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晚清到“五四”:文化转型与小说的雅化进程吴秀亮小说发展的雅化现象贯穿于整个中国小说史。只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性质、结构相对稳定,大部分小说在这个结构中文化地位一直低下,所以,小说雅化发展的变化进程较为缓慢。及至晚清戊戌变法失败、“小说界革命”发...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尽管经历了"小说界革命",但小说的地位并未得到充分承认。事实上,近代中国小说的兴起不仅与"小说界革命"的倡导有关,而且同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传播等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变革密切相联。这具体表现在:民国建立后,政体变化带来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文化意识形态趋于包容,加之商业资本的推动,促使"小说界革命"的后续社会效应得到显现,小说禁忌的"闸门"终被开启。其后小说文运渐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小说"的总体看法,这又与知识的社会建构密切相关。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探讨近代小说之兴起,有助于重新认识民国初年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形态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文化媒介的转型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变革。它对传统理论观念的冲击已经带来了震荡效应。理论界和评论界的纷争往往以改头换面的论题回应着这场变革。而且,文化媒介的转型,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带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在中国社会的文化媒介转型处于过渡的初期时,用何种理论来策应这场变革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一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历史学,但它援用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它不是研究一系列的个体或事件,不必关心经常变化的历史现象;而是对社会结构,关系和状态的发展过程进行观察和探讨;特别是关心诸如家庭、人口、结社、风俗、职业结构之类相对稳定、较少变化的现象。它又是社会学,但它运用了历史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必然带来社会生活乃至人本身的一系列的变化,不论这种变化是多么缓慢或者激剧,它总是由表层而进入到深层,由部分的蜕变而演变成结构性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和开放这样两大社会动力和压力,从物质、技术、能源到制度、消费,从经济、政治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在每一个层次上,十年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变,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的希望。但是,变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仔细分析公平正义,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公平,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这种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公平,它不是绝对的、毫无差别的公平。在现阶段,它只能是相对大多数人的公平,是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7.
简论现代媒介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媒介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动态性概念.现代媒介的诞生与社会背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赋予了现代媒介特定的内涵和特征.本文试图将现代媒介放在历史背景的变化发展中进行审视,以便对其特定内涵和特征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当代族裔文学的代表力作,二者都在现实矛盾的激发下以记忆重述过去、重构历史。然而,由于记忆的社会框架相异,两部小说在记忆书写中具有叙述记忆的体裁、存储记忆的媒介和传播记忆的载体等方面的形式差异,进而体现作为记忆媒介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各族裔作家正是通过策略地书写个体和族裔相异的记忆,解构美国整一的、同质的主流历史话语,表达族裔群体不同的、多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寝室文化就是整个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合而成的相对稳定又在发展变化的、具有特定风格和鲜明情调的文化氛围.它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大众文化渗透和嫁接于学生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某种程度的辐射、同化或异化作用.研究寝室文化,目的在于建设寝室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而寝室文化的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驾护航”.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十年动乱,旁观了苏联解体,并体验到全面推进改革阵痛的我国人民,现在愈加认识到社会稳定的珍贵,领悟到其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意义。没有社会稳定,我们人民生活想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实现社会稳定,除了无产阶级专政及其他物质保证外,舆论特别是媒体传播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社会新闻的贴近群众性、易于传播性,以及其发生的相对不确定性,它在导向上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又有激起大波澜的作用,与人心的稳定继而与社会的稳定关系重大。我国正处干改革开放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1.
晚清留日群体将民族主义引入中国小说.这一变化给中国小说带来深刻影响——它为中国小说实现其地位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契机;它体现了中国小说主题现代转换之一个方面;它为中国小说历史发展提供了新的当代之“道”.与此同时,民族主义因其作为世俗能量的实质及其中国化后的诸多偏见与缺憾,又很难成为小说之文化方向与终极意义供给者.重国家而轻社会、有国民而无个人,这是晚清留日群体民族主义小说写作之关键症结.  相似文献   

