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协商民主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为核心的新型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实践,具有坚实的实践根基和相对成熟有效的现实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大代议民主与政协民主协商相结合制度、政府公共决策的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由“公共协商”达至“社会和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气象。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现时期如何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来化解由于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程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需要树立"平等协商"理念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这是政协协商民主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建立和完善执政党与政协的决策协商制度、人大与政协的立法协商制度、以及政府与政协的决策执行协商制度,这是搞好政协协商民主的关键;需要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法制化建设,这是政协协商民主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协商民主制度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此,仔细梳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协商民主概念的论述,理清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基础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选择和协商民主理论作为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两大重要流派,对促进民主具有重要作用.但社会选择方法运行的悖论一直是民主发展的阻滞因素.由于协商民主主张在信息公开透明情况下进行公开辩论与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社会选择悖论对民主造成的困境.社会选择和协商民主可以互补交融,协商型社会选择应成为民主发展的方向.为此必须建立利于协商型社会选择存在的公共能量场,完善协商型社会选择的制度保障,并注重公民美德的培育和建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合作、协商为特点区别于西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多党合作的成功范例,其重要价值在于:拓展了多党合作的实践空间;体现了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独特作用;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中观层面的案例支持和有益启示。多党合作协商的毕节模式在参与的广泛性和协商的程序性两个方面有待推进。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自由民主制纠偏而兴起的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代际传递特点,理论研究主题也从民主决策延展到公民参与再到公共治理。近年,协商民主理论逐渐向协商政治实验发展,并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具体的政治操演。厘清当代西方协商民主近三十年发展的基本进路,我们发现,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乌托邦"的批评,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理论架构,不同理论派别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但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求突破西方代议民主困境的多种可能出路。作为一种正在发展和完善中的理论,我们不能赋予其太多的民主期待,而应该将其视为对西方民主体制进行补充完善的新探索。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态度,也有助于我们在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同时,正确理解与区分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中的民主意味着与决策相关的居民都应参与讨论和协商,而协商则意味着居民应具备某些辩论与对话的能力,因而在社区较好实践协商民主需要居民有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协商民主在社区推行从理论上讲有参与优势.但从实践上讲却也有参与困境,具体表现为社区公共参与文化的缺失、低度的参与认同、理性人的“搭便车”心态,以及多数居民参与能力不足等.促进居民积极有序有效地参与社区协商的路径有: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居民,实现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有机结合,从普及谈判协商知识及培育社区自组织的角度增强居民参与协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