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沂蒙文化融合了传统的齐鲁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和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革命文化,成为当代地域文化的一个独特存在,也是沂蒙文学繁荣的重要精神资源库。沂蒙作家群的创作形成了思想意蕴的多倾向性共存,凝重的农民情结以及精神上与沂蒙文化的同构关系。从文学的视角考察沂蒙文化,既是对革命老区精神资源的探询,也是对文学书写民族心灵图景的叩问。  相似文献   

2.
沂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其生成与演进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史前是沂蒙文化孕育成长与独立发展的原生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是沂蒙文化走出沂沭河流域,与中原文化交汇互渐的拓展时期;秦汉是沂蒙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大文化后蓬勃发展的激扬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沂蒙文化在中国江南异彩纷呈的辉煌时期;隋唐宋金元是沂蒙文化发展平缓、单薄、弱化的低落时期;明清是沂蒙文化显现发展旺势的复兴时期;近现代是沂蒙文化输入先进思想和革命文化的焕然时期;当代是沂蒙文化特别是沂蒙红色文化丰富与弘扬的升华时期。  相似文献   

3.
解读"沂蒙精神"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向度,只有将之放置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解读,才能真正把握沂蒙精神生成和发展的逻辑,也才能透视出沂蒙精神的深层价值和意义,即沂蒙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是沂蒙地区自身内在依据作用的结果,还包含着必要的外在依据,是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沂蒙精神不仅是一种具有鲜明沂蒙特色的地域性精神形态,它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其最本质、最具特色的时代内涵表现为它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蕴含的价值内涵则是指强大的精神支撑价值和精神动力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族英雄精神是民族软实力得以生成并发挥作用的支持资源,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连接民族软实力的精神纽带;民族软实力是民族英雄及其伟大精神的根本要求和外在表征,它有助于民族英雄精神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英雄精神本身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精华,可谓不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的结晶,因此对英雄事迹及其精神的弘扬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具体的发扬光大,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尊力。沂蒙英雄精神是传统精神的承继和发展,可以提高中华民族整合力;它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灵魂和本质,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增添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提高党的吸引力也具有重要作用;沂蒙英雄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推动时代发展的范导力,是推动个人发展的重要激励力,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鞭策力。  相似文献   

6.
沂蒙红旗     
八年抗战,沂蒙老区英雄辈出。苦大仇深的莒南县农民刘永良将三个儿子送往抗日前线,三子相继壮烈殉国。老人强忍悲痛,谢 绝政府照顾,在村里组织互助自救。解放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农业合作社,被评为劳动模范,选为县和省两级人大代表。 刘永良的事迹在沂蒙老区广为流传。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以古风形式写下这首叙事诗,以资对抗日老人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褚振江  罗金沐 《中华魂》2014,(18):23-25
这已是彭悦第26次来探望沂蒙六姐妹了。一路上,她出神地凝视着熟悉的窗外。车窗外,革命老区鲁南蒙阴县烟庄村,静静地镶嵌在沂河蒙山里。不远处,迟浩田上将题写的"沂蒙六姐妹纪念馆"一排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听说91岁高龄的伊奶奶重症在身卧床不起,我实在放心不下,这次利用周末为老人家带来一些吃的穿的用的。"  相似文献   

8.
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沂蒙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同一,内涵一致。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沂蒙文学"较全面地承载了沂蒙地区流传的"方言土语"。其中的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叹词、拟声词、助词等)方言,从词义来看,一部分有着明确的词义来源,一部分的词义来源存在疑问,还有一部分的词义来源难以查考。这些方言不但颇具研究价值,还赋予了"沂蒙文学"以独特的地域风情。  相似文献   

10.
正直 《社区》2003,(14):40-41
在沂蒙老区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他18年如一日,拖着患有严重关节炎的病腿,背着干粮,历尽千辛万苦,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遍地搜集有关沂蒙山区的革命文史资料,呕心沥血地编辑他的辉煌巨著。请看——  相似文献   

11.
正定新区是石家庄重点发展区域,依托正定古城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正定新区建设和古城文化开发与传承的全方位对接与融合,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发展环境的关键.正定新区设计与建设融入时代元素多、古城文化元素少;古城文化开发和传承考虑老城多、思考新区少;新区和古城文化教育层次偏低和缺少高等层次教育,是正定新区建设和古城文化对接与融合的主要问题.需要发展教育,依靠群众,大力开发古城文化资源,在新区建设中融入古城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2.
佛教文化是昊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型塑了吴地人的性格,渗入吴地人的生存方式中。吴地人生活在“去恶向善”的佛教氛围中,具有“善”的品性,表现为吴地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知足”。吴地人对世间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态,具体体现为:不比较、不计较;不贪求,不铺张;有节制,善于精打细算;有理性,善于在夹缝中生存。  相似文献   

13.
原荆州地区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古代荆州地区的数学与数学教育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兴时衰的发展过程,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怎样把握旧城改造这一契机,使整个城市实现全面复兴是城市决策者、开发商、规划师和市民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包头东河区北梁旧城开发的分析,为其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残疾人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残疾人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虽历经发展,尚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精神发展的需求和文化权利的保障。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对城市社区残疾人文化建设,从秉承残健融合的文化建设理念,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共建,培养与打造专业精湛队伍,整合社会资源、构筑文化建设合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干宝的宗教信仰属于道教。其宗教观之形成与孙吴文化密切相关。佛教对于干宝的影响甚微。《搜神记》虽然为《法苑珠林》大量采录 ,其中故事多属于道教 ,佛教故事很少。把握干宝及其所处时代的道教文化精神 ,是解读这部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