12.
(一) 何谓文化新闻,它的定义在新闻学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然而它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各种新闻媒介的报道之中,并以其独特性越来越为新闻界的同仁们所重视。 从新闻工作的分工看,文化新闻一般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文学、艺术以及相关联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发生、发展、变化的事实为对象,它与文化的广义概念,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见《辞海》),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主要反映的是音乐、歌舞、小说、诗歌、戏剧、书画等艺术类别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对英国谷物法变革(1815—1846)的重新解释及对现实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15—1846年间英国谷物法的变革是保护贸易制度向自由贸易制度过渡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这段历史史实的重新考察和分析,揭示了收入分配成本相对变动原理,它可以解释国家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演变。英国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谷物法而不是自由贸易下的转移支付来实现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可以节约分配成本。1815—1846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谷物法的分配成本—收益发生改变,边际上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谷物法的废除。这种渐进的、积累的变革方式,为英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探讨在WTO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心智状态,是由一定的社会取向、社会理智和精神支柱所构成的精神结构。社会心态有着自己的本质、结构和功能。这些内容已有专文论述。在此仅就社会心态的变化和调节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心态的变化1、社会心态变化的特征。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心态的变化过程。社会心态变化过程的总特征是,性质上的相对稳定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变动性并存。由于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决定了社会心态的相对稳定。在人类历史上的五大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了五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心态,这就是原始社会的社会心态、奴隶社会的社会心态、封建社会的社会心态、资本主义的社会心  相似文献   

15.
近代报刊出现以后 ,它就变成了小说的载体和传播媒体 ,传播者用现代传播手段传播小说 :发征文、做广告、登图画 (照片 )、设销售网络。传播媒体的变化使晚清小说与古代小说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无论是创作主体、读者群体还是题材选择、艺术结构都有了新的时代气息。现代传播媒体的出现在传播领域也造成了许多混乱 :夸大告白、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因此晚清小说缺少精品 ,并且大多数长篇小说都是残缺不全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媒介演进的历史,而媒介的历史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告传播活动的前行轨迹。如今,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对广告的形式和传播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媒介即讯息”。在平台即媒介、网络即传播的万物互联时代,广告和广告业将往何处去?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预测未来总是带有挑战性并充满“风险”,但理论方面的深入总结和前瞻性研究却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这也正是《竞合·联动·融  相似文献   

17.
<正> 宗教作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和与这种反映相联系的社会实体。尽管它的本质属性显示出它是上层建筑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颠倒了的世界观;但它还有社会实体的一面,即宗教多有典籍、信徒和活动场所,宗教界内部有比较严密的组织,除宗教生活活动外,又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又显出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这样一些社会特征。所以,宗教又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来都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的。我国的宗教问题中的许多内容,多与历史积淀有关也是这个道理。那末,何谓宗教问题?笔  相似文献   

18.
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君特·格拉斯在小说<铁皮鼓>中,通过小说主人公奥斯卡这一怪诞而又真实的艺术形象,以一个侏儒的视角,向人们叙述一个神奇故事.小说的很多情节是荒诞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然而它又对德国现代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现实生活作了真实、细致的描写.作者把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与他极为丰富的想像力相结合,通过荒诞这种特有艺术手法,创造了"现实"与"超现实"的艺术对接.  相似文献   

19.
在元代,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民族关系的演变,汉族士大夫的民族意识也发生着变化。元初,受政治环境和民族关系之影响,汉族士大夫的"夷夏"观念空前浓烈。降及元末,族群等级差异虽依旧存在,但汉族士大夫的"夷夏"观念和不满蒙元统治的抵触情绪却逐渐淡薄,并对蒙古民族的文化、一统政权及民族成员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意识。这种意识与元朝"汉化"政策的持续推行、空前的"大一统"局面、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等密不可分,它进而又推动了元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文学的发展走向了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文本也由单一的媒介性走向了多媒介性。这种转变让文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电子媒介载体下,多媒介性文本的出现让文学从创作到阅读再到审美都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因此对电子媒介文本多媒介性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了解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