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变迁规律,基于2003~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跟踪调查数据,以山西10个村的样本为例考察了近10年来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轨迹。研究发现,农村人口10年来平均年龄增长了4.3岁,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增长5.6岁从性别和在家居住时间看,46岁及以上女性和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从工作时间和就业方向选择看,尽管农村劳动力仍以家庭农业经营为主,但外出就业和受雇用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手段从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看,滞留在农村的农业人口质量较差。研究认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已发生巨大变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农业“女性化”和“老年化”特征突显,这些问题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新农村建设与户籍制度改革应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关注农业生产的“老年化”和“女性化”特征,以及关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奋斗出来的,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是核心和关键,因此认清中国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了解其现状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0—202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生产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最新形势,明晰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劳动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减少,但第三产业在最近十年成长为最强劲的就业增长点;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持续老化,当前已呈现与城镇就业人口完全不同的年龄峰值;尽管农业女性化趋势在最近10年实现整体逆转,但其就业不充分、更易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依然显著。基于此,未来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中西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重视老年人在农村中的经济价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村公共服务、释放农村人力资源等方式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口基础、劳动力基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及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2003-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偏向指数,并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总体上偏向节约劳动力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且农业技术变迁在区域间呈现出较大异质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引致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对这一路径偏向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偏向指数存在正向冲击,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劳动力女性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的进程。为适应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需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好针对大龄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2005年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6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资料,描述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和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调查发现,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雇佣农群体既弥补了农村妇女生产技术匮乏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生产并未因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而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难以支撑被高度商品化的农村生活,农民对于土地的情感逐渐淡漠,农地与农民的关系正在松绑,农地之于农家的重要性日渐式微,农村妇女农业生产意愿不容乐观,生产态度消极化逐步蔓延。伴随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农业劳动力新老更替问题也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将成为问题,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断层和弱质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流动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性别分工递补效应,致使农业女性化成为普遍现象.国内学者在释义农业女性化的过程中强调非农转移性别差异这一要素,并从农业主导权入手提出了女性农业化的表达方式.国外学者则将农业女性化解构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农业生产管理女性化两个方面而进行讨论.农业女性化概念构建过程中必须面对四个基础性问题,即需要明确农业女性化主体的指代、突出女性化特征、重视农业女性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过程、厘清农业女性化中农业的范畴等.可以从数理女性化、劳动女性化、管理女性化三个层面重新解读农业女性化的内涵并进行测量,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农业女性化测量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性别存在差异的产物。以农业家庭的性别分工为理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揭示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收入和农业生产决策权等在内的自变量对农村女性从事的农业生产比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在江苏省具有普遍性;农业女性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刚性,男性劳动力”回流”以及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并不能显著影响女性从事劳动生产的比重;女性在农业生产诸方面的的决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已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美日印韩等国重视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世界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农业劳动力10.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12%。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差别,固然有社会、历史、自然、资源、政策、技术等各  相似文献   

8.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归纳为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无疑是最重要的主体。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且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把子女、配偶和老人留在了农村,形成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妇女大多正处于劳动力年龄的黄金阶段,她们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这意味着她们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已经成为经济和政治及其他领域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区的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国传统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其显著特征是"过密化"或"内卷化"。即单位土地上承载了太多的人口与劳动力,这种"过密化"从1300年代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了大量的非农就业,开始了我国农业的去"过密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3亿人,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的"过密化"。但是,我们要看到,由于耕地面积的有限和减少、人口的增长,我国农业的"过密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就是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以非农就业、农民的市民化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规模与分布、人口年龄结构、素质发展历程和现状。考察期内,农业劳动力规模先增后减,男性农业劳动力始终多于女性;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内的农业劳动力分布较为集中;农业劳动力呈现老化、女性化特征,且20-49岁女性农业劳动力占比超过男性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口素质提升缓慢,与全国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不断拉大,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不断增加。为此,从留住适量适龄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和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农村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农村女性在社会、家庭及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有的已冲出了“半边天” ,而成为许多行业的生力军。一、农村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据对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显示 ,目前福建省从事农业生产的 813 9万劳动力中 ,有 447 6万人是女性 ,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已占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的 5 5 % ,而在农业增加值中 ,农村女性所创造的份额占5 0 %以上。二、农村女性是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据抽样调查 ,1999年底 ,福建省…  相似文献   

12.
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农村人口转变与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农村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到2035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将不足6 000万人;到205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总量与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20%~22%之间,农村16~64岁劳动力与农村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50%以下。农村人口转变将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深刻改变传统的人地关系格局、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路径以及加速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要根据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呢?基于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并不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加大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劳动力素质;构建对农业的反哺机制,促进资源向农业的回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弥合劳动生产率下降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以及统筹城乡都起着根本性的积极作用。从农业财政政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和待遇、农业市场经济四个方面对农业经济制度建设展开谈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主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缩减,弱质化趋势凸显的新常态下,新生代农业劳动力是中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力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群体特征和利益诉求两个方面,对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新生代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现代意识强烈,而且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增强,但职业期望值较高,对农业生产缺乏认同。同时,该群体在发展环境、创业行为、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和文化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利益诉求。基于此,国家应大力推动新生代农业劳动力务农行为培育,以应对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不仅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和低素质化等一系列当代劳动力主体缺失问题,年轻高素质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导致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带来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促进了现代农业要素市场的发育。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工业化未能带动城市化 ,其结果不仅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农村病”现象。城市化迟滞必然迟滞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的进步、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出路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每个工业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充足的劳动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纵观英、美、日三个典型工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化的主要劳动力,是三国解决劳动力问题所采取的相同手段。同时,上述三国在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权益保障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但他们的付出并未得到同等回报,国家、社会都未对农民工权益给予充分保障。通过上述三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措施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城市化过速的负面效应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政府的政治目标为基本动力的前苏联城市化,是一种超越国力的高速城市化。城市化过速导致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匮乏、农业科技人员外流以及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而农业长期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制约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也应防止以牺牲农业发展而片面追求城市化以及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过度转移而造成农业劳动力素质蜕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口老龄化效应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2005—2017年中国 30个省级数据,采用超效率 SBM模型测算了省际农业生态效率,建立 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以考察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非线性影 响,并且进行了效应机制和分地区检验,结果显示:①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负效 应,这种负相关随着劳动力转移阶段的变化呈现先下降,逐渐趋于不显著,最后又上升的现象;②在农村 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促减效应机制检验中 13.60%是通过土地规模减小的中介效应引起的, 2443%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下降引起的,通过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抵消一部分(5536%)农村人口老 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向效应;③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低于 6445%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 生态效率的负向效应还未显现;中部地区总体上也呈现负相关,并且这种负效应先增加后减少;西部地 区的负效应在跨越第三个门槛值前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东北地区在跨过门槛值 4211%后,农村人 口老龄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效应又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