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探讨,可谓见仁见智。高等教育的本质主要回答的是高等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从高等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的人的实践活动。其具体涵义有五:1.人、社会、高等教育自身等都是高等教育的改造对象;2.高等教育是社会的实践活动,高等教育更是人的实践活动;3.高等教育改造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的过程;4.高等教育通过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的过程来服务和改造人、社会及其自身,从而促进人、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5.高等教育改造的过程是同化与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人的和谐发展论阐述了人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它们同外部世界的协调、统一的状态.人的和谐发展包含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研究价值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一范畴,探讨实践在价值生成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实践作为一种对象性、合目的性的活动,是价值要素得以生成的基础,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同时,实践还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源泉,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价值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统一和一致,是客体的结构和属性,通过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实践要素结构的基本模式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特殊的结构.其特殊在于,从内部而言,结构是由要素组成的.要素不同和组织形式(即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的排列次序和排列阵式)不同,决定着各种事物结构的内在区别。从外部而言,结构是与周围其他事物的结构相互联系的。联系形式不同和联系层次不同,决定着各种事物结构的外在区别。那么,实践作为一个事物,它的要素结构的内外情形如何呢? 首先.从实践的外部进行考察。列宁指出,主体和客体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写道: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照此所述.  相似文献   

5.
主体意识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意识不仅使人成为变革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还使人具有了自我意识,将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使自然界和对象世界分别开来,从而形成了主客体关系和人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性地位.主体意识作为实践活动中的内在要素和本质方面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前提,而且对物质的感性过程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不断发展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作为"个人"和"人类"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体特征的发展和社会特征的发展。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身体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精神活动的发展;人的社会特征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社会素质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由多种动力推进的。人的需要的发展是引起人不断发展的自身内在的精神性动力,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促使人不断发展的自身外在的物质性动力,社会环境的发展则是实现人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促进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自主意识是人自主决定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人的生命活动一开始就处于与他人交往的一定境遇中,受一定社会交往形式的制约.马克思揭示出人的自主意识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形式下为实现自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扬弃交往形式实现自主活动的积极环节,并随交往形式的扬弃而不断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目的是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实践活动的阶段性发展和周期性过程.它作为逻辑动因,推动实践活动形成由探索实践、创造实践、变革实践和生产实践构成的实践活动动态结构.实践活动的周期从生存目的开始到生存目的实现,周期性地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重构着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越来越成为人类的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哲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正是要适应时代的变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属性,使哲学理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哲学本质上是进行反思的思想活动,这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国现代思维方式变革和哲学创新将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只有在继承、丰富和弘扬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优长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思维方式的合理内容,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前景与自主意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践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人对自身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人驾驭外部世界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强化,这是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的内在力量。但这种自主意识的片面发展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紧张关系,以至于陷入重重困境中。要走出现代人的发展困境,就必须要重新反思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外部世界的主体,也是人自身的主体,人理性地把握自身,成为身内自然的主人,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诸多困境及一系列全球化问题,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主要在于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反主体效应不断累积的结果。当前我们急需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及其实践模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实践活动趋向合理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两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最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只是在不断地超越自身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因而,人们只能而且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并自觉地防止和减少其负面影响,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恭正  鹿林 《南都学坛》2004,24(2):110-114
实践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通过不断的实践 ,人改变着客观世界 ,创造着自身 ,消除着由实践偏差造成的消极影响或破坏作用 ,从而实质上已经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所以 ,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消除实践偏差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他认为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过程,它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这便决定了人及活动的社会性,从而把人放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的历史维度上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是人们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才是实现人本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性质.人的社会性或社会联系既指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又指处于这种关系或联系中的各个个人.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发展自身,而社会关系的规律性则给人们的发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社会关系的前进变化显示了人的日益趋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人的活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唯一手段,是实现人的价值、目的的中介;人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以及人自身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构成人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形成复杂的矛盾关系。人类活动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观念的认识活动与现实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人与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解决上述关系中的各种矛盾,追求并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文章指出档案学研究、档案工作实践应该以自然辩证法为指导,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档案工作者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从而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人的活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这样,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导致的人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一个自觉追求的能动过程.惟其如此,我们在考察人的发展的诸种条件时,不能不涉及主观因素的作用.人的发展的主观因素,是指随着主体进入活动,并对活动施加影响的主体内在的因素.主观因素的作用,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自身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开发和  相似文献   

19.
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阈看,一方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成、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他所处世界的整体性和共同性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关键.因此,区域化教师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回归教师个体的教学教育实践,其次要注重对教师所在区域教育环境整体的营建,使区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沃土,从而走向"主体间"关系的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基于自身生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正是由于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马克思就从具体人性的视角规定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