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声起源于远古民歌——南音。是先秦楚国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的结晶。随着楚国在春秋时的不断发展壮大。楚声的光辉代表是屈原和他所创作的楚辞,楚辞使楚国民歌得以大量保存,为楚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称汉高祖。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楚声在汉代音乐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楚声以及由楚民歌改编的歌曲、但由、琴曲在汉代相和歌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对相和歌的产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巨相和歌无论在演唱形式和曲式结构上都和楚声有密切的联系。(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歌也…  相似文献   

2.
一楚国是一个古老的音乐王国。这一点,无论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还是典籍记载看,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楚俗尚巫”,具有南楚风格的楚声、楚舞起源甚古,与巫音有着密切的关系。《楚辞》是文人创作,起源于南方的民歌,在音乐上还保存着“乱”“少歌”。“倡”等曲式组成部分,最先是可歌的。《楚辞》正是楚声的歌诗作品。音乐、舞蹈都是时间性的艺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  相似文献   

3.
楚辞新探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瑰丽的殿堂,其中的有些篇名和词语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把《楚辞》中的某些篇名和个别词语试从另一角度作新的探索,以求教于同行大家。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  相似文献   

4.
从南朝梁人刘勰到近人梁启超、刘师培等都曾注意到楚地域环境与楚辞文学的关系问题。但诸多述说大抵属于直觉感悟或直接经验总结,未能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本文认为,楚地域环境乃是楚辞文学产生和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宋人黄伯思曰:“盖屋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入”((新校(楚辞)序》,见《宋文鉴》卷九十二)余始不论,仅就“纪楚地”“名楚物”而言,则楚辞文学不唯记述楚地风物,亦不唯于其诗作中表现楚地域特色而已,实际上,楚地域环境乃是楚辞文学产生和构成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代“楚辞”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学术界对这一文体最终衰落的原因却至今少有人论及。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从战国时期“楚辞”的流传情况、“楚辞”本身的特质、五言诗的兴起、楚声的流变四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论证。认为“楚辞”的衰落既是由于它的地域性特征太强,在先秦的流传不够广泛,也与汉代五言诗的兴起和楚声的流变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宋黄伯思作《新校楚辞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世之注楚辞者,亦多以楚语而解故。自汉迄今,著作颇夥。然楚辞究非全用楚语写作者,故其中难字,单凭楚语,至今仍难释读。年来,余于楚辞教学中也常遇疑难词语,至有百思不得其解者。余,鲁人也,遂试以齐鲁方音训读之,不意竟也时能发覆。昔郑康成注《三礼》,其中多杂有高密方言,致使学者至今难明;孰料“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亦有语义存留于齐鲁方言之中,而待吾辈探求耶?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此之谓也。今试选数则,贡之大雅君子,并求正焉。  相似文献   

7.
楚语,是楚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和楚声、楚地、楚物共同形成了"楚辞属楚"的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研究楚辞中的楚语,是楚辞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楚辞中的楚语研究是四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东汉王逸及宋代洪兴祖为后代的"楚语"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楚语"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楚辞》中之"楚语"的专著。姜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他深厚的学术根基两方面相结合,为20世纪楚语研究做出了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汉代诗歌依体制区分有三种。第一种是西汉初期的杂言诗;第二种是两汉乐府诗;第三种是东汉末期的正言诗。杂言诗多用楚人的旧调,可称为楚辞派的诗。乐府诗则是模仿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或采用民间的曲式。五言诗多流行于民间,可称为平民派的诗。现将汉代的三种诗歌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望专家学者指正。 一、杂言诗 汉代初年的诗歌,仍然沿用楚声,但是大多为五言加“兮”字的短歌,它与北派的四言诗及南派的楚辞都不同。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到了秦代已衰落,到了汉代也没有新派文  相似文献   

9.
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在我国南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相传楚辞的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地方色彩相当浓厚。下面,我们仅就楚辞中属于“楚语”的两个语气词“羌”与“謇”,作些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查朱熹《楚辞集注》,作为语气词的“羌”字出现十七例(另有两例,一是出现在张衡的《思玄赋》,一是出现在韩愈的《复志赋》,均不属于楚辞范围);“謇”字出现十二例。怎样理解楚辞作品中的“羌”与“謇”,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例如:  相似文献   

10.
南方楚声具有哀婉凄楚的音乐特征,为汉乐府的兴起创造了便利条件;汉高祖刘邦"乐楚声",大力提倡楚歌,使之风靡整个汉宫;数十年的战争经历使得汉朝人们推崇"悲音美"。本文将从楚声的艺术魅力、统治阶级对楚声的极力推崇,以及汉初人们的审美倾向三方面具体阐释汉乐府诗歌"以悲为美"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1.
屈原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政治上失败之后,写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以抒愤明志。他的诗作因为用的是楚声,故世称“楚辞”。对楚辞的研究在西汉即成为专门学问,产生了不少楚辞作家和研究楚辞专家。这种写楚辞、研究楚辞之风,至东汉而不衰。西汉大学者刘向受诏校理旧籍,根据所掌握的丰富资料,继《诗经》之后,编辑成我国另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楚辞》。刘向校书,著有《别录》。向死,其子歆也是西汉大学者,受诏继承父业,撮取《别录》的指要著《七略》。东汉大史学家班固撰修《汉书》,又删《七略》之要而成《艺文志》。《艺文志·诗赋略》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此二十五篇必在刘向所编辑的《楚辞》中。东汉王逸穷毕生的精力研究楚辞,即用刘向所编辑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文学与音乐,是共生于社会生活土壤中的两朵奇葩。它们渊源有自,相互升发,文学给音乐以内容,音乐赋文学以华采。越原始的时候,越处于初级形态(如民间文学)的时候,它们的联系越紧密。荷马的《伊里亚特》,中国的《诗经》、《楚辞》,还有少数民族的史诗,汉族各地方的说唱文学,皆证明着这一点。加上汉语本身具有较强的音乐性,更长于抒情、写情。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各种文学形式几乎都与音乐有联系,尤其在先秦至隋唐时期,诗赋歌词都是可以吟唱的,汉语文学在这时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3.
就“楚声”在汉代音乐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索,对汉代音乐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挖掘、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汉代音乐文化做一点铺垫。  相似文献   

14.
<正>楚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古老民族.楚民族长期生活斗争在共同的地域上,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根植于楚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的《楚辞》“皆书楚话,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我们考察楚民族特征的珍贵史料来源.本文根据《楚辞》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的部分材料,就楚民族的风俗习惯,作如下八个方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朱熹楚辞学自觉扬弃了《楚辞》研究中的汉代经学标准,实现了楚辞学从汉学到宋学的历史转变,开启了《楚辞》文学研究的新篇章.但是朱熹的楚辞学新成就,却恰恰根源于其经学思想的变革.朱熹经学思想的"文道观""探求本义""沈潜反复"是其楚辞学得以树立新阐释原则和方法的根本原因;其经学"先体而后用"思想的成熟则促成了楚辞文体学的发展,实现了楚辞学从经学研究过渡到文学研究的关键转折.朱熹经学思想与楚辞学的内在联系说明,从朱熹经学诠释的角度研究《楚辞》文学发展,可以从根本上理解朱熹楚辞学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认识朱熹楚辞学在中国楚辞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勰以通变的观点来论述楚辞的渊源、楚辞的新变和楚辞的影响,显示他卓越的眼光;而把对楚辞的评价放在《文心雕龙》全书显要的位置,表明其目的是要通过对楚辞渊源和影响的分析,阐明其文学通变的理论,即以楚辞为通变的范式,来论述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无疑也显示出《文心雕龙》全书体系的严谨精审。  相似文献   

17.
藤野岩友的《巫系文学论》,以宏大的视域对楚辞进行整体性研究.在纵向研究方面,藤野岩友紧扣楚辞,以"巫系文学"为理论框架,上挂下联,构建起中国文学的源流体系,向上追溯楚辞的源头;向下则归纳整理楚辞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而在横向研究方面,藤野岩友则除了将楚辞与日本同时期或者其他时期、类型相似的文字及文学形式进行微观的关联比较研究之外;更是以楚辞为基点,对整个东西方文化心理进行了宏观的关联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楚辞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资源,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词人贺铸其词有明显接受楚辞之处,文章从其词的意象、表现手法、内在精神三方面探讨贺铸词对楚辞的接受,并指出楚辞的影响也是形成贺铸词独特风格的一种重要质素。  相似文献   

19.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步肇开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世界文苑中也堪称独秀群芳。屈原则是世界上最早对超现实想象进行了自觉运用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一峰突起而百代不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范本。作者就此从屈原的“美政”理想,楚辞的文化土壤入手,从楚辞的艺术创作出发,谈他在《楚辞》中所营造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20.
楚辞与诗经这两种文学样式在后代的发展命运实在是大相径庭。寻绎楚辞为何迅速消亡的根源,不但可以从侧面回答有关屈原、屈作的诸多重大问题,还可以在文学发展的规律方面给我们以启示。楚辞之所以在汉代消亡,首先是汉代的客观环境不利于楚辞的生长;再就是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不注意吸收民歌的营养,不善于借鉴民间的创作,因此楚辞的表现艺术得不到丰富与发展,其生命力日渐衰竭;而楚辞创作的后续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选择的题材过于狭窄,又囿于传统模式,一味仿效屈作,则更将楚辞推向了绝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