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曾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24-28
在长江三角洲新一轮的沿江开发中,镇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制定科学的沿江开发规划,实施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战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惠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惠澳和惠南大道的修建,联系惠州市南北两个中心城区的沿线地区区位优势彰显,城市开发进程加快,对这一地区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空间开发战略的研究,是在新一轮发展阶段中保证惠州城市功能继续提升以及城市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作者依据空间结构研究的经典理论,提出惠州市南北城区沿线地区空间开发策略:将惠州市区内部的城市发展轴融入到珠三角大都市区中;对区域发展优势条件进行合理组织、优化,形成系统集成的城市综合发展走廊;形成一轴两带、两个城市服务中心、九个发展单元的空间形态。这将对惠州的城市建设和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区的发展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网络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17-20
文章将四川分为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川南地区、川东及川东北地区、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地区五大经济区域,并分析了这五大经济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进而提出四川应实行重点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包括:核心区域发展战略、重点轴线发展战略和突出中心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朱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85-87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桂世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131-134
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策 ,为四川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四川的高等教育必须抓住这一机遇 ,加快发展 ,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为实现四川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四川近代经济的开发,启动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资本兴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开始产生.而四川开发浪潮则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由此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辛亥革命前清王朝"新政"阶段和辛亥革命后阶段."新政"是清王朝迫不得已进行的改革,其主观愿望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但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也成为近代四川经济开发的发轫.辛亥革命尽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近代生产力,使四川近代民族资本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形成了四川经济开发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林元旦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03-106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家在进行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探讨了区域分工、区域优势的利用、区域发展等理论问题,这些理论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文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2):5-11
本文讨论了三维空间被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等几种空间曲面分成不同的空间区域,以及不同的空间区域内的点的坐标分别满足不同的不等式,而处于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点的坐标则满足相同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交通地理,反映地理空间的交通格局,在推动和构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方面作用日益突出,但从理论层面系统认知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交通地理演变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展理论逻辑认知框架。通过运用逻辑分析、演化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生长、城镇体系生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口集聚等五个方面探讨交通地理、交通区位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认为,交通地理的经济区位性催生城市生长,交通地理的等级结构演化推动城镇体系生长与发展,跨区域交通地理关联推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从"点—轴"向"网格化"方向演变。考虑到科学严谨性,数理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以及进行计量验证将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27-530
民国时期四川烟叶物流最发达的是川西平原区,其次是盆中丘陵区和盆周山地区,整个物流格局基本上以平原区为中心,平原区烟叶输往川内及省外。民国时期四川烟叶运输通过水运和陆运实现。水运依赖沱江、岷江、川江运输,主要有三条:沱江-川江线,平原区烟草沿沱江、川江输往湖北及长江下游;岷江-川江线,平原区烟草沿岷江、川江下运;渠江-川江线,渠县烟草上运宣汉、绥定,下运合川、重庆、万县、湖北等地。陆运主要有川陕线、川康线、川黔线和川滇线四条:川陕线,烟草由平原区经过川陕路而达陕西、甘肃;川康线,烟草由成都起运,经川康驿道或公路达泸定;川黔线,烟草经过川滇公路运黔、滇各地;川滇线,烟草输往由贵州毕节转运或直接入云南。 相似文献
11.
蔡高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32-35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激发了中国人对太空旅游的热情,太空旅游由神话变成了现实。太空 旅游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中国的旅游市场、旅游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太空旅游产品开 发滞后、太空旅游国际合作缺乏、太空旅游保险法律制度缺失都是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为 此,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太空旅游方面应努力调整政策,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科学规范 ;完善立法,加强保障;加强合作,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2.
李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当前,我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发展迅速,但在服务观念、组织协调、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总体实 力,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必须明确服务定位,确立扬长避短,先易 后难,灵活快捷,拾遗补缺,价格低廉,形式多样,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具有动态性 ,即均衡、或非均衡或协调发展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轮流突出 ,又具有协调性。就全国而言 ,三极联动即三大区域———经济落后的西部 (尤其是西北 )、欠发达的东北以及经济发达的东部———联动战略注重缩小差距、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因此 ,抉择和培育“协调型增长极”有其重大意义。它有助于熨平东北、东部和西部 (尤其是西北 )三大区域差距 ,有助于形成同质化和一体化的大中国经济区域。其典型就是“一圈二带三区”为骨架的东中西部结合区 ,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型经济增长极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区。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规划是保证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地方矿产资源规划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介绍了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中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2-34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王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78-82
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影响和启示是很深远的,空间经济学自由企业家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指出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东部为核心、中西部为外围的大格局下,中西部地区必须培育区域内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并通过提高区内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降低区内交易成本、扩大产业差异化水平等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区内聚集核心。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沿革分析入手 ,结合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 ,就多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国际模式提出了一种研究思路。最后 ,针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际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贺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6):1-4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提出与建设。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在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方法等许多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对相关区域发展的空间经济分析理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级均衡性、竞争与合作、“重复性囚徒困境”博弈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空间发展的经济驱动力。认为对于区域空间发展的新趋势,特别要注意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区域空间的兴起,还要对区域中的首位城市进行研究。认为区域规划的精髓在于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空间组织。只有真正分析了区域空间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因,才能构筑一个理想的区域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 ,对四川县域内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提出了如下看法 :四川县域城镇的空间是典型的单中心、离散的点状空间结构。正是这种空间结构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内城镇的未来空间结构发展 ,可以采取一种开放、非全覆盖的“葡萄串”走廊式发展战略 ,培育县域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位使之成为新的增长极 ;同时县域应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溢出效应 ,发挥县域在城镇体系中的结点作用 ,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