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红旗》1966年5月发表的题为《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把形象思维说成是“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体系”,从哲学基础上否定了形象思维。“反形象思维”论这一错误观点,得到“四  相似文献   

2.
思维基本形式究竟有几种,这在学术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在简要述评有关思维基本形式几种流行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认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感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并对各自的认识论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 有一些时间,比方说十年浩劫的一段时间,很多人否认形象思维的存在和作用,其结果给文学创作带来了严重的创伤。这是众所周知的。甚至有人确切地认为“形象思维论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系,是现代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认识论基础”,进而推断形象思维“这种所谓思维,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近年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情况有根本的好转。肯定形象思维的探索和研究逐渐地活跃起来了。可是,也出现一种令人疑虑的倾向。即认为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活动中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是人类认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同抽象思维一样,能够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首先,从形象思维的内在本质来分析。所谓形象思维是自始至终不舍弃具体形象的思维,这包含着两层涵义:(1)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2) 在这种思维活动中,人脑加工的主要是形象信息。  相似文献   

5.
形象思维也属于理性思维,它不同于感性的表象。观念的形象是思维的最初元素,在观念的形象之中蕴涵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矛盾本质。形象思维以观念的形象为出发点和基本要素建立了形象运演系统。同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构成的理性思维的互补结构,形成思维系统的整体效应。因此,应该把形象思维作为重要的认识论范畴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里仅就造型艺术来谈具象、抽象和意象,旨在对意象问题研究作进一步的思考。从思维角度来考虑,形象思维具有多象性;从造型意识方面来看,形象又具有多变性。 1991年8月在西安召开的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对意象艺术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西方艺术基本上属于具象或抽象艺术。这种观点是将具象、抽象、意象作为三种并列的艺术形态展开研究的;另一种认为,意象是一个标示本体的概念,无论具象、抽象都是艺术家头脑中审美意象的物化形态。我们认为,具象、抽象、意象,都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物象的形象反映。形象思维是具有多象性的。  相似文献   

7.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三段论的形式所进行的基本思维形式。那么与抽象思维相对的形象思维又是怎样的呢?它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不是也与抽象思维一样,有个“三段论”呢?本文想对此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与美学界的先行者们共讨。一形象思维的定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如果说抽象思维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新概念的话,那么形象思维的结果就是创造一个新形象,因此,形象思维就是创造形象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发生学的方法在二十世纪人类认识的方法序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生的观点、演化的观点,已经切入了现代人类的思维方式。天体的演化、化学元素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语言的产生、心理的发生等等内容,已构成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样,对人的思维和认识进行发生学的考察,也已成为现代认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视角。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的发展来看,考察认识的发生过程,对于深入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结构及其基本属性的形成,全面把握人类认识的辩证本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发生学的方法在二十世纪人类认识的方法序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生的观点、演化的观点,已经切入了现代人类的思维方式。天体的演化、化学元素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语言的产生、心理的发生等等内容,已构成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样,对人的思维和认识进行发生学的考察,也已成为现代认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视角。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的发展来看,考察认识的发生过程,对于深入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结构及其基本属性的形成,全面把握人类认识的辩证本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科学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人们对形象思维及其作用的一些说解,本文从思维科学和提高科学认识水平的角度,对形象思维的实质及作用进行探讨。形象思维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形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不同的途径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逻辑概括性使形象思维具有明显的理性性质,赋予形象思维以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动作用。形象思维的独特的创造性、贯穿始终的形象性还使其在某些方面具备抽象思维所没有的优越性。形象思维为科学认识奠定可感的认识基础,为科学认识提供美的追求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的论述,从三者一致的角度,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辩证)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人类世界发展学说的观点,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只是在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基础上、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发生的问题,都只是确证着世界、自然、运动、物质等统一之普遍原则的人类实践活动客观规律的不同表现形态或形式,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关于这一辩证过程,目前大体有这样一些表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具体——抽象——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些表述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它们又都是从某一局部、某一侧面来表述认识的辩证过程的,都不是对人类认识发展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学认识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研究论呈现新的局面,其特点是力图吸取现代科学及其特有的思维方法的成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对之作出说明,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体系适应于新时代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认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课题和方面,传统的课题也开拓出了一些新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形象思维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 他对形象思维的性质和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对形象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规律也有许多艰辛的探索和精湛的论述。 形象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规律,它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谓典型化就是通过独特的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概括并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出历史潮流和时代精神,使创造出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是社会实践中、在教育培养中发展起来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长河中通过思维而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考察人类思维发展史和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发现: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人类的思维,也就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因此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当然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成分。由于思维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我们可以认为数学直觉思维是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思想是我党的基本路线,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准确地表达了主客体、主客观的辩证关系;符合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及将哲学与伦理学融为一体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在认识论研究方面开辟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新途径,较有成效地回答了一系列带根本性的认识论问题。可以说,发生认识论在许多方面支持、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时,发生认识论也有许多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地方,暴露了它的不足,缺陷和错误。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关于认识的对象任何一种认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和说明认识的对象问题,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形象思维是作家在从事文艺创作过程中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四人帮”出于炮制反革命阴谋文艺的需要,以政治代替文艺,以普遍代替特殊,断然否定形象思维。他们还通过一篇错误文章绐形象思维扣上了“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以及客观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过程。因此,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通常人们所指的理性认识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思维方式。它以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形象思维则不同,它又称“艺术思维”。它通常指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  相似文献   

20.
具体和抽象这两个词,人们是经常使用的,不过使用的角度是各种各样,其含义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归纳起来讲,不外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三个不同的意义上来使用。本文主要是试从认识论意义方面来论述什么是具体和抽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和抽象是认识论也是辩证逻辑中重要的一对范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又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认识就是在具体和抽象这两极对立的形式中运动。因此,正确地掌握具体和抽象这对范畴,对于正确地理解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