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是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它从数据的收集到综合处理,从分析各种数据到最终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并服务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明显,企业统计工作又如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我们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企业统计职能的转变;其次,应当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空前发展,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企业统计方法。下面就这两点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更为统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使统计工作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何使统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不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挥好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  相似文献   

3.
统计工作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我认为,一是要对现有的统计核算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是要更好地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三是要加强统计监督。改革现行统计核算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使统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行统计核算体系弊端很多,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民间统计调查也就是非政府统计调查,是指除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以外,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的社会调查,即是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非法人单位及个人以自己的名义或接受委托进行的统计调查。近年来,我国的民间统计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制度的短缺,对民间统计的管理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统计的制度、方法都有一定的改变,然而市场宏观控制对统计有着更高的要求.怎样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专业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统计人员队伍,对统计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就提高统计队伍建设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非政府统计是社会大统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统计的有力补充.本文依据现代统计理论,对非政府统计之设置从运行模式、基本职能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并从如何规范非政府统计这一重要统计形式作了有意义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乡镇统计工作是农村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农村统计数据的源头。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面临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农村统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农村统计工作者,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六种本领,增强五项能力,适应统计工作的新形势,扎实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推动基层统计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们的工业企业面临着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经营机制的转折。企业要生存、要效益,经济要发展,管理要科学,需要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人们逐步认识到统计工作在信息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统计信息是社会信息的主体,它具有提供  相似文献   

9.
对统计体制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工作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统计工作要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好统计的服务、咨询和监督等重大职能,有必要对我国的统计体制作一些重大的改革,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主要是为计划服务,基础是公有制的国有、集体经济社会单位。统计管理和统计  相似文献   

10.
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自然现象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运动的趋势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情况,统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创新统计内容,研究建立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用数字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群众文化工作也是这样。将统计应用于群众文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掌握群众文化的现状,有利于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对群众文化进行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开放、搞活的新形势,统计工作已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统计部门要适应和满足需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为此现仅就我个人的工作实践,浅谈怎样发挥统计工作的监督与优质服务作用问题。 一、加强联系、紧密合作 统计数字来自各部门、各单位和众多的调查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和综合性。作为统计部门必须主动与…  相似文献   

12.
3月11—13日,全区统计工作会议在呼市召开。自治区副主席云公民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对1997年全区统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全区统计工作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加快统计改革步伐,以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他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统计工作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新问题、新任务,这就要求全区统计系统各级领导和干部,要高度认识所面临着的形势,开创性地去工作,以适应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二是统计部门要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他要求统计部门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合掌握的数据,提出高质量的、有预…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质因素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西安统计学院吕以明大学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归根结底取决于其个人对社会和时代的适应能力如何,亦即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强弱。这种适应能力既是智力因素的函数,也是非智...  相似文献   

14.
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统计工作全局,提出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当前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广大统计工作者把握统计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晴雨表”的统计,要在开拓创新中谋求发展,在优质服务中找准定位。统计创新是时代赋予统计的神圣使命,也是统计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统计工作的现状来看,统计在反映社会经济的敏感性、客观性、时效性、全面性等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领…  相似文献   

15.
薛军 《统计研究》1990,7(5):17-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使统计工作建立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新机制,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本文试图从这一新任务着眼,剖析统计工作所处的现实困境,探讨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有效途径。一、改革、开放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信息流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涌现,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搞好宏观调控,部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必须将统计部门建设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信息中心、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心和重要的咨询与监督机构。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对统计失真引起的思考统计.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几种含意.它们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不同内容.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它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统计失真的现象1.科目错位——乱计统计要有科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统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以使统计工作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呢 ?本文通过对信息经济与统计关系的深入分析 ,阐明了统计在信息经济中的现状及发展远景 ,并对统计如何适应信息经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的统计工作在宏观调控、社会服务、经济普查、体制改革及统计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统计工作的核心基础——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整个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进入新的一年,面临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的统计制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对统计制度方法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反映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反映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求;反映保护资源、环境和节约能源的需求;反映竞争性产品的…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了四十多年的统计工作又面临着一轮新的改革的促动。那么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肩负并完成农村统计工作的历史使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统计系统便成了繁荣农村统计工作的新目标,作为对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农村社会经济的统计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农业发展对农村统计的需求,笔者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点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充分体现统计本身价值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事实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统计工作越重要,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综合统计,就应该适应各项改革的需要.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就做好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方法谈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