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最流行的热门词汇当然是MBO(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新统一。它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MBO既可以是对某个目标企业实施,也可以只对某一集团、跨国公司某一子公司、某一分公司,甚至某一具体部门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MBO事件市场反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理  罗洪涛  赵锋 《统计研究》2005,22(7):69-3
一、引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成熟市场在传统并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并购方式。主要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国外对MB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MBO往往伴随着公司退市的过程(goprivate)。操作中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会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成本大量收购公司的股票,达到控股地位,进而退市,然后通过对资产的剥离重组,然后重新上市获得超额收…  相似文献   

4.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新型股权交易方式.MBO属于杠杆收购(LBO)的范畴,但与一般杠杆收购不同.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被称之为MBO.一般的企业买卖或资产重组,强调的是收益权,而MBO的实施除了收益权外,还有控制权、共享权和剩余索取权.MBO既可以对企业整体进行收购,也可以对企业的子公司、分公司甚至一个部门进行收购.早在1972年,美国的KKR公司就成为全世界第一家实施MBO的公司.1980年,研究企业购并历史的英国人迈克·赖特发现并命名了MBO.随后,MBO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曹卫红 《山西统计》2003,(3):7-7,11
一、多元化经营进入途径的选择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并购,即在目标行业中兼并或收购一家已经存在的公司。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兼并是指通过有偿转移和资本集中等途径,把别的企业并入本企业系统,使被兼并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地位的经济活动。收购是指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并将其完全吸收为公司的附属单位或事业部。并购是最常用、最通行的多元化经营策略。采取并购途径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获得下列优势:(1)快速地进入新的行业市场,并且遭到竞争性对抗的风险较小;(2)如果双方的经…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风险的度量方法:模糊综合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并购风险及风险因素分析 (一)企业并购风险函义 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在西方,两者按惯例联用为一个术语--Merger & Acquisition,简称M&A.兼并泛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的合并,原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由存续或新设公司承担,一般是在双方经营者同意并得到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按法律程序进行合并.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票,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管理层收购融资的意义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形式,指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由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股权由大股东转移到高层管理者手中的行为。在现实中,管理层收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由内部管理层融资独立进行的收购:二是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一起完成对企业的收购,  相似文献   

8.
不同并购动机下的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假设和样本选择(一)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的判别方法是在Bekovitch的判别标准上的改进:如果收购公司CAR为正,判别为协同动机;如果收购公司CAR为负,则判别为代理动机。这里没有考虑总体CAR,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并购绝大多数发生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非上市公司资料很难获得;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呈现明显的“强-弱”搭配特征,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自然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特点。这样就可以近似的用收购公司的CAR的符号来判别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本文将收购公司的并购动机作为预分类变量,对剩下的收购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判…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者是本公司的法人代表、大股东和经营者。其目的是为了上市、配股、美化形象、吸引投资者、抵制收购等。他们利用虚假信息从股票市场上圈取了大量不义之财,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试图揭露这种造假的表现形式,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的监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最早产生于美国.当时美国的经济处于一种强劲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使得一些公司的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从而引起其他公司收购的动机,而美国政府对一系列金融机构管制的解除,鼓励公司提高运行效率的宏观政策,也从外部加剧了收购兼并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抓好新棉收购大丰县着重抓好八项工作大丰县棉麻公司顾西煜大丰县新棉收购已于九月十日拉开帷幕。县棉麻公司针对今年棉花收购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头抓紧,着重做好八项工作。1、注意舆论导向的针对性。新棉开秤前夕,针对今年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及棉农疑虑等...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方面的信息,已有数目可观的企业提出申请,希望搭上“债转股”这列特别班车。但是“债转股”绝非是“免费的午餐”,而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在执行中必须正确掌握政策,保证不出问题。1、严格控制“债转股”的金额债转股的总金额必须由政府根据有关因素,特别是银行的承受能力,慎重确定,不能超过。因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被资产经营公司收购,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除向央行借款外,主要是向各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筹集的。银行持有的这些债券,在其到期或资产管理公司撤销时,资产管理公司很可能用它持有的股权归还。这…  相似文献   

13.
一、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设计 (一)样本特征 <中国证券报>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为四大类;资产置换;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股权出售;兼并收购和股权转让.现有的对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区分资产重组的四种形式,而是把它们都混为并购重组,分析整体绩效,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资产置换实质上是公司对外收购和资产剥离的组合,只是中间省略了货币环节,因此资产置换具有这两种重组形式的优点,对公司的价值有积极意义.置换后,上市公司是一个由优质资产组成的组合,公司的业绩预期会得到改善,预期股价会上涨,收益率也会上升.  相似文献   

14.
去年棉花收购完成计划差的原因徐州市贾汪区棉麻茧丝绸公司张学英去年全区棉花收购情况不景气,较前两年同期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较1995年下降54%,较1994年下降45%,完成市下达2000吨收购任务的38.2%,进入收购期的两个月的商品购进总额为125...  相似文献   

15.
新棉收购开局良好大丰市棉麻公司●冯剑顾西煜我市新棉收购,由于政策到位、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及供销社自身努力,使开局便呈良好运行态势,其特点是:1、上市提早。今年我市新棉收购于9月12日开秤,较去年提前了8天。新棉上市早的原因:首先是科技兴棉使其早熟,全...  相似文献   

16.
并购,是兼并收购(Merger&Acquisition)的简称,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引起众多经济人士和企业家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在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企业并购的含义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在通常的意义上,并购就是一个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产权而控制企业的经济行为,是提供谈判或讨价还价而达成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在现实经济中,人们往往把它和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联系在一起,或常用“大鱼吃小鱼”来形容资本扩张中的强者…  相似文献   

17.
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出口产品产值”是工业企业报告期生产并出口(或预计出口)的工业产品产值。包括企业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以及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工贸公司收购出口的全部工业产品价值。国家统计局从1988年年报与1989年定期报表开始,将“出口产品产值”指标正式列入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增设这一指标适应了加强外向型经济统计的迫切需要,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由于这一指标设计不周,在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司兼并与收购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1993年9月"宝延事件"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帷幕,此后,随着上市公司的日益增多,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并购和资本重组事件也在逐年快速地增加.  相似文献   

19.
屠巧平  姚远 《统计与决策》2006,(22):159-161
国内少数学者研究了控制权转移的公司特征,赵勇、朱武祥(2000)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李善民、曾昭灶(2003)重点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特征,研究表明股权较为分散、总股本较小、每股净资产和市净率较低的公司具有较高的收购概率。以上学者都是以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现金并购的评价模型。全文将公司价值的不确定性纳入决策考虑,由单期并购发展至两期并购,求出并购的准确临界值,当公司价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进行并购为最优决策。从而为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在做并购决策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