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奥运会结束后,后奥运经济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后奥运经济中的低谷效应、社会额外支出增加和奥运泡沫效应入手分析了上述三大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借鉴以往奥运会的经验,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提出"科技奥运"新理念,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奥运、以成功的奥运带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奥运究竟带给了中国经济什么,中国经济在奥运会后又将何去何从。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不会衰退。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的举办往往会对主办城市的产业结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数据表明,在奥运会之后,主办城市的服务业,包括旅游业、酒店业和会展业等,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北京目前的服务业产值已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后奥运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后奥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提出科技奥运新理念,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奥运、以成功的奥运带动发展。科技对历届奥运会都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印波  余捷 《经营管理者》2012,(8X):365-365
北京奥运会是寄托着十几亿中国人梦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在家门口扬眉吐气的一届奥运会。在后奥运背景和举国体制下,由于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大量从事体育训练和比赛,往往忽略了生存技能的学习,让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面临再就业难的问题。这需要研究跟进,切实解决后奥运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世界上首次将科技奥运作为奥运理念的国家。在奥运会日益临近的背景下,对科技奥运的历史文献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开展科技奥运工作,也将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心怡 《经营管理者》2013,(1X):314-314
本文以国际著名品牌adidas为例,分析其在不断发展中积淀的借势奥运发展的经验,进而指出作为中国体育品牌在进行奥运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向其学习以利用奥运平台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9.
奥运经济当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奥运商机也成为许多企业关注并且加以利用的重要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蕴藏的巨大商机已引起我国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狭义的数字奥运是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统网络化基础上进行赛事管理,场馆管理和行政  相似文献   

11.
年炜 《经营管理者》2009,(19):118-119
与往届奥运会相同,2008年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北京服务业各行业及上市服务业企业于奥运会期间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着重分析了奥运会对北京服务业各行业及服务业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北京市服务业各行业及企业在奥运会前普遍受到奥运会的积极影响,在股票市场上表现突出。同时,分析进一步表明各行业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策略均与企业在奥运会期间的业绩紧密相关,值得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奥运后所有企业又站到了同一起路线上,那些透彻理解奥运内涵,并把自己产品与之完美结合的企业,将会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13.
《泰晤士报》报道伦敦奥运会有鲜明的特点:坚持大报风范,不断探索创新;报道内容深刻细致;专栏化的报道使得报纸个性鲜明。它与《人民日报》北京奥运会报道的特点不同。《泰晤士报》伦敦奥运报道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报纸的准确定位;内容上注重深度;突出自身风格,把握媒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中国选择奥运,世界看好中国。我们的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认可,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办好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奥林匹克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期待,我们正在认真地做好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把一届美好的奥运会奉献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李世森 《经营管理者》2013,(1X):386-386
中国是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较晚的国家,第一次参加市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重要性的提高,吸引了世界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学术方面的关注。对中国奥运政策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以期促进我国奥运理论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学伦 《经理人》2008,(10):52-53
2008年奥运会前,在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竞技场的赞助商竞争中,李宁输给了财雄势大的世界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在阿迪达斯主题为“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铺天盖地宣传攻势之下,李宁如何抓住家门口百年难遇的奥运契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等方法对奥运品牌营销进行研究。剖析李宁品牌在奥运营销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同时,借鉴李宁品牌在北京奥运的成功营销实例,给我国其他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项。以下资料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国际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会这样的全球性赛事,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9.
数年前,当中国获得奥运主办权时,遥想2008年好像十分遥远。今天,当2008年已在身边,人们不能不惊叹时间的飞逝。毫无疑问,2008年的这个春节没有人愿意规避“奥运会”这么一个名词。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明白,奥运会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和举足轻重。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与举办奥运会无缘的中国人,把主办奥运,  相似文献   

20.
科技在奥运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与奥运的关系演进,具体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科技化发展的过程上。科技奥运的观念也因此产生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在2008北京奥运会日渐临近的背景下,在科技与奥运相互结合、日益紧密的环境中,我们分析了历届奥运会的科技应用,从科技与奥运的关系中提炼出四大科技奥运里程碑,并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