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问题引起的争论,大都与想象连在一起。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要求真实,所以就不能想象;有些同志认为报告文学容许想象,所以可以虚构。前者把想象与真实对立起来,后者把想象与虚构等同起来,这些片面的看法,对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都是不利的。到底报告文学创作中是否容许想象,想象的作用如何,报告文学中的想象与其他文艺创作中的想象有什么区别,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如何更好地展开想象,本文想联系作品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都要运用形象思维。而想象在形象思维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古往今来有关的文艺论著和创作实践,都把想象和虚构紧密连在一起,在虚构和想象之间划上了等号。人们一提到想象,必然就会想到虚构。这样,就把这两者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体的演变,出现了新兴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从而想象也成了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想象的含义和作用,必然会产生变化和发展。倘若看不到这一点,不加以总结和论述,势必会造成混乱。现在,在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上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辨证统一的特殊文学。在报告文学中,如同在其它文学样式中一样,想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者,在他们的名篇佳作中,我们随处都可看到因想象力的高度发挥而闪射出的耀眼的艺术光彩。 然而,在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对是否允许想象,能不能虚构,想象与虚构的关系怎样,历来众说纷纭,颇有争议。究其原因,固然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多种表现手法的互相渗透,各种文体的交叉影响以及对真实性的要求不一致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由于对想象这个术语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同一事物,结论必然相差甚远。因此,要解决这个涉及到报告文学生命的问题,就必须首先统一对想象这个概念的理解。 什么是想象?报告文学的想象又有什么特殊性?想象与虚构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新五性"是笔者针对报告文学的"旧三性"而从新时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它既为文体特性,也是价值标准.它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观念更新与审美新变.这一点,在史传报告文学与问题报告文学中表现尤为突出.而张正隆、陈启文与阮梅作为其中不同年龄和文体流派的新老作家,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以他们为例进行补充论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管窥近年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向宛如庶出的报告文学从叙事散文中脱颖而出,以新的笔墨、新的姿态,和着新旧交替、转机纷呈的时代脉搏,跃上了当代文学的浪峰。它正以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向小说、戏剧、诗歌挑战,并赢得了为数众多的读者。在这支异军突起、活力充沛的报告文学作者群里,由诗歌、散文创作而转入专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徐迟,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勇敢的探索者。他不但开拓了报告文学新的领域,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诗的想象写报告文学,而且还给报告文学熔铸进美学因素,使他笔下的人物和生活充溢着时代的美感,表现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冲击。是的,有谁从灾难的视角去表现过灾难呢?人们总是习惯于从真实性这一层面去审视报告文学的创作,而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却常常成为不幸的“被遗忘的角落”。基希说:“事实对于报告文学者,只是尽着他的指南针的责任……”很难想象,一个缺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和透视,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缺少对生活进行思想烛照的创作主体,能够真正地反映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对新时期以来大量西部报告文学的阅读和梳理,从总体上对西部报告文学三十多年来的成绩进行总结归纳,对西部报告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创作继承与突破几个方面的独特性进行探讨,进一步发掘西部报告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的贡献,以及它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形成积极、先进的西部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教育问题报告文学的鸟瞰,以及对几部作品的重点分析,揭示了八十年代变革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剖析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深沉忧思,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新趋势,评价了报告文学和教育问题报告文学在当前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本文从面到点,从一般到重点,集中围绕教育问题报告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在目前报告文学评论界,尚属创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报告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我们过去对他在报告文学领域的活动及其杰出贡献,一直未能给予应有的注意和恰当的评价,这不能不是一个缺憾。本文仅以笔者能够查阅到的史料,对这个问题做一点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和研究者。报告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在瞿秋白的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创作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他是通过写文艺通讯和报告文学开始早期文学创作的。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主要是在旅苏期间描摹革命胜利后苏联的“社会的画稿”及记录个人“心弦上乐谱”的过程中,他认真钻研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0.
报告文学应该是“报告性”与“文学性”两味俱全。当前不应该给它排座次,认为“报告第一,文学第二”。这不是“报告文学”的内部规律。恰恰相反,打倒“四人帮”后,在实事求是精神得到发扬,在“拔高”不再是报告文学失真的主要标志的情况下,它的“文学味”应相对突出。报告文学能不能合理想象?作者认为,合理想象有两种:一种是允许虚构的合理想象,一种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前者为小说等文学创作采用着;后者为报告文学等新闻性作品采用着,作者举例分析了后一合理想象存在于报告文学之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拙文的标题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几个汉字顺序的颠倒,而是意在引出对报告文学的想象问题的重新争议.因为新闻写作是充满新鲜感的,而新闻理论在这个问题的论述上,却给人一种陈旧感,并且大有趋赴狭仄之势.不少论著往往以真实性为法宝杜人之口,武断地结论为:报告文学不准想象.  相似文献   

12.
<正> 毫无疑问,辽宁青年作家姚玉彬报告文学集《情场回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的行世,是公安题材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姚作对当代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现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这个意义突出地体现在姚玉彬创作的生命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在姚作社会价值、情感价值、审美价值三者的较好融合.因此姚玉彬的报告文学创作也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了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新水平.评论和研究这样的一位作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对姚玉彬创作的精神价值作一简要的论述,谨请专家学者、读者诸君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及艺术想象在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功能,及其在创作中的地位。进而阐明艺术想象的本质就是形象思维;并从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过程中,论述了艺术想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内在联系。最后,本文深一层地把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想象即艺术的形象思维与一般的形象思维即一般的想象,作了区别。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曾作为文学体裁中的"轻骑兵",并形成"短、平、快"的特点.时过境迁,大部头的报告文学越来越厚重,大有成为文体"重器"的势头.辽宁报告文学作家刘国强的《罗布泊新歌》和《燕赵脊梁》两部大部头作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也尝试着将小说的创作手法、技巧融入其中,特别是在行文的结构上形成了新的报告文学体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茅盾的报告文学话语,呈现观念与经验的流动"场域",折射出左联的现代性预言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诉求之间的交叠与裂隙。在科学主义认知观的支配下,具有为现实撰史雄心的茅盾,在理论著述上强调报告文学写作的真实性,但在观念形态的潜在影响下,他本人的创作与编辑活动,在不期然间提供着有别于官方叙述的另一种想象中国的真实方式。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及的纪实文学,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和纪实小说(含非虚构小说、口述实录小说,报告小说等),二者形成当代纪实文学热潮。尽管同属纪实文学的范畴,其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报告文学要求作者严格遵守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具体细节真实进行创作;而纪实小说则可以在大原则真实的基础上,融入作者一定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想象。 当代纪实文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文学的初期,即以《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为代表的一批作品,然而它的主要成就取得则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这是当代纪实文学的高涨期。一方面是除报告文学以外的其它纪实文学样式相继涌现;另一方面是以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为标志,报告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纪实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成的时间,尤其是作为一般文学热潮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倒台后,随着报告文学创作的新发展,有关报告文学的理论、评论文章也多起来了,并在新阶段再次出现了关于报告文学创作问题的原则分歧。徐迟同志在国内记者业务训练班的报告中,谈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写作时说,掺了“一点砂  相似文献   

19.
评论家冯立三先生曾说,在三类(问题报告、英雄报告、历史报告)报告文学中,“英雄报告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我们在创作组织和评论工作中的一个缺欠。这类报告文学并非都是平庸之作,即令佳作较少,我们也有责任予以扶植。”奋斗在体坛艺坛一代有为的文体工作者亦可谓是一类英雄。事实上,新时期描写这类英雄的报告文学还是具有相当实绩  相似文献   

20.
可想象性论证与后天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面临可想象性论证对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命题的挑战时,一种突出的策略是借用克里普克关于后天必然性的论述,然后辩论说物理主义命题中包含了一种独立于我们认知想象的、形而上学的必然性.本文介绍讨论了这种类型的论证并指出它们都不能为所谓的"形而上学必然性"提供合理的依据.可想象性论证对物理主义的挑战依然存在,对这一论证的探讨涉及一些语言哲学与形而上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