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觉得讨论文化表述,有四重反思的面向: 第一重,当然是对西方话语的反思.我们现在很多表述,包括话语、语汇,都是"夹生饭",比如"艺术"、"民族"啊,很多是从西方取道日本然后转过来的.就是近代国家衰落后,我们只看到历史上很多不平等条约,却没有发现我们的很多文化表述事实上也是在"不平等"的背景下舶来的,未及自觉的辨析、梳理,成为"夹生饭".今天是我们反思西方话语表述最好的时候,包括我们的大学是不是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学生,孔夫子的教学体制去到了哪里?孔子是"教育先师",这在联合国都有"注册",可是他的教育传承在哪里?在我国现代的大学里有多少是他老人家的东西?我们都来不及去思考"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的后果,表述便被强塞到我们的手里.就像我经常讲的例子"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两天奥运会,运动员得金牌,在冉冉升起五星红旗时,播音员辩白"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2.
试论哲学思维方式的三大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都是由一定的哲学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世界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历史形态,并形成了各属于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大体上说,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偏于统一的思维方式;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是通过否定古代哲学思维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偏于对立的思维方式;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结构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象哲学中其他各部门一样,美学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变化。如果说古代西方的哲学家们所着重探求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那么,与此相适应。西方古代美学思想也主要是集中在探讨美的本源的问题上。从毕达哥拉斯派的美在和谐说到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再到奥古斯丁的美在上帝说,无一例外地都把注意重心放在审美客体上。比较起来,对于审美主体的认识和研究则显得不足。但是,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重点从  相似文献   

4.
<正> 袁鼎生博士的论著《西方古代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辩证思维,探讨西方古代美学的历史与规律,达到了逻辑的历史化、历史的逻辑化,建构了一个独特新颖的整体流动的西方古代美学体系,并在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和历史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对西方古代美学总范畴的历史与逻辑的整一性定位在这部37万字的美学著作中,袁鼎生首先确定了和谐是西方古代美学的主潮,是贯穿和覆盖整个西方古代历史的美学范畴,是凝聚整个西方美学逻辑运动的包容性、再生性最大的美学范畴。这一整体范畴的确定,意味着整个西方古代美学,主要是在和谐的框架内进行历史与逻辑的运动的。对和谐范畴作最大的逻辑位格与历史位格的双重确定,标志着作者把握了西方古代美学的总规律,把握了西方古代美学逻辑运行的总框架和历史发展的总框架。有的美学史著作,未找到覆盖历史、凝聚逻辑的总范畴,历史与逻辑都缺乏总体的定位、历史与逻辑的运行缺乏既定的起点、过程和终点,美学发展的总规律也就无由显现,也就谈不上构成整一的理论体系,充其量只能是将美学家进行编年史的铺排,将美学家的一些观点进行归纳式的铺陈,形成的只是自然形态的历史结构,而不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结构,学术?  相似文献   

5.
对礼义文化的品味必须置身于特定的历史视域,同时又要超越这一视域,形成了现实与历史之间互动循环的对话,从而才能找到了文化传承的根源和中国古代文明相对于现代西方文明没落的原因."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这是古代中国礼法文化的精髓所在.从先秦延续到清代儒家学说莫衷一是,然而有一个共识,即"义礼"伦常道德观念.今天,打破或重构古文化价值体系是法治建设的需要所在,但是我们要变革的更多的不是制度上的,而是文化观念上的.  相似文献   

6.
黄正泉 《船山学刊》2006,(3):199-200
一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智慧和哲学"第三届国际会议,于2002年6月7日,在美丽神奇的宣示神谕的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圣地的希中文化交流大厅举行.此次会议的"发起人"严格地说还是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老人.会议的主题是讨论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智慧和哲学.孔子伟大的"仁学"结构驱使我们到相隔万里的德尔菲去探讨古代哲学的深层意蕴,苏格拉底伟大的"认识你自己"吸引我们到爱琴海去体悟心灵的海洋.东西方的历史车轮艰难地跨越了不同的道路,这两位古代哲学老人,虽然他们都不知对方是何人也,而他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今天东西方的哲人们虽然在一起对话,但心灵反而是不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孙兆泽 《晋阳学刊》2008,(2):125-127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 王船山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伦理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道德修养方面的许多论述,直到今天,对于我们进行品德修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道德修养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普遍重视。但他们用以指导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在人的道德属性问题上,孟轲主张“人性善”,荀况主张“人性恶”,董仲舒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在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脉络中考察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文章认为:狄更斯一系列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折射出了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即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仁爱的社会制度、人性化的学校教育、和谐的家庭关爱.从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中,可看出狄更斯儿童教育观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11.
吴科达 《天府新论》2009,(2):131-133
儒家思想,从内容到精神,都逐渐地渗透和塑造了中国的古代教育.借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框架,解读儒家思想,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体系,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文化精英传承和创造的,它在产生后交由政治精曲和普通民众来消费.因此,从儒家思想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或许能够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希望这种解读既能深化对于古代教育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和谐教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创建的儒家教育思想体系闪烁着和谐教育的理性光芒,是我国和谐教育的源头活水.他的教育功能观、教育培养目标观、教学方针观、教学方法观都蕴涵着和谐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历史上数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这种理想存在于古代圣哲先贤的文献中,存在于仁人志士的奋斗中,成为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动力源泉。本文对比了中西方和谐思想理论,着重研究了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和谐思想精髓,为构建当代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瞻前顾后看宋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重新认识宋代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宋代历史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南 《河北学刊》2006,26(5):98-99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曾瑜从教育、宋学、科技、史学、词、散文和诗等七个方面对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朱瑞熙从自身两次编撰“宋条”的体会出发,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南从中西方对宋朝历史的不同认识入手,重新探讨了宋朝历史,并阐述了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以及现在我们所应有的态度;张邦炜将宋朝放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对其与前后朝代予以对比,进行了科学定位;胡昭曦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宋朝的社会变革入手,对宋朝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再定位;何忠礼则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成就等三方面专门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一致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静  罗娜 《理论界》2006,(4):151-152
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本文论述了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