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基于此可将民族划分为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于是,学术界由民族属性衍生了关于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纠结的话题。伴随西方"族群"概念的引入,我国部分学者将文化民族等同于族群和将政治民族等同于民族,并主张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其实质上就是通过民族的"去政治化"或"文化化"而人为地实现政治民族转向文化民族。本文认为,在中国,提倡民族的"政治化",未必会强化民族认同而削弱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稳定、统一与发展形成挑战;同样,主张民族的"文化化",也未必能够淡化民族色彩,模糊民族意识,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显然,只有客观地看待民族属性,科学界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才能促进民族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说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两会"吹起的"民族风",也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关心,是各民族兄弟亲如一家的感情体现,也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是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实现多民族国家稳定、统一、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多民族国家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典范,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方面的一大创新。它从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之一,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党对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基本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也是各族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民族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近年来,有人提出在民族政策问题上要以"文化化"取代"政治化"的"新思路",特别是关于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最早的民族法可以追溯到秦代的《属邦律》,而"民族法"的正式称谓则是源于恩格斯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及的"英雄时代"的"雅典民族立法",但是与民族法相对悠久的历史不同,在我国民族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则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民族法学是以民族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属于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正>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摘自习近平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并把它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人说"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隋朝人说"协同内外,混一戎华",元朝人说"天下一家,一视同仁",这种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共识。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与欧洲的邦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认同意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与"认异"相对。简单地理解,"认同"就是某一个体或群体将自己从心里上、精神上、行为上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人有多重身份,群体也是如此,因此会导致多元认同,诸如家族的、地域性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等等。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这些认同的各自轻重分量也会发生变化。关注少数民族认同意识的变迁,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公民意识"、"国家认同",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身份证"民族"一栏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给政府贯彻民族优惠政策提供便利和依据,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造成民族歧视和伤害,不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从民族国家构建的战略高度来看,取消身份证"民族"栏将是世界发展潮流。当然,取消身份证"民族"栏并不意味着取消民族,停止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和帮扶,也不意味着要同化少数民族,而是在尊重公民隐私权和族群认同权的基础上,增强其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我们党立足国情、尊重历史、顺应人心,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践中探索出的正确道路。1952年8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大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大特色、建设法治中国的一大方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10.
马曼丽教授在学术上专注国家统一、边疆安全和跨国而居的边疆聚居少数民族等现实问题研究,最早提出了"和平跨居"理论。现代跨国民族已经成为民族生态现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任何国家必须研究跨国民族及其相关问题。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制度的国家、什么文化,其最终都应同归于追求"人的安全发展",同归于"人类的发展"以及"全球的和平发展",当然这还会经过很多曲折,但毕竟,以和平民主为主流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时代,所以,只有大家"殊途同归"于追求"人的最大发展"而共同努力,世界各民族才能达到和谐共生,因此"殊途同归"是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一大理论亮点是对我国民族工作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概括,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五个"并存"中,每个并存的前半部分讲的是民族工作的机遇、成绩,后半部分讲的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广泛影响是否会动摇民族文化的根基?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是否可能?对此,有承认和不承认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如何解读这种观点,可以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寻找立论依据和批判方法.另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批判.还有一种认为,"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哈贝马斯针对这种思潮提出了"超越民族国家"的构想.还有的认为,各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将在全球复兴.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看法.分歧较多.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超越民族国家论这三方面来揭示并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有关看法.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认为是"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的"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方面是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共同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14.
熊坤新  李乔杨  胡琦 《民族论坛》2012,(10):25-30,38,2
澳大利亚联邦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成分繁杂,其民族政策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嬗变过程:从过去奉行"白澳政策"的极端民族主义政策进化到目前的多元文化共存政策,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对其政策进行逐一归纳分析,弄清其嬗变的内因和外因,旨在对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起到一定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的核心内涵是政治属性.民族有多种存在形式,民族与国家同质是短暂的现象."去政治化"即"去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新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中国未来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向是建构完全的公民国家,而不是"创造"一个与国家同质的"大民族".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民族危机的加深,顾颉刚先生表达了包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内的一系列的民族观念,对当时的学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本文回顾了这一时期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上发表的有关民族的文章,并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之上对顾先生的民族观念进行提炼总结。顾先生的民族观可以概括为反对"中国本部"、"五族"、"十八省"等观点;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反对"五大民族"的说法;民族是由"团结的情绪"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17.
自1949年以来,中国参照苏联模式建成一个"多民族国家",在50年代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调查,最后正式"识别"出56个"民族",这样一个民族格局构成了现今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所有制度、政策设计实践的基础。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建国后60年中国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实践,反思在民族工作中出现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思考并开展对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口述史调查,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讨论这一格局对今天中国民族问题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讨论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民族问题研究者面对的几大难题,简略分析了"民族识别"工作的基本情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解放,学术理论上也开阔了视野,对于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工作的再认识,理应成为今后中国族群问题一个重要研究的专题。  相似文献   

18.
多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结构的普遍存在形态,民族构成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这些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如何通过国家公共权力,把一国内部各民族成员单位统合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终极目标和构建过程。本文从决定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的特殊矛盾出发,认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长之"分"与国家统一性之"合"的张力,决定着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具体表现为现实性、政治性和构建性三个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承认和保护民族成员单位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的集体权利,则是缓解这种结构性张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旭辉  柴玲  包智明 《民族研究》2012,(4):17-25,107,108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二是强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的整体路径,应在借鉴西方民族社会工作方法及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既有民族工作方法和制度框架而建立。基于上述,本文提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及实务发展的一种整体路径,即"边界跨越"和"文化敏感",并对"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的实践策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加分越‘瘦身',公正越‘丰满'",这是2014年各地高考新政出炉后的一个重要评论。高考加分政策的收紧,让原本就争论颇多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迅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有人诘问"凭什么给少数民族加分",有人气愤"这是对汉族的逆向歧视",也有人埋怨"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越来越少了,政策一年不如一年了"。这种情绪滋长,不利于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工作的开拓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既尊重我国国情和传统又不囿于历史、固步自封,既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又不照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