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 ,也就是和每个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 ,而不是仅仅与某个特殊阶层的利益相关的事务。第三 ,政府的公共性表现在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应该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的过程。第四 ,政府的公共性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内容应该主要体现政府对公民的服务。第五 ,政府的公共性表现在面对政府 ,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然而政府的公共性是通过政府的政策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实体     
法律实体是指法律体系内部用来调整主体交往关系中具有的以目的性或目标性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它构成了法律体系的基础。法律上设定法律实体,在于通过法律的规定更好地实现人们所向往的实质正义(实质理性)。实质正义是人们站在人类普遍平等的立场上的一种目的性价值追求,是对法律合理性的探索和对法律合法性的反思。从法律实体与实质理性的关系看,法律实体是有关实质理性(实质正义)的法律规范模式。法律实体是检视法律合法性的价值根据,它表明根据良法统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实体作为实质理性的规范表达,它本身是法律实践的指示灯;在结果意义上,法律实体决定着人们的权利实有状态。从司法角度看,法律实体是司法活动的判断准绳,它限定了司法程序的运用范围和界限,并完善司法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公共行政以反叛和解构为其旨趣,直接地指向现代公共行政本身。行政公共性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首当其冲地受到后现代的反叛和解构。但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并非一种虚无的事实,而是与现代行政公共性完全不同的一种事实;它包含于碎片、差异、多元之间,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公共治理。公共治理在其中展开的环境与语境,构成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发生的场域,它是一种公开、实在、共同的场域,可以称之为"阳光之幕"。后现代公共行政是该场域中的游戏,它需要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又需要政府提供服务,从而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得以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理念论、实证论、语用论三种哲学观奠定了自然法、法律实证主义、法律商谈论三种立法主张.自然法关注的是法律的内容,合法性的法律必须和道德相符合;法律实证主义关注法律的形式,合法性的法律必须通过“承认规则”的检验标准;法律商谈论关注法律的程序,合法性的法律必须是全体公民通过商谈参与制定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都只是法律合法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形式、内容和程序三者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合法性法律.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的优先性立场对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法学派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不能解决当今现实中法律的合法性问题;作为自然法之基础的实践理性也日渐式微;以自然法为指导的实践结果与自然法的初衷是相违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合法性理论,民办高校的合法性可以划分为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与法律合法性四种类型.作为一种新生的体制外组织,缺乏合法性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民办高校往往通过运作社会资本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体制资源来获得前述四种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政府是公共利益的最重要的代表主体,公共利益也是政府的合法性所在.政府利益是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的混合体,政府既可能体现公共利益,也可能背离公共利益,即产生非正当利益.只有当政府公正地保护每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并表现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对其公共性质的回复.有效遏制政府的非正当利益行为需要谋求政府的善治之道,而政府善治的本质在于回归政府的公共性,这既是对传统政府合法性的补救,也是谋求政府善治之道的前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解释的评价标准:从合法性、合理性到可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德沃金强调"惟一正解",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解释结果的多样性还是一种现实状态,由此引发了法律解释的评价标准问题.作为法律解释的评价标准,合法性与合理性有其固有缺陷.在最低的合法性标准与最高的合理性标准之间,可接受性因其妥协和综合的性质而成为法律解释评价标准的次优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法律方法的开放性趋势.  相似文献   

15.
自利性是政府的重要属性,是与政府公共性相对应的一种不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属性,主要表现为政府以潜在的或显在的方式去追求政府自身利益.政府合法性主要指政府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政府系统输出的公共政策以及政府价值是否得到社会成员自愿忠诚和支持的问题.文章在对政府自利性以及政府合法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探析了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两者的关系问题.合理的政府自利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不断满足人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提升政府的合法性;过度扩张的政府自利性将导致政府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不断受到侵蚀,降低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意识,从而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6.
李山  吴理财 《兰州学刊》2014,(10):74-80
公共领域是“行动者”造就的公共空间;公共性则是“行动者”生产的公共理性。这些公共领域内的“行动者”可称之为“公共人”,公共领域也就成为公共人的行动场域,公共性成为公共人的核心价值。治理是指就公共议题而采取集体行动的合作网络。现代国家治理则是实现国家政权与公共领域协同合作,在公共人供给国家政权合法性基础上,保障国家追求公共善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现代国家治理需要由公共人建构的公共领域与生产的公共性,更需要建构公共领域与生产公共性的公共人。因此,公共人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视野中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具有历史性、主体间性、生成性、批判性的特点,公共性视野和方法改变了民事、观念的合法性根据,即任何未经批判性讨论的先验设定都是非法的.在公共性的视野中考察普世价值问题,即会发现,不仅任何被揭示的普世价值都可能只是一种存在假象的普世价值观,而且"普世"的"世"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在公共性视野中,普世价值可区分为底线的普世价值、现实发现的普世价值、远未生成的普世价值三个层面.对于不同层面的普世价值,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态度.而共同的态度就是坚持公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防卫权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为使自己、他人、公共及国家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急迫的不法侵害,在公力救济无法及时实施时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有效反击的权利。防卫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定的权利,是社会合法权利在特别情形下得以及时救济的一种特别方式,是对国家刑罚权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其法律特征主要表现为:防卫权必须具有取得的合法性、目的的正当性、客观的社会排害性及其实施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9.
秦强  高彪 《兰州学刊》2010,(6):140-144
在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是关系到司法权威的根本问题之一。而要解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根据问题。所谓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根据问题是指司法判决的效力来源问题,也即是公民为什么要遵守司法判决的问题。从外在视角看,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根据主要有社会契约说、公共利益说和外在强制说;从内在视角看,司法判决的合法性根据主要有法律正义说、法律真理说。由于法律真理说具有其他学说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成为司法判决合法性的终极性根据。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是政府的合法性依据,公共性价值是服务型政府的灵魂和旨归,服务型政府必须致力于建构公民本位、公平正义、公共利益、服务精神、公共责任为轴心的公共行政价值体系.强化公共性职能、重塑公共制度、培育公共伦理、培育公民社会等是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性价值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