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笔触亦称笔法,是指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气韵是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掌握纯熟的绘画笔触,才能创作出气韵非凡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有独特的艺术语言。漆的技法是服从画面需要,为画面服务的。漆画作者首先要掌握好绘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同时要不断地挖掘传统漆艺技巧,运用新材料,这样才能在漆画艺术语言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潘玉良是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以形写神"的基本原则,具有"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性、装饰性的角度,分析了潘玉良作品"中西融合"的绘画特点,具体表现为将中国画中的细腻线条勾勒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绘画的装饰色彩相结合。以其苦难的人生经历与忧郁的情感为例,论述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坚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风貌,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其代表性作品《窗前女人体》等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质朴、浑厚的气质与西方绘画的透视、质感塑造相结合,具有前瞻性、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的成就,剖析他理论创新、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文化内涵,尝试分析他运用中西不同手法在绘画中表现的形式美、“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和“风筝不断线”艺术理论的内涵及吴冠中先生绘画中传递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好色     
西洋有油画,中国有漆画。现代的中国漆画是从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脱胎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画种。漆画艺术语言非常丰富,而且材料多种多样。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都可入画。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它同时兼备绘画和工艺的双重属性,无论重彩抑或轻描,都那么典雅华美而明丽精致。在福州,漆画一直是闽系艺术文化中的瑰宝,更是福州文化的命脉。而真正执著于漆画艺术的人群则属于少数派。更难能可贵的是,女性弄漆,弄成一番绚丽的风景,弄出一片自由的艺术天空,不得不令人钦佩。福州就有  相似文献   

7.
“气韵”是中国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本文认为,“气韵”在文人画成熟期所具有的形而上涵义,与南朝时它作为绘画范畴的初始提出的涵义是很不同的。作者试图论述:“气韵”涵义的流变,首先标示出了中国绘画发展内在逻辑上的一个客观主义、写实主义阶段;其次表征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重要转折与飞跃。  相似文献   

8.
架上油画是欧洲传统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涌现出很多世界著名画家,为人们呈现出无限丰富的视觉感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要学习架上油画技巧就必须了解架上油画材料的演变过程。因为材料的演变促进观念的更新,油画材料的更新也推动油画技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架上油画是欧洲传统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涌现出很多世界著名画家,为人们呈现出无限丰富的视觉感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要学习架上油画技巧就必须了解架上油画材料的演变过程.因为材料的演变促进观念的更新,油画材料的更新也推动油画技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写意油画是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融合的产物,在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是油画民族化的体现,写意油画注重“写”与“意”的表达,其绘画语言区别于传统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借鉴传统中国画线条、色彩等形式,以意造型,实现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是民族精神和气格的象征,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在传统理念与创新意识、形式的多样性与情感的诸多矛盾中发展。而提高创作主体的修养关乎作品格调的高低,以现代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契机,把握时代给于中国画的要求,真诚的面对自然,面对心灵,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为中国画在21世纪的艺术之林争得有话语权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独特的一部分.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科学主义,中国的“意”在艺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描绘的是可以神游的意境,重视的是作者透过画面所透露出的思想情感.从“天人感应”到“有我之境”,中国艺术随着“意境”的提出和不断的深入,形成了一种与“道”协调,重视笔墨情趣的特殊内涵.而“意境”是依靠形体存在的,因而“形”、“神”、“情”、“理”的统一是中国“意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画发展史上,林风眠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他将西方的美学理念与东方的精神世界进行结合,因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不但以原创性的艺术语言影响着后人,而且他那以美育感染世人、净化心灵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是古代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从唐代开始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画派的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他题材之上,析其原因,山水画不是单纯的风景画,而是具有其独特审美内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表现出宇宙精神与人格精神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插花受中国古文化——哲学、宗教、书法、绘画、园林诸学科以及民俗的影响,并成为文人内省的一种修养方式,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插花艺术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意境的升华,讲究作品的艺术欣赏形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伤痕绘画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多苓20年来的油画创作与艺术追求的分析与叙述,从画家的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探讨了伤痕绘画的形成及影响,并进而指出,"伤痕"对于那一代画家的创作既有推动亦有限制。一方面,伤痕绘画因其新颖的创作态度与审美思想给审美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也给了经历过那个惨痛时代的他们以深切难忘的记忆,使他们一生都难以摆脱自我的束缚。伤痕绘画以其全新的画面给人以强大的冲击,作品中的一切,甚至包括作品本身,似乎都有其自己的生命。这种绘画语言的震撼和艺术创作中的大量素材和动力,均来自对那个时期的无限生命与热情的追忆。在这样的背景后面蕴含的都是伤痕美术追忆之美,更重要的是青春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油画创作极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某些旧传统的负累、图像时代的迅速到来以及西方多元艺术思潮的冲击,使当前的油画创作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关注。有必要对油画创作的逻辑思维误区重新进行梳理,并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油画界出现更有价值、具有东方风格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绘画史上,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的凡.高被誉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图式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表现出对东方文化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东方艺术精神和绘画语言的吸收。凡.高的绘画注重自我的精神性表达和对创作主体个性的尊重,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美术类院系的重要课程,而当下过于强调技法传授,造成了中国画教学的观念滞后.分析了造成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尴尬局面的原因,比较了传统中国画教育与现代中国画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的投入与培养;有计划地理顺管理制度;树立学生正确的艺术价值观、责任感;建立传承与革新的合理教学体系;明确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学术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等解决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尴尬局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绘画是现代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陈少梅为代表的传统画家在美术革命的思潮中,坚持捍卫国粹,弘扬固有文化,使传统绘画向现代美术学科转型过程中其特有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发扬了民族的特色。陈少梅的创作实践和教育成果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