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与价值是人类理性不可或缺的两重视界,但是当人们将科技理性置于人类理性的核心位置时,科技与价值分离了,科技异化为统治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科技与价值分离的异化现象跨越了国界和社会制度壁垒,甚至上演了技术霸权主义,使科技成为检验整个人类风险与灾难迅速扩大的实验室。全球化下科技与价值分化风险的减少与消除在于确立人化科技价值观,促进科技以无愧于全人类命运的方式发展,在于始终执守"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关系原则,也在于公正、公平、合理地重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启蒙思想要求用理性的武器将人们从愚昧和迷信之中解救出来,而康德认为对于理性的误用也导致了盲目的崇拜,因此必须要划清理性的使用范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获得之中所起作用的是知性,表现为一种借助于图型将范畴应用于直观对象身上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一种自然的禀赋,需要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而在道德教育中,对于道德法则的遵守首先要以对它的认识为前提,只有认识到道德法则是我们理性为自身所设立的,我们才能够尊重它的合法性,并在行动中践行道德法则,这种道德上的自律也就使得人们成为了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3.
法美学生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美学在现代人文理性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法律生活,它集中体现了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生产方式与人性的统一,目的在于把人的法律世界还给人本身,使人在法中能够诗意地栖居,使法能够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但是,现代人生存的困境却直接动摇了现代法律存在的根基,"现代性危机"直接导致了法律的"总体性危机".科学理性造成了法律的科学化倾向,伦理理性造成了法律的伦理化倾向,后现代的非理性更是造成了法律的非法律化倾向.传统的"上帝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生态中心论"法学范式无力解决现代法律的"总体性危机",也无力引领法学步入更高的境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科学发展现的指导下进行重大法学理论创新,通过构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法美学,为中国现代社会提供法理依据,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可能的审美的法律生活.  相似文献   

4.
被阉割的英雄——对孙悟空与哪吒故事的一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空和哪吒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个十分受人喜爱的形象,他们的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两个以反叛精神著称的人物上演了一出出人格被异化的悲剧,体现了一种文化中的"阉割情结"。他们实质上是被中国古代父权文明所阉割。在当今社会,阉割恐惧仍然广泛存在,传统理性文明遗留的桎梏仍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他们拒绝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但是他们却自得其乐地享受着生活在互联网、手机成为像牙刷、枕头一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大都市出现这样一群人: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当代通讯工具。他们被称为"拒电族"。他们并非垂垂暮年,很多尚未进入而立之年的阳光青年也心甘情愿加入其中;他们并非喜欢孤独,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朋友济济。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高度抽象的"符号社会"中,符号化生存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对符号的崇拜和追逐必然使人们的认知和评价系统发生变化,产生符号迷狂的精神幻象.符号幻象消解了主体自我的真实需求以及存在的原初意义,把人奴役为非理性的商品符号的狂热崇拜者和追逐者,导致人的精神的沦丧、道德信仰的缺失以及主体性的丧失,成为被符号所牵引的木偶,悲情的依靠幻象而活.洞穿符号乌托邦的幻象,回归到理性的轨道,才是超越符号幻象的唯一进路.  相似文献   

7.
正人、人性、人格、人道,这些都是当下一些教育专家经常念叨的概念,也是他们批判各种应试教育现象的锐利武器。然而它们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它们跟教育的关联在哪里,似乎又都语焉不详。西方人道主义由古希腊发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论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将人视为理性的存在,构成西方人道主义源远流长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现代性的讨论中,标志性的概念"理性"已经被人们解构,但是另一概念"成熟"及其相关的词汇"自主性"则被学人忽略。自主性在康德的视野中是摆脱监护和控制状态实现启蒙的重要预设。福柯不满意康德的普遍理性概念,从而引进历史本体论来批判理性及其公开运用的可能性.在对理性进行拆解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主性的背谬。自主性在中国现代性和后现代皆有体现的语境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初始,由于人对大自然的充分依赖,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感性和谐"。发展到近代,由于人文和科学的力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状态。如今,人们发出了要在更高阶段上回归自然的呼声,这将会形成人与自然的"理性和谐"。人们重新审视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它已成为当今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理性批判与人的启蒙--重读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理性危机呼唤着对理性批判的理性态度。在康德所展开的理性批判中,人的问题是核心问题。通过理性的批判而实现对人的启蒙,正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命意。在理性批判中所敞开的人的主体性和有限性的价值理念,是康德哲学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思想遗产。理性地对待理性自身,在直面人的有限性的前提下确认人的主体性,领悟人的存在的意义,敞开真实的人本身,应当成为当代理性的自觉意识。在人仍然成为"问题"的当代,人的存在仍然需要理性的启蒙。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与市场经济之间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 ,它们有着共同的经济理性基础、道德基础、价值基础和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科技的发展是市场进步的内在要求 ,它不仅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提供了物质手段 ,而且为市场经济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理性支持 ;同时 ,市场经济的进步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动力 ,从而使得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在现实上表现为一种相互促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战后东亚先后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堪称奇迹。奇迹的原因固然离不开市场经济制度,但如果国家仅仅是"守夜人"或小政府,不可能导致东亚奇迹;国家作为"制度供给者",不断推出以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东亚奇迹创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晋商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群体,纵横商界五百年,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他们在经商时所秉持的商业伦理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生存意义缺失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关注的重心就是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去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生存意义世界的关注。尤其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个体意义感的失落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危机之一,如何重新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亚的东干人不仅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创造了海外华人历史上的奇迹.他们将带到中亚地区的汉语西北方言拼音化,使用38个斯拉夫字母拼写东干语,采用了词式书写,制订了正字法规则,出版了书报杂志,编写了东干文教科书,并在此基础上还培养了一大批诗人和作家,发展了东干族文学、教育和民族文化.东干文是汉语拼音文字的成功尝试,它为我国现代汉语音素文字的创制和词式书写的语言规化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湖南村镇银行自2008年开始组建以来,探索出了"湘乡模式"、"湘西模式"和"沪农商模式"三种基本模式。不仅赢得村镇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为支农支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湖南农村金融领域的一支"奇葩"。但是,村镇银行在发起行作用、业务拓展、政策支持、结算服务、风险防控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村镇银行的建设目标,矫正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CI战略     
当今经济向全球化、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导入CI战略已成为一种必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中早已获得了利益,中国的企业和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根据自身的情况实施CI战略,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更能提升企业的地位。因为在当代,以形象和信息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同样是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深入发展的今天,导入CI,必将形成中国的CI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家族制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有着历史必然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家族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它日益强大;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家族制企业的劣势,分析利弊,创立适合的管理模式,促进家族制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创造性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有其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和道德理由.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律性发展,致使社会理想的乌托邦视景消失,从而现代人的交往方式趋于工具理性化,生存模式陷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因此,人类需要考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对市场经济作必要的文化制约和道德规范,自觉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稳定问题始终在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占据着决定性的权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培育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始终基本维护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稳定的的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引向深入,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演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及时地进行自我创新和政策调整,与时俱进地转换维护稳定的模式。“稳定压倒一切”的新政治经济学原理为“中国之谜”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