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腐败犯罪呈现出新动向,赃款流转渐趋通过网络方式实现,虚拟货币也被用于腐败犯罪赃款洗白。传统反腐败追赃国际合作机制面临的障碍,在国际层面表现为网络信息平台尚未构建、洗钱防控机制不够完善以及缺少涉网资产分享规则;国内层面则表现为缺少专门追赃机制、信息管理体系以及专门人才队伍。中国应加强反腐败追赃国际合作,通过打造网络信息平台、推动国际立法出台和协调资产分享,推进国际合作的兼容化;通过建设专门合作机制、信息管理体系和追赃人才队伍,推进国内实践的专门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腐败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舆论监督或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参与广泛等特征,能够在腐败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网络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没有充分整合,应着力建设支撑网络监督的基础制度;网络信息并非都是真实可靠的,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工作;网络监督中会出现非理性行为,应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和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保护功能、协调功能和网络功能使腐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提高,致使腐败分子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深入分析腐败的调适功能,对有针对性地加大反腐败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的成因、功能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社会环境,从体制上分析了我国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主要根源:以利益导向为中心的社会动力系统的影响;市场已经启动,计划尚有余威,为权钱交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权力系统沿着“放权、松绑”的方向改革,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制约,结果决策主体增多,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普遍化;从政治系统本身的运作来说,只要存在公共权力,就有腐败产生的可能性。腐败具有较严重的社会负功能,如果新的控制机制不能及时建立并得到完善,腐败的发展泛滥就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和社会崩溃。由此,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正确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5.
腐败犯罪的新特点使得传统的国家本位反腐败刑事政策已难以应对,反腐格局与机制亟需调整。以公民参与为主的民间反腐行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网络反腐为我国的反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和负面效应。公民参与是反腐败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腐败犯罪控制的双本位模式中,应当采取国家机制主导、社会机制辅助的基本格局。完善我国民间反腐(社会)机制乃是当务之急。"两高"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并未否定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但如果理解和执行不当,就可能对网络反腐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对反腐败体系构成的论述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完整的反腐败体系应具备预防、发现、惩戒、预警和控制等五项功能,这些功能是确定反腐败体系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应当从这些功能出发,确定反腐败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立腐败预防机制、腐败发现机制、腐败惩戒机制、腐败预警机制和腐败控制机制,从而构建起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系统的、完整的和开放的反腐败体系,以保证反腐败体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不仅能够加强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而且有利于政府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树立廉洁形象,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政府机构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对网络反腐存在抵触心理;政府机构滥用自由裁量权,垄断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网站建设存在不足,公开内容和方式需要完善等。为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反腐中的有效实施,应加快网络反腐立法建设、推行官员财产网上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平台建设、积极开通政府微博、不断改进网络发言人公开方式,从而推进网络反腐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的本土化与腐败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处在发展阶段的理论工具,理论界多从正面角度来理解和运用它,鲜有从反面角度来思考社会资本的负功能或者消极意义,尤其是社会资本的本土化理解将有助于深入分析腐败网络.将社会资本与腐败问题放置于一起实际上即表明社会资本不仅仅对腐败问题有理论上的解释力,同时在认识与预防腐败网络方面也有着实然的遏制力,因而社会资本也存在优化与配置的命题,这对遏制腐败网络及其犯罪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玉靖 《学术论坛》2012,35(3):17-20,2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呈现出落势化、集团化、领域扩大化、手段隐蔽化、黑恶势力渗透化、国际化等一些新的特点。加强反腐败斗争,要明确违纪、腐败和违法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理顺党内权力监督的领导体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科学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思潮,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缺失有一定的弥合功能,但也隐含着种种不确定性。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强化政府执政权威合理性的政治功能、重塑民族精神的激励凝聚功能、社会运行的调控功能和社会发展的整合功能。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内容空洞化和内在建设的不足决定其意识形态功能的两面性和不可预测性,甚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是一种负效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对于当代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及意识形态的重建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萍 《东岳论丛》2014,(4):138-142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网络具有诸多的技术优势以及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利用网络表达自己政治需求的社会成员不断增多,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行为。与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相比,网络政治参与不仅具有独特的特征与鲜明的形态,而且呈现出政治疏通、政治提效、政治监督和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博客、微博客等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社会状态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网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提高,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认真研究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建立官民互动的监督新模式等,探索网络反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廉政建设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三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近7年我国网络反腐时间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一文指出,与网络举报相比,政府在网络曝光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挥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制度化举措,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一文提出一种基于官方网站举报监督与民间网络曝光监督两者融合的网络监督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建议。我们认为,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博客、微博客等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社会状态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网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提高,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认真研究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建立官民互动的监督新模式等,探索网络反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廉政建设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三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近7年我国网络反腐时间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一文指出,与网络举报相比,政府在网络曝光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挥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制度化举措,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一文提出一种基于官方网站举报监督与民间网络曝光监督两者融合的网络监督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建议。我们认为,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腐败形势仍很严峻.法制化水平不高,监督不力,打击不力等阻碍着反腐败的正常进行.为此,在"反腐倡廉"方面,需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大一点;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狠抓制度建设,从而治理"官德"、"官风";加快社会的民主进程;依法治权;尽快制订新闻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博客、微博客等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社会状态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网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提高,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认真研究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建立官民互动的监督新模式等,探索网络反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廉政建设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三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近7年我国网络反腐时间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一文指出,与网络举报相比,政府在网络曝光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挥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制度化举措,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一文提出一种基于官方网站举报监督与民间网络曝光监督两者融合的网络监督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建议。我们认为,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网络投票、网络竞选是西方国家网络民主发展的范式特征,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呈现出与其不同的范式.在功能上,中国网络民主更凸显强烈的民意表达功能;在作用上,起到维护权利和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态势上,呈现"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在形式上,民主参与以讨论和提供建议为主,以协商民主为主要形式;在发展水平上,网络民主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数字鸿沟、分散化与失序化以及非理性化与娱乐化等诸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顾宁 《理论界》2006,(3):123-123,189
“网络愤青”作为民间舆论的代表,正在成为网上不可忽视的政治现象。“网络愤青”主要由有正义感、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青年组成。“网络愤青”的话语模式开始趋于理性和成熟。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网络舆论强化了网络对政治的监督作用;2.网络舆论逐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3.网络资源正在成为政治家的政治资产。  相似文献   

18.
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权力腐败主要有6种表现:权力关系化。就是利用手中权力拉关系,为以权谋私大开方便之门;权力商品化。就是把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等同于政治原则,搞权钱交易;权力私有化。就是把权力当成私有财产,有多大权谋多大私;权力资本化。就是利用权利捞取钱财,扩大资本;权力特权化。就是利用手中权利搞特权,进行腐化堕落;权力家长化。就是独断专行,以权压人,仗势欺人。这些表现提醒我们,防止权力腐败要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干部的充分重视。我认为,在当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政治顽疾,其已超出政治领域而向社会领域蔓延,具体的表现为社会经济领域的腐败,它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不太重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腐败存在于企业的重要环节和领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并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腐败会严重侵蚀企业的社会责任。文章认为,抵制贪污腐败行为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反腐败应该是经济领域各种所有制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对我国经济系统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现状及提高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的对策或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建国50年来人民监督的曲折发展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建国50年来人民监督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1.“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个政治规律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2.只有实行有效的人民监督才能表明和保证政权属于人民;3.人民监督的功能需要通过相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来实现;4.反腐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又不能搞